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之旅的十天七夜 , 我們首次挑戰玩兩個城市 , 而城市間移動我們選擇大家首推的「Student Agency」, 我們搭乘這台小黃巴士從「布拉格(Prague)」順利的移動到捷克南端的童話小鎮「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 在那裡徹底放空了三天二夜 。
其實「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舊稱「莫爾道河畔的克魯毛」或「波西米亞的克魯毛」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小城鎮 ,「克魯毛」在德語中意為高低不平的草地 , 小鎮位於「伏爾塔瓦河(捷克語 : Vltava)」的上游 , 13世紀時由於其處於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上而逐漸興起繁盛 , 大部分建築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之間 , 多為哥德丶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樣 , 老城區被流經該處的馬蹄鐵型的「伏爾塔瓦河(捷克語 : Vltava)」環繞 , 老城區也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目前是一個僅擁有約1萬4千多名居民的小鎮。
在「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我們強烈感受到他們對觀光客的耐心與友善 , 在那裡我們感受到輕鬆優閒的購物樂趣 , 在那裡我也好想擁有一家童話般的可愛小店 , 我真的好愛好愛這個美麗的童話小鎮 , 而且這裡根本就是縮小版的「布拉格(Prague)」 , 我的心又徹底被融化了 , 有人說在這裡待上三天就已足夠 , 但我跟兔拔拔在離開時 , 卻有種依依不捨的感覺 ,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一直待下去。
讓我們用照片慢慢的一起來回味 , 一年前的我們與「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
捷克布拉格與契斯基庫倫洛夫地圖
離開「布拉格(Prague)」當天剛好遇到路跑。
從「布拉格(Prague)」前往「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 有搭火車及巴士兩種方式。
若選擇由「布拉格中央車站」搭乘火車前往「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 目前需在「契斯凱布達札維(Ceske Budejovice , 簡稱C.B.)」轉乘 , 車程約2小時40分 , 從C.B.到C.K.車程約50分鐘 , 至於我們搭的「小黃巴士(StudentAgency)」總車程約三個小時 , 中間停靠二個站約5至10分。(詳細的搭車方式請看此篇→【出走。捷克】【布拉格(Prague)】搭電車、地鐵、巴士、Student Agency及購票經驗分享)
前往「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的路上 , 這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真的超美 , 辛苦坐車三個小時值回票價。
待了三天整個小鎮我們可以說是超級無敵熟悉 ,「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的巴士站共有兩個 , 照片中的這個是終點站。
捷克契斯基庫倫洛夫公車站步行至小鎮
爬上這個小斜坡就可以前往「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小鎮。
「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字面的意義是「河灣中的淺灘」,非常簡潔且逼真的地描述這個小鎮的環境特色。
登上小斜坡後 , 童話小鎮「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就在眼前。
