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書上介紹的「新加坡(Singapore)」美食包括「海南雞飯、肉骨茶、咖椰吐司、辣椒螃蟹、叻沙、沙嗲、椰漿飯、印度煎餅…等」,每一道都是旅人心中必打卡的經典口味。
這次我們扣掉飯店早餐,實際造訪的餐廳已超過十家,當中,確實有幾家是我出發前就認真爬文、做過功課的口袋名單,不過更多的,其實都是臨場發現、隨走隨吃。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竟然意外愛上了新加坡的特色咖啡廳文化——不只裝潢美、風格多,還常常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甜點與特調咖啡。比起正餐,它們更像是旅途中讓人放慢步調、重新充電的存在。
關於「新加坡美食」系列的分享,我將分成三篇來分享。從經典小吃、熱門餐廳到特色咖啡廳,這是我們用雙腳與味蕾記下的旅行日誌,也希望能成為你下一趟新加坡行的美食指南。第一篇,將分享新加坡三大經典小吃。
新加坡三大經典小吃
在「新加坡(Singapore)」,若要我選出三大最經典的國民小吃,毫無懸念就是:海南雞飯、肉骨茶、咖椰吐司。這三道料理不只常出現在旅遊書中,更是新加坡人日常生活裡的靈魂味道,無論是在街頭小販中心或是購物中心美食街,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1)海南雞飯:我們選擇的是 天天海南雞飯
說到新加坡的靈魂小吃——天天海南雞飯,絕對是榜上有名的代表。我們這次特別前往位於丹戎巴葛的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朝聖這家傳奇攤位。自2016年起就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天天」,由Loy Chee San夫婦經營,也是熟食中心裡名氣最大的攤位之一。
建議早上10點一營業就前往,否則排隊人潮可能多到嚇到你。
雞肉滑嫩入味,雞油飯香氣四溢,再加上靈魂三醬——薑泥、辣椒與黑醬油,每一口都像是咬進了新加坡的記憶。儘管排隊人潮不斷,但吃到那第一口的瞬間,就會明白為什麼這家總被譽為來新加坡「不能不吃」的美食名單。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地點就在 Maxwell Road 與 South Bridge Road 的交界處,搭地鐵到麥士威地鐵站(Maxwell MRT Station)或是搭乘地鐵至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 或牛車水站(Chinatow)走路過去都不遠。




雖然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沒有冷氣,但整體用餐環境維持得相當不錯,地板乾淨、空氣流通不悶熱,座位安排也算寬敞,以熟食中心來說算是相對舒適的。
在用餐尖峰時段,如果你發現天天海南雞飯那一排座位客滿,也不必太擔心,其實可以走到旁邊的其他兩排去找座位,位置通常都還算好找。
特別提醒的是,新加坡不論是餐廳、美食廣場還是這類熟食中心,大多都有「自助回收餐盤」的文化。吃完餐後,記得把自己的餐盤拿到回收區,這不只是禮貌,更是一種對下一位用餐者的尊重。

天天海南雞飯(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位在第10號攤位,人氣很高,點餐時常常排長隊,建議排隊前就先研究一下菜單,要不然一緊張加上人多,現場很容易手忙腳亂。
點餐建議如下:
- 一個人簡單吃:建議直接點一份雞飯(中)+白斬雞。這是最經典組合,雞肉份量剛好。
- 多人一起吃、想分食:可以像我這樣,直接點「半隻白斬雞」+另外加點幾碗雞飯(單點飯)。不過要提醒一下,半隻雞的份量真的不少,特別是雞肉連骨頭一起切塊的方式,對於不太喜歡啃骨頭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不太方便,這點可以先考慮清楚再下單。
- 雞飯(中)+白斬雞 新幣9元。
- 半隻白斬雞 新幣17元。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裡頭有多達103個小販攤位,不只是海南雞飯,還有各種國民美食像是叻沙、炒粿條、福建蝦麵、椰漿飯等。
天天海南雞飯對面的飲料店我自己很推薦(攤位34),點一杯酸酸甜甜、冰冰涼涼的飲品,剛好搭配油香十足的海南雞飯,真的很解膩。而且這家飲料攤的老闆會說中文,也非常親切,輕鬆點單,完全沒有壓力。


