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島搭乘「叮叮車(Tramway)」算是我們第二天的旅遊主軸 , 一切都是為了帶小孩來體驗 , 全球現存唯一的雙層電車。
遊覽「香港(HongKong)」除了便捷的地鐵之外 , 其實還有諸多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 如電車(叮叮車)、開篷觀光巴士、天星小輪..等 , 共同點就是以較為緩慢的步調 , 讓旅客可以緩慢的深入感受香港文化 , 因為小兔兔少爺對各種交通工具有一股莫名的熱愛 , 所以此行就儘量滿足他。
不過其實帶著三歲小童 , 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 , 所以原本第一天抵達的傍晚 , 計劃去搭「天星小輪(Star Ferry Company Limited)」也沒去成 , 第二天的「環球貿易廣場(ICC)」102樓的「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 Carlton Hotel)」海景下午茶 , 也因為早餐吃太飽而取消 , 免拔拔想吃的「九記牛腩(Kau Kee Restaurant)」, 也因為搭乘不到計程車沒吃成 , 帶著小孩我們夫妻每天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 走到哪算到哪」, 我想重點不是一天去了幾個景點 , 吃了多少美食 , 而是我們一家三口共同走過的足跡與回憶(自我安慰~ , 自我安慰~)。
我們一家三口真的好幸運 , 香港佔中被我們遇上 了 , 佔中我們來了。
香港佐敦區搭乘荃灣線
以往都是住宿在「尖沙咀(Tsim Sha Tsui)」, 第一次住宿「佐敦區(Jordan)」感覺還算不錯 , 相較於購物商場林立的一級戰區「尖沙咀(Tsim Sha Tsui)」, 住在這一區擁擠感減低不少 , 也更能貼近香港市民的生活圈 , 重點是酒店價格相對便宜。(詳細遊記→【出走。香港】搭【機場快線+穿梭巴士】進入香港市區好便捷 , 佐敦區住宿大推【木的地酒店(Hotel Madera)】
從酒店步行到地鐵「佐敦區(Jordan)」, 超級無敵近的距離 , 5分鐘內應該可以抵達。
然後「佐敦區(Jordan)」剛好有「升降機」可以搭乘 , 帶小童搭地鐵還算方便 , 至少不用很苦命的扛小孩。
進去後就一路跟著「升降機」的指標走就可以了 , 這裡會有嬰兒推車專門使用 , 較寛敞的刷卡入口。
不過非假日港鐵搭乘人數還是很驚人 , 尤其是戴客量最恐怖的「荃灣線(Tsuen Wan Line)」,「升降機」裡也是超擁擠。
然後旅遊香港請記得購買「八達通卡(Octopus Card)」省去準備零錢和購票時間 , 唯一的缺點就是請務必保管好卡片 , 因為小兔兔少爺的兒童卡就是被他自己玩不見了 , 無言~。
我們則是早在出發前兔拔拔就已經在網路上預先購買香港旅遊必備的「八達通卡(Octopus Card)」, 這張「八達通卡(Octopus Card)」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 , 適用於「全線港鐵、巴士、電車、天星小輪、綠色專線小巴等公共運輸工具」,「八達通卡(Octopus Card)」售價為HK$150元 , 其中HK$100元為車資 , HK$50元為押金 , 旅客離境時可到港鐵的售票處退還押金 , 車資用完則可到港鐵站充值 , 每次可充值HK$50元的倍數。
不知道是不是地鐵內的人潮太擁擠 , 再加上空氣不流通 , 小兔兔少爺在地鐵裡開始耍起小脾氣。
像這樣的旅遊小插曲 , 在往後的三天旅遊中 , 天天都要上演好幾場 , 我們夫妻的做法就是先把他帶到沒有人的角落進行溝通與安撫 , 大部份時間小兔兔少爺都還算聽的懂人話 , 耍玩脾氣後就跟著我們開心旅遊去 , 比較差的情況就是來個大哭不順從 , 通常都是想睡時較多 , 這時只能讓他一次哭個夠再來跟他講道理。
因為心理預期小童不可能完全沒脾氣 , 所以像這樣的旅遊小插曲 , 還不致於影響我們的旅遊品質與心情。
人潮爆多的「荃灣線(Tsuen Wan Line)」。
到香港旅遊請記得攜帶好收不佔空間的嬰兒推車 , 因為有時地鐵真的會人潮多到嬰兒推車也不好推進去。
原本預期香港人和上海人一樣很冷漠 , 不會有人讓位 , 所以就讓小兔兔少爺自己練習站著搭地鐵 , 反正也才二站而已 , 沒想到遇到一位大姐很熱心的要讓位給我們 , 感動給香港人讚一個。
香港叮叮車路線介紹
在「港島線(Island Line)」的「砲台山站(Fortress Hill Station)」下車後 , 我們要去搭香港島的「叮叮車(Tramway)」了。
我們夫妻倆還在這個地圖上找尋搭乘「叮叮車(Tramway)」的出口 , 小兔兔少爺在一旁卻很淡定的指著「叮叮車(Tramway)」的圖案 , 然後說 :「在這裡啊..」, 厲害。