由巴士站至舊城區小鎮徒步約需15至20分鐘 , 所以請儘量帶一個行李就好 , 沿路又是上坡又是石板路 , 辛苦兔拔拔了。
過了這個馬路就正式進入童話小鎮。
首先看到的是小鎮裡最豪華的五星級「薔薇飯店(Hotel Ruze)」, 這家飯店位在舊城區的半山坡上 , 打開窗戶就有機會眺望整個小鎮的綺麗風光 , 如果預算夠的話可以考慮。(官網→薔薇飯店 )
其實「薔薇飯店(Hotel Ruze)」在1586至1590年由威廉羅森堡下令興建 , 開始是做為耶穌會教士們的宿舎 , 是捷克境內最古老的耶穌會宿舎建築 , 原本一樓當作德語學校的學生宿舎 , 二樓以上則是耶穌會的訪客宿舎。到了2000年 , 這裡改建成今日所見的「薔薇飯店(Hotel Ruze)」,「Ruze」在捷克文便是薔薇或玫瑰的意思 , 也緣於飯店顯而易見的羅森保家五瓣薔薇銅製家徽。
捷克契斯基庫倫洛夫舊城區介紹
「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這個小鎮被U形的河套區隔成兩個部分 , 位於北邊山丘山的是「城堡區」 , 另一邊則是河套中央被河流包圍成圓形的「舊城區」。
沿著「薔薇飯店(Hotel Ruze)」走到底就可以抵達舊城的「協和廣場(The Square of Concord)」, 其實「協和廣場(The Square of Concord)」從13世紀就開始規劃 , 以這個廣場為中心 , 所有道路都呈放射或環狀分散 , 廣場周圍的建築則仍保留著哥德式風格 , 1樓設有石造拱廊 , 而原本有許多木造房舎 , 現今大多改建成石造屋 , 建築形式與色彩充分表現波西米亞式浪漫 , 東南側有噴泉與紀念瘟疫聖像不柱 , 旁邊白色建築是市政廳 , 牆上繪有文藝復興紋飾。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廣場人氣一直不是很旺 , 餐廳用餐的人也一直不多 , 大家應該都跑去河岸邊了。
抵達當天下著小雨 , 再加上氣溫驟降 , 頂著十度低溫 , 我真的把行李箱裡能穿的衣服都套上了, 五月中的「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真的好冷。(詳細的搭車方式請看此篇→【出走。捷克】【布拉格(Prague)】搭電車、地鐵、巴士、Student Agency及購票經驗分享)
在民宿用完餐後買紀念品去 , 位在「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唯一一家「KOH-I-NOOR鉛筆」專賣店 , 地點就位在「協和廣場(The Square of Concord)」後方 , 抵達小鄉村的第一天準備先去搬貨。
廣場旁的小巷走進去就可以發現鉛筆專賣店 ,「埃貢.席勒美術館(Egon Schiele Art Centrum. ESAC)」也在這裡。
這個斜坡往下走就可以看到鉛筆專賣店 , 沒想到這裡也超好逛 , 這裡應該叫「卡尤弗斯卡街(Kajovska Street)」, 算是舊城中最熱鬧的一條街 , 在這裡也有許多地道的捷克料理餐廳。
醬醬醬~鉛筆專賣店在此 , 不過沒開 , 因為離我們住的民宿佷近 , 我們隔天一大早就又來搬貨 , 順便拍下這家店的地址和營業時間供大家參考 , 不過是捷克文。
其實「KOH-I-NOOR鉛筆」是捷克國營的鉛筆文具廠 , 取其「KOH-I-NOOR」之名 , 來強調其鉛筆品質及歷史猶如鉛筆界的鑽石 , 於1790年開始生產第1支筆 , 至今已走過兩百多個年頭 , 橫跨三個世紀 , 目前所生產的彩虹筆丶刺蝟筆 , 已經成為捷克旅遊 , 人人必買的伴手禮。(官網→KOH-I-NOOR )
這些美麗的建築及可愛的小店 , 讓我們甘願頂著雨天及低溫 , 在此處逛的樂此不疲。
「卡尤弗斯卡街(KajovskaStreet)」上最有特色的建築 , 54號以文藝復興格子紋飾的建築外觀 , 牆上繪滿聖人的畫像及神祕的記號 , 據說這些畫都是出自當時城堡宮廷壁畫畫家之手 , 現在則為一間餐廳。
另一個特色則是奧地利傑出畫家《席勒(Egon Schiele》的美術館 。
