僅花費30分鐘車程 , 我們終於抵達位在台東市區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位在市區巷弄中的旅館 , 生活機能極佳 , 台東必吃的老東台丶榕樹下米台目近在咫尺 , 步行即可抵達 , 極為便利。
老實說 , 當初訂購一晚台幣1700元的旅館 , 主要是想突破自己的旅遊住宿格局 , 一直沒有挑戰過的青年旅館 , 就獻給在Booking.Com偶遇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初見擁有獨特天井的公共空間 , 就深深被吸引 , 亳不猶豫就決定下訂了….。
實際抵達後 , 發現旅館建築外觀竟然比Booking.Com上所呈現的還要精美 , 內部空間也比預期寛敞舒適 , 讓我們直呼這根本就不是印象中的青年旅館 , 升級版的青年旅館 , 讓我們有撿到寶的感覺 , 不過特別提醒 , 非常怕熱的旅人 , 千萬不要選擇暑假七至八月入住 , 因為天井公共空間並沒有空調 , 真的不宜久待 , 這應該是最大的缺點與遺憾。
長達16天15夜的旅行 , 為了控制住宿預算 , 這次來個有趣的「地嶽」與「天堂」體驗 , 結果沒想到原先被設定為「地嶽」等級的住宿 , 在我兒子眼裡全都是「天堂」, 我兒子竟然超乎媽媽的預期 , 可以算是極為適應青年旅館住宿 , 這位小童在旅館裡天天洗衣與烘衣 , 極為開心 , 至於媽媽我面對輕旅雙人房 , 極小的收納空間 , 根本就是徹底崩潰。
兒子 :「媽媽 , 你是不是不喜歡這間旅館」。
我 :「還好啊…」。
兒子 :「可是我覺得你一直在生氣 , 感覺很不開心」。
後來我才驚覺 , 原來我因為收納空間不足 , 整個狹小玄關都擠滿行李 , 一直處於隨時爆怒的情緒中 , 原來需要修練的不是小孩 , 而是媽媽我。
這一篇 , 就來分享小孩比媽媽淡定的第一次青年旅館體驗。
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
結束完「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吃草之旅 , 繼續驅車約17公里 , 前往位在台東市區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卑南】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來一鍋健康養生的汆燙鍋, 絕對是來到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必做的事)
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
「Norden Ruder路得行旅」, 在德文中 , 意為北方的舵 , 亦像北極星一樣 , 能為旅人在各自的旅途中 , 指引方向。
2017年開始接待旅人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它的前身其實是曾經風華一時的台東寶桑區的「省都旅社」, 這棟已被塵封20多年的老旅店 , 在一趟旅途探索中 , 被意外發現 , 並將過去被覆蓋的中庭 , 重新開啟 , 華麗轉身為現今的路得行旅 , 能讓自然光線完全釋放的天井 , 也成為旅館別特具特色的亮點。(官網→ 路得行旅台東店)
目前「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館內共有四個樓層 , 總共擁有63間客房 , 屬於全新型態的背包客青年旅館 , 目前規劃的房型約有以下四種 :
✔️ 輕旅房 : 約2.5坪 , 總房數共45間 , 分為單人與雙人房兩種 , 不同於傳統上下舖 , 提供個人空間作為輕旅背包客休息的地方 , 特別提醒此房型不接待兒童。
✔️ 簡約雙人房 : 約4坪 , 總房數共3間 , 提供乾濕分離浴室。
✔️ 精緻雙人房 : 約6坪 , 總房數共12間 , 使用加大雙人床 , 設有沙發丶書桌丶小冰箱與乾濕分離浴室。
✔️ 舒適四人房 : 約8坪 , 總房數共3間 , 使用兩張標準雙人床 , 設有單人沙發丶行李架丶小冰箱與乾濕分離浴室。
有別於傳統青年旅館 , 路得行旅所有房間 , 皆附有衛浴 , 另外為響應環保 , 房內不提供一次性備品 , 最重要的是所有房間都沒有安裝電視…沒有電視…沒有電視。
位在市區巷弄中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外觀上根本就不像是一間青年旅館 , 推開一樓這扇溫暖的木質大門 , 歡迎來到我們在台東市區的家。
推開位於一樓的這扇溫暖木質大門 ,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可愛的黑板塗鴉 , 上面畫的是「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附近周邊的美食與景點介紹 , 大門一旁則是在地美味早餐的介紹。