如果你像我一樣比較怕熱,或剛好在逛購物中心,懶得跑太遠,那麼我也非常推薦位於 「大食代美食廣場(Food Opera)」內的——三巡海南雞飯(Chatterbox Express)。這家雖然沒有天天那樣的名氣,但吃起來完全不輸。

總體來說,想吃地道又具代表性的海南雞飯,天天海南雞飯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但如果你重視用餐環境與便利性,三巡海南雞飯則是我私心推薦的替代方案。兩家我都吃過,也都愛,就看你這一餐想要的是地道小販風情,還是舒適輕鬆的購物中心小歇時光。
(2)肉骨茶:我們選的是 松發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
提到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肉骨茶絕對榜上有名。而其中最具盛名的莫過於——松發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
這家創立於1969年的老字號,從一台手推車起家,發展至今成為米其林推薦的美食名店,50年來秉持最傳統口味,入口即化的龍骨,濃郁的白胡椒味。2016年起已經第八年躋身新加坡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單,為新加坡必吃美食之一,總店就位在克拉克碼頭購物中心(Clarke QuayCentral)對面。





走進松發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不算華麗的店面卻乾淨清爽,用餐環境也比我想像中舒適太多了,雖然是半開放的用餐環境,但是冷氣開放,不算悶熱,點餐方式也很簡單,直接使用QRoad點餐,真的很方便,菜單上除了招牌排骨湯,還有豬腳、滷蛋、花生等各式小菜。
松發的肉骨茶湯頭以白胡椒為主,湯色清澈,味道濃郁,帶有辛香的胡椒香氣,與台灣的藥燉排骨湯頭略有不同。搭配軟嫩的排骨,讓人一口接一口。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偏中藥甘甜,環境較為髒亂,如果要我選擇,我私心偏愛新加坡的松發多一點。
我們一家三口點了這一桌,這一餐約新幣29.98元左右。(新加坡的服務費加上稅費約19%)
- 招牌排骨肉骨茶湯 新幣11.20元。
- 滷豬腳 新幣8.6元。
- 花生 新幣2.7元。
- 蜂蜜皇之園(King’s Garden Tea) 新幣2.5元起。




對面就是黃亞細肉骨茶(Ng Ah Sio Bak Kut Teh),這兩家店僅隔著馬路彼此對望,是肉骨茶愛好者的天堂。無論你偏好白胡椒香濃的新加坡風味,或是更傳統甘醇的湯頭,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你的那一碗湯。
新加坡的三大肉骨茶名店指的是松發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黃亞細肉骨茶與(Ng Ah Sio Bak Kut Teh)與發起人肉骨茶(Founder Bak Kut Teh),如果您是肉骨茶愛好者,可以三家都品嚐看看。

(3)咖椰吐司:我們選的是 亞坤(Ya Kun Kaya Toast)
亞坤咖椰吐司(Ya Kun Kaya Toast)是來新加坡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家經典連鎖咖啡店,它結合了復古風情與新加坡在地早餐文化,至今已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深受世界各地遊客喜愛。
這個品牌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44 年,由創辦人黎亞坤(Loi Ah Koon)在新加坡創立,最初只是個街邊小檔口,販售簡單的咖啡與烤吐司。幾十年來,這間小店由黎家世代經營,直到 1999 年黎亞坤的小兒子接手後,才開始系統化經營,迅速展店。如今,亞坤已在新加坡本地及其他 7 個國家擁有超過 70 間分店,成為代表新加坡傳統早餐的國民品牌。