沒想到在這座南波西米亞的小鎮裡 , 竟然有著《席勒(Egon Schiele》的美術館 , 但事實上 ,「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正是《席勒(Egon Schiele》母親的家鄉 , 雖然《席勒(Egon Schiele》與母親關係並不好 , 但在舅舅監護下 , 他也曾經造訪過這裡 , 這座美術館其實原本是座釀酒場 , 改建後收藏八十多件《席勒(Egon Schiele》原稿作品 , 大部分是裸女素描 , 可以看出畫家功力進展過程 , 至於一般展覽室 , 定期有不同主題特展。(官網→席勒美術館 )
小鎮尋寶真的是太好玩了。
走著走著來到了「伏爾塔瓦河(Vlatva)」, 這條河流也將「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區分為「舊城區」及「城堡區」兩個區塊 , 前方那個塔就是著名的「彩繪塔(Castle Tower)」。
走到盡頭則是「城堡區」著名的「橋廊(Cloaked Bridge)」。
其實「橋廊(Cloaked Bridge)」建築有兩種功能 , 對於上層來說是橋 , 對於下層則是屋廊 , 中央的拱形結構還可供垂直的道路通過 , 這座3層結構的橋廊全長約1公里 , 連接第四廣場與第五廣場直通「城堡花園(Castle Gardens)」, 從羅森堡家族時代起就開始在城中興建大大小小的「橋廊(Cloaked Bridge)」, 直到史瓦森堡家族時代才全部完工 , 呈現今日樣貌 , 成為「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著名的地景之一。
第一天我們的足跡僅停留在「舊城區」, 至於「城堡區」明天預留完整的一天 , 好好的細細品味。
第一天的晚餐我們要去享用整個小鎮最最最著名的烤豬膝 , 果然如傳說中的美味及值得推薦 , 想吃的朋友們請記得事先訂位。(詳細的搭車方式請看此篇→【出走。捷克】【布拉格(Prague)】+【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美食總整理(上))
捷克啤酒真的太好喝 , 我家兔拔拔又喝多了 , 醉漢一枚。
兩人準備夜遊「拉特朗街(The Latran Street)」, 走在空蕩蕩的大街上 , 沒什麼遊客 , 這裡果然是小鄉村無誤 , 晚上真的沒什麼夜生活可言。
在此處靜靜的眺望「伏爾塔瓦河(Vlatva)」, 面對這景緻我的心被融化了, 有多少背包客都是為這美景而來的 , 在這裡遇到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 , 還有在德國唸書的中國朋友 , 能在異鄉遇到聽得懂彼此語言的朋友 , 真的備感親切。
「拉賽尼基橋(Lazebnicky Bridge)」也是連接「拉特朗街(The Latran Street)」與「舊城區」的主要通道 , 也是遊客取景的熱門之處。
我愛這座寧靜綺麗的小鎮 , 整條「拉特朗街(The Latran Street)」被我們包場了。
城堡下的「拉特朗街(The Latran Street)」是「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最古老的兩個平民市街之一 , 由於許多貴族邀請來的藝術家、工匠居住在此 , 現在也是小鎮裡最熱鬧的街道之一。
這間就是15號畫家之屋 , 而這棟房屋是畫家「Gabriel de Blonde」的住所 , 正面牆上有豐富的文藝復興式格子紋飾 , 內部還有許多哥德式壁畫 , 現在則為一家餐廳。
沿著這些石頭印記 , 我們又來到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 兔拔拔說這裡有點像金瓜石泥人吳 , 小鎮裡真的處處驚奇有趣。
要不是受不了約十度的低溫 , 我們這兩枚好奇寶寶 , 一定可以把整座小鎮給好奇的走一回。
散步回民宿前的這條街 , 這條街叫「市政廳街」與「長街(Town Hall Street & Long Street)」, 這條長街有很多可愛的個性小店 , 又是一條好拍又可以尋寶的有趣街道。
第一天收工 , 夜晚的民宿街景很有味道。
捷克契斯基庫倫洛夫城堡區
第二天準備挑戰「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的「城堡區」, 不過老爺說有些博物館沒開放 , 沒關係因為我個愛建築勝過博物館。
從「佩西恩貝拉里爾酒店(Pension Hotel Belarie)」民宿就可以看到「城堡區」, 這景色太棒了。