第一次入住青年旅館 , 很好奇一晚台幣1700元的旅館 , 會端出怎麼樣的早餐內容 , 結果是提供台幣50元/人的每日早餐券 , 有四家可供選擇分別是木可蘿蔔糕丶秒殺水煎包丶雅米早餐店與阿紅麵店 , 基本上都是圍繞在旅館周邊 , 步行僅需5分鐘以內的在地早餐 , 三天二夜我們早餐 , 我們兩天都是直奔環境最好的「木可蘿蔔糕」。
辦完入住手續後 , 會拿到的資料有旅館周邊的美食與景點地圖丶早餐券與台東必吃的春一枝冰棒(迷你版)。
強調旅人獨立空間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有別於傳統青年旅館上下舖與通舖的房間設計 , 在沒有破壞原本建築格局下 , 全館使用的是輕隔間將空間隔出大小不一的隱私空間。
另外館內也極注重空間休憩的規劃 , 有設備完善的公用廚房丶洗衣房丶免費WIFI丶還有寛敞的休憩閱讀空間 , 只可惜能享受空氣與陽光的天井戶外休憩區 , 並沒有空調設備 , 所以非常怕熱的旅人 , 千萬不要選擇暑假七至八月入住 , 因為公共空間並沒有空調 , 真的不宜久待 , 這應該是最大的缺點與遺憾。我們就是非常怕熱的旅人 , 好險接待櫃台一旁 , 還規劃一處提供空調設施的室內休憩閱讀空間 , 要不然我們的崩潰指數肯定更高。
仔細觀察 , 館內最特別的設施 , 莫過於提供單車架 , 讓單車可以放置在房門外 , 不讓單車流浪街頭 , 還有分享櫃 , 旅人們可以分享多餘的任何資源給其人旅人。
姐~當初就是被這個獨特的天井公共空間騙來的。
8歲半小童最愛的空間 , 就是館內的洗衣區 , 開放時間為早上九點至晚上九點 , 為了維護館內夜間睡眠品質 , 洗衣機會在晚上10點會自動斷電。
不知道是不是洗衣機上標示的都是英文 , 所以有別於其他旅館 , 搶都搶不到洗衣機的困擾 , 這回在路得行旅 , 我們面對的都是空無一人的洗衣區 , 完全不用跟別人搶 , 我終於發現我家小童愛洗衣服的秘密 , 實在是因為洗衣機與烘衣機的投幣機器 , 對小童來說真的極為有趣 , 三天兩夜的洗衣服任務 , 完全交給小童就可以了。
我們僅2.5坪的輕旅雙人房 , 房間真的如網站呈現的一模模一樣樣 , 也就是超級無敵迷你 , 而且還是無開窗的設計 , 有幽閉恐懼症的旅人 , 建議勿入。
特別提醒 , 此房型屬於輕格間 , 原則上不接待兒童 , 媽媽我當初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規定 , 好險櫃台人員並沒有為難我們 , 最後還是順利入住旅館 , 不過要管好自己的小孩 , 請勿在房內大聲喧嘩。
「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提供的收費停車場 , 三天兩夜停車費約台幣100元左右 , 缺點是由旅館步行至停車場 , 約需花費5至10分鐘時間。
台東市區閒逛之旅
我是一枚懶得在台東市區開車的媽媽 , 經過櫃台服務人員簡單導覽後 , 我們發現位在市區巷弄中的旅館 , 生活機能極佳 , 台東必吃的老東台丶榕樹下米台目近在咫尺 , 步行即可抵達 , 極為便利。
接下來就來分享 , 我們隨性的台東市區閒逛之旅。
✔️ 打卡「木可蘿蔔糕(寶桑路125號)」。星期一至日 , 早上6點至11點 , 星期三休息
因為入住「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 讓我們意外闖入這家位在寶桑路上的六十年老店 , 老店是一家傳承五代 , 遵循古法手工製作 , 專注於手作蘿蔔糕的店 , 原名「寶桑蘿蔔糕」, 後改名為現今的「木可蘿蔔糕」。(官網→ 木可蘿蔔糕)
其實「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可供選擇的早餐店家 , 共有四家分別是木可蘿蔔糕丶秒殺水煎包丶雅米早餐店與阿紅麵店 , 基本上都是圍繞在旅館周邊 , 步行僅需5分鐘以內的在地早餐 , 三天二夜的早餐 , 我們為何僅選擇「木可蘿蔔糕」, 實在是七月的台東市區 , 室外高溫難耐 , 選擇一家可以舒服吹冷氣的早餐環境 , 真的極為重要 ,「木可蘿蔔糕」算是四家中最好的選擇。
得獎不斷的「木可蘿蔔糕」, 第一天很勇敢的選擇打卡蘿蔔糕(起司)與職人蘿蔔糕 , 結果發現最傳統的職人蘿蔔糕最好吃 , 也就是什麼都不加的傳統口味 , 很有創意的起司口味 , 老實說吃到最後真的覺得有點膩 , 除了蘿蔔糕之外 , 默默發現每桌必點的美食還有湯品。
✔️ 打卡「披薩工廠(Pizza Factory)台東店(廣東路181號)」。星期一至日 , 午餐上午11點30至下午2點30分 , 晚餐下午5點至晚上8點30分 , 星期一休息
位在「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Norden Ruder)」斜對面的這家工業風貨櫃餐廳 , 算是廣東路上最吸睛的餐廳 , 本來懶得出門覓食晚餐 , 打算就在這家打發第一晚的晚餐 , 最後還是無法戰勝內心想要品嚐台東米台目的慾望 , 只好跟天天路過 , 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進去光顧的優質餐廳 , 說聲抱歉了。
其實這家餐廳是「披薩工廠(Pizza Factory)」的台東分店 , 搜尋Google評價則是擁有四顆星的高評價 , 喜愛義式料理的旅人們 , 千萬不要錯過。