經典必吃組合:
- 咖椰吐司(Kaya Toast):炭烤土司夾著鹹奶油與甜甜的咖椰醬,一口咬下酥脆香濃,是經典不敗的招牌。
- 半熟水煮蛋:淋上醬油與胡椒後,用吐司沾著吃。
- 南洋咖啡或奶茶(Kopi/ Teh):濃郁香醇,微甜順口,是完美搭配。
當你走進新加坡的傳統咖啡店(Kopitiam)時,會發現點一杯咖啡不是說 “black coffee” 或 “latte”,而是一套獨特的「咖啡語言」,充滿南洋文化的在地特色。這套系統結合了福建話、馬來語與本地習慣,點咖啡就像是說暗號一樣,有趣又實用。
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新加坡「咖啡語言」用法:
- Kopi:就是一般的咖啡,加入煉乳與糖(甜濃款式是最常見的版本)。
- Kopi O:黑咖啡加糖(O來自馬來語“kosong”,意思是「空」或「不加奶」)。
- Kopi O Kosong: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完全無糖的純黑咖啡。
- Kopi C:咖啡加淡奶(Evaporated milk)與糖,奶味較清爽,不如Kopi那樣濃甜。
- Kopi C Kosong:咖啡加淡奶,不加糖。適合怕甜的人。
其實那天我在亞坤點的是一杯加糖的 Kopi,也就是新加坡在地的傳統咖啡——用咖啡粉加煉乳與糖調製而成,甜甜濃濃,是當地人最常喝的版本。
不過老實說,我個人真的不太喜歡。雖然知道這是許多新加坡人習慣的風味,但對我來說,那種煉乳的甜味壓過了咖啡本身的香氣,整體喝起來偏膩,有點像「甜到過頭的濃縮咖啡牛奶」。
- A套餐 新幣6.3元。





如果你住在或路過地鐵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 MRT),這一帶的地鐵商場美食街其實也有不少選擇,是個方便又實惠的吃早餐好去處。
我們那天選擇的是當地連鎖品牌 Han’s Cafe & Cake House,這家在新加坡可說是家喻戶曉,主打親民價格、多樣菜單與全天供餐,從西式早餐到南洋風味小吃應有盡有。
口味中規中矩,份量足、價格實在,屬於CP值高的日常餐食。我們點了一份西式早餐加熱奶茶,整體來說是樸實耐吃,適合想迅速填飽肚子的時候。如果行程時間允許,我真的建議兩家都可以試試看,因為有比較才有感覺,有時候那一口吐司,真的會讓人記住一座城市的味道。



我們一家三口點了這一桌,這一餐約新幣30.40元左右。
- 咖椰吐司(Kaya Toast) 新幣5.8元(小份)。
- 起司漢堡 新幣7.8元。
- 英式早餐 新幣16.8元起。





在「新加坡(Singapore)」待上12天,我們走過這些地方,除了新加坡動物園與夜間動物園較為偏遠之外,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魚尾獅公園周邊,以及聖淘沙名聖世界兩個區域。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新加坡旅行相關文章
1.【出走。新加坡】新加坡(Singapore)自由行攻略。5天4夜怎麼玩? 吃喝玩樂總整理
2.【出走。新加坡馬來西亞】一次玩兩國。新加坡與吉隆坡雙城17日行程表
3.新加坡入境全攻略|入境申請怎麼填?免護照通關 , 樟宜機場亮點 , 新加坡錢幣一次搞懂
4.新加坡交通攻略|從樟宜機場(Singapore Changi Airport)到市區交通攻略 , 如何搭乘地鐵? 地鐵票券資訊與購票方式
5.遠離城市喧囂 , 入住【Oasia Hotel Downtown】酒店 , 體驗療癒系綠意旅宿
6.聖淘沙自由行攻略|一次搞懂必玩景點、交通、住宿 , EP1.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7.聖淘沙自由行攻略|一次搞懂必玩景點、交通、住宿 , EP2.斜坡滑車與空中吊椅(Skyline Luge & Skyride)
8.聖淘沙自由行攻略|一次搞懂必玩景點、交通、住宿 , EP3.新加坡空中纜車(Singapore Cable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