我超愛這家「佩西恩貝拉里爾酒店(Pension Hotel Belarie)」民宿的大姐 , 有一種莫名親切感 , 看到這一桌豐盛早餐 , 真的讓人感動 , 而且大姐很怕我們吃不飽 , 還幫我們額外煎蛋還有香腸。(詳細遊記→【出走。捷克】【布拉格(Prague)】+【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住宿總整理)
出發前 , 先前往「協和廣場(The Square of Concord)」遊客中心換錢 , 小鎮匯率其實並沒有優於「布拉格(Prague)」, 建議別在這裡兌換。
第一站準備去登前方這個「彩繪塔(Castle Tower)」。
進入「拉特朗街(The Latran Street)」後 , 找到這個小階梯就可以前往「城堡區」。
跑到服務中心準備買票 , 結果服務人員休息中 , 在這裡先息片刻 , 結果發現白等了 , 因為買票不在這裡。
其實這裡是庫倫洛夫「城堡區」的「第一廣場(The Squares of I)」, 周圍的建築原本是作為馬房丶騎士房舎丶釀酒場丶藥房丶監獄丶倉庫等用途 , 建築風格從哥德式丶文藝復興式到巴洛克式都有 , 現在遊客最常光顧的是拱門右側的遊客中心 , 可在此購票參觀城堡。
「城堡區」的導覽圖及門口。
購票其實在這裡。
這是我見過最隱密的售票處。
「城堡區」模型 , 看似很大的「城堡區」實際上遊覽後 , 發現沒有預期中的大。
其實庫倫洛夫「城堡區」位在山頂頂端 , 由40棟建築組合而成 , 城堡規模僅次於布拉格城堡 , 根據歷史記載 , 從13世紀南波西米亞的貴族維提克家族(Vitek)開始建城 , 14世紀時讓渡給捷克最強大的貴族羅森堡家族(Rozmberk) , 此從300年在羅森堡家族的豐富的藝術涵養薰陶之下 ,「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逐漸成為一個精緻的貴族小鎮。
我在寫這一篇遊記時才發現我們門票竟然買貴了 , 博物館門票是克朗100元/人 ,「彩繪塔(Castle Tower)」則是克朗50元/人 , 但是買聯票的話只要克朗130元/人。
準備登塔 , 這階梯比我想像中的還陡 , 不過爬起來還算輕鬆。
這座「彩繪塔(Castle Tower)」也是整座城堡建築中最古老的一部分 , 同時也是「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地標 , 從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它 , 彩繪塔最初以哥德式風格建造 , 在13世紀後修築成文藝復興式 , 並飾有磚紅與粉綠相間的花紋及繪畫 , 登上塔頂可以一覽小鎮的全景 , 是來到「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絕對不能錯過的行程。
塔裡的「彩繪塔(Castle Tower)」模型與簡介。
尖叫時刻 , 登頂之後的「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 這美景又融化了我的心 , 拜託來這個小鎮一定要來這裡。
「彩繪塔(Castle Tower)」塔頂的風真的好大 , 這張照片算是唯一一張比較正常的。
實際上風真的大到人都快被吹走了, 在這裡看看風景就好了 , 這裡拍照真的沒很美。
進入「城堡區」第三及第四廣場 , 圍繞這兩個廣場的建築都是貴族宮殿 , 這裡的「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 簡稱C.K.)」全景其實也很美。
「橋廊(Cloaked Bridge)」是連接第四與第五廣場直通到「城堡花園(Castle Gardens)」的橋樑。
建於愛根堡家族時期的「城堡花園(Castle Gardens)」, 是20世紀之後依照原來繁複的設計重新整建 , 其中最美的是中央的「瀑布噴泉」,有「捷克(Czech)」第一美泉之稱。
我們的庫倫洛夫「城堡區」之旅就到這裡劃下句點 , 至於「城堡花園(Castle Gardens)」就不去了。
我其實是一枚好奇寶寶 , 我比較喜歡在小鎮的商店街裡逛街尋寶 , 接下來又是兩枚好奇寶寶的小鎮亂逛之旅。
「伏爾塔瓦河(Vlatva)」岸邊我們也來了 , 這裡拍照也超好玩的。
最後我們還逛起民宿區 , 然後還從小鎮裡逛到小鎮外。
我們在這裡徹底的放空三天二夜 , 我們喜歡這個純樸美麗的童話小鎮 , 有機會我一定要帶著我的小兔兔少爺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