✔️ 打卡「王媽媽牛肉麵(廣東路203號)」。星期一至日 , 午餐上午11點至下午2點 , 晚餐下午5點半至晚上8點 , 星期日休息
同樣位在廣東路上的在地巷弄好味道 , 就是這家「王媽媽牛肉麵」, 台東的美食真的是太多了 , 好希望自己能有好幾個胃 , 一次可以吃個夠 , 一樣是天天路過 , 但是無緣造訪的價質好店 , 搜尋Google評價則是擁有四顆星的高評價 , 喜愛牛肉麵料理的旅人們 , 千萬不要錯過。
✔️ 打卡「老東台米台目(大同路151號)」。星期一至日 , 上午11點至晚上9點半
台東必吃的米台目 , 在我們心中的第一名 , 其實是「榕樹下米台目」這家 , 結果經過路得行旅服務人員介紹後 , 我們才發現其實步行僅需3分鐘的「老東台米台目」也頗負盛名。
對面飢腸轆轆 , 還有對用餐環境極為要求的8歲半小童 , 僅管「榕樹下米台目」離我們只需再步行3分鐘 , 這一刻我們完全是被眼前這棟時尚新㯋的建築 , 吸引進去 , 不可否認「老東台米台目」的用餐環境真的極為寛敞舒適 , 再加上不用排隊浪費時間的優勢 , 所以「老東台米台目」內部也是坐無虛席。
一乾一湯的米台目 , 每碗台幣45元的消費 , 還算經濟實惠 , 在搭配老東台魯味 , 算是美味的一餐 , 不過老實說口味並沒有特別驚艷。
✔️ 打卡「榕樹下米苔目(大同路176號)」。星期一至日 , 上午9點半至下午3點 , 下午5點至晚上8點 , 星期三休息
同樣位在大同路上的「榕樹下米台目」, 其實距離「老東台米台目」, 僅需再步行3分鐘 , 絕對是造訪台東必吃的美食 , 在品嚐過沒有太驚艷的「老東台米台目」之後 , 下回我們一定要再來品嚐「榕樹下米台目」。
✔️ 打卡「藍蜻蜓速食專賣店(大同路214號)」。星期一至日 , 上午10點半至晚上11點 , 星期一休息
台東的熱門美食幾乎都位於大同路上 , 這條街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台東美食街 , 由「榕樹下米台目」僅需再步行1分鐘 , 竟然還有一家排隊美食 , 那就是台東必吃的「藍蜻蜓速食專賣店」, 其實我們是被眼前的排隊長龍吸引 , 才發現這間不起眼的小店 , 老實說用餐環境和餐點都沒有很吸引我 , 我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大家要一窩蜂的排隊。
查看Google評價 , 這家速食專賣店算是正負評價極為兩極化的店 , 適合時間充裕的旅人 , 因為熱門時段排隊至少要半小時以上 , 除了這家速食店 , 位在正氣路上的阿鋐炸雞 , 也 是台東市區不能錯過的人氣炸雞店。
✔️ 打卡「古早味阿桑剉冰(光明路204號)」。星期一至日 , 上午8點至晚上8點 , 星期一休息
前往「鐵花村」聚落路上 , 誤打誤撞 , 經過這家在Google評價快接近五顆星的排隊冰品店。
✔️ 打卡「台東正氣觀光夜市(正氣路)」。
台東觀光夜市位在正氣路上 , 白天是販賣各式水果的水果街 , 而在每週四至週六晚上 , 這裡就搖身一變成為觀光夜市 , 提供台東市夜晚的美食與娛樂消遣。特別提醒 , 週日的觀光夜市則是位在四維路上。
鐵花村音樂劇落.慢市集
✔️ 打卡「鐵花村音樂劇落.慢市集(新生路135巷26號)」。(2023年12月31日正式畫下圓滿句點)
我們的台東市區閒逛之旅 , 來到了終點站 , 那就是由「台灣好基金會」結合台東音樂人和藝術家共同打造的地方「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
由台鐵貨倉宿舎改造的「鐵花村」聚落 , 經過多年的努力 , 從荒煙蔓草中慢慢地紮根與成長 , 在2010年7月終於蛻變成為台東第一個結合音樂丶藝術與文創市集的交流舞台。
實際造訪後 , 我們發現「鐵花村」聚落 , 超乎預期的寛敞 , 主要區分為由來自各地手作達人與小農所組成的假日「慢市集」, 還有「鐵花村音樂表演」與位在鐵花村徒步區一旁的「TTstyle原創館」。
特別提醒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在週一與二為休息日 , 慢市集的營業時間則是週五晚上6點至10點 , 週六與週日則是下午5點至晚上10點 , 其他鐵花村演出與營業時間請參考官網。
第一天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探險 , 就在8歲半小童發現「TTstyle原創館」一旁 , 竟然在採排2020風起原舞樂動台東活動之後 , 就開始賴著不離開而止步。
未完待續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探險 , 明日繼續。(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台東市】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從中午玩到夜晚的【台東鐡道藝術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