因為香港佔中的關係「銅鑼灣(Causeway Bay)」附近其實是封閉的 ,「叮叮車(Tramway)」在前面一站則是被迫停駛 , 前一天抵達香港後 , 我們就一直在注意佔中的新聞 , 最後則是聽從酒店櫃台的建議從「砲台山(Fortress Hill)」搭到「筲箕灣(Shau Kei Wan)」。
「叮叮車(Tramway)」目前全長約13公里 , 貫穿香港島北部的「堅尼地城(Kennedy Town)」至「筲箕灣(Shau Kei Wan)」, 另有環形支線往來「跑馬地(Happy Valley)」, 共有123個車站 , 路線如下 :
✔️筲箕灣至上環(西港城)。
✔️筲箕灣至跑馬地。
✔️北角至石塘咀。
✔️跑馬地至堅尼地城。
✔️銅鑼灣至堅尼地城。
✔️上環(西港城)至堅尼地城。
以上各路線票價無論坐多遠都是成人HK$2.3元、小童HK$1.2元、長者HK$1.1元 , 所以如果真的不趕時間的話 , 搭乘「叮叮車(Tramway)」真的還瞞省錢的。
出了地鐵站前方就是搭乘「叮叮車(Tramway)」的候車亭 , 照理說應該是小兔兔少爺要比較興奮才對 , 結果這小子耍賴不肯自己走要嘛嘛抱 , 氣~。
小孩不興奮反而是拔拔嘛嘛兩人比較開心 , 與「叮叮車(Tramway)」拍個美照是一定要的 , 至於小孩不想拍就不勉強 , 要三歲小孩乖乖配合拍照真的好難。
百年「叮叮車(Tramway)」在眼前經過真的好震撼 , 不管旁邊的叛逆小童 , 我們夫妻自己興奮的討論要搭哪一台「叮叮車(Tramway)」比較酷 , 幼稚鬼父母。
香港叮叮車搭乘體驗
最後我們則是勿勿忙忙的搭上這台前往終點站「筲箕灣(Shau Kei Wan)」的夢幻粉紅「叮叮車(Tramway)」, 會選擇往「筲箕灣(Shau Kei Wan)」方向走 , 實在是因為「銅鑼灣(Causeway Bay)」路線因為佔中所以封路 , 我們真的沒選擇。
然後特別提醒香港的「叮叮車(Tramway)」是由後門上車 , 前門下車(廣東話 :下車叫落車) , 下車付錢或刷卡 , 可使用「八達通卡(Octopus Card)」。
沿路不會廣播路名 , 所以下車請提早準備比較好 , 因為我們搭的這條路線剛好是沿著港鐵「港島線(Island Line)」行走 , 所以看地鐵站名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該下車了。
「叮叮車(Tramway)」分為上下兩層 , 我們當然是直奔上層才有搭雙層電車的樂趣。
今天我們算是唯一的三位觀光客 , 其他清一色都是香港的居民 , 而且年齡層偏長。
我們一家三口坐在車廂最後面的位置 , 這裡分明就是為觀光客設計的無誤 , 與前面的香港居民排排坐的擁擠氣氛相比 , 我們在這裡真的還算優閒 , 不但可以美美的拍照還不會引來異樣的眼光 , 不好意思我們是來觀光的 , 所以沿路一直狂拍照是一定要的。
剛上車沿路盯著香港街道的小兔兔少爺 , 對三歲小孩來說搭乘「叮叮車(Tramway)」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 , 雖然常被身邊的朋友酸說 :「小孩這麼小帶他出國不會有印象 , 浪費錢而已」, 僅管這可能是事實 , 但我們仍堅持只要有時間有能力 , 多帶小孩到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文化特色 , 絕對是件值得投資和必須做的事。
某一天小兔兔少爺看我在整理相片吵著要一起看 , 我隨便問他這是哪裡 , 這小子可是很明確的回答 :「香港」, 然後說香港好好玩 , 我想有這句話一切都值了。
車廂後的位置是二對二面對面的座位。
小兔兔少爺一路上還算乖 , 香港街頭對他來說還算新奇。
因為帶著小孩旅遊香港 , 我們也才有機會 , 以這麼優閒緩慢的步調來深入感受香港的文化。
小兔兔少爺正忙著與後面那台紅色「叮叮車(Tramway)」上的老爺爺打招呼 , 真的是太可愛了 , 老爺爺也對他熱情的招手和微笑 , 這小子可樂壞了。
終點站「筲箕灣(Shau Kei Wan)」抵達。
因為緊接著還要趕去「九記牛楠(Kau Kee Restaurant)」吃午餐 , 所以我們就再搭這台粉紅「叮叮車(Tramway)」, 原車返回「銅鑼灣(Causeway Bay)」附近直到被趕下車為止。
這趟香港「叮叮車(Tramway)」深度之旅 , 就以這張小兔兔少爺幫我們拍的合照 , 做個完美的句點。
不知道是不是佔中的關係 , 香港島的計程車超級無敵難搭 , 然後我們發現其實「銅鑼灣(Causeway Bay)」的「希慎廣場(Hysan Place)」就在前方 , 所以兔拔拔的「九記牛楠(Kau Kee Restaurant)」只好含淚跟他說再見了 , 帶著小孩還是定點式的找個購物廣場逛逛就好 , 不宜奔波才好。
我們真的不是要故意湊熱鬧的 , 不小心就經過佔中的場地 , 不過現場真的沒新聞報的那麼誇張 , 場面還算平和。
從「希慎廣場(Hysan Place)」往樓下拍。
「銅鑼灣(Causeway Bay)」新地標「希慎廣場(HysanPlace)」, 於2012年8月開幕 , 樓高38樓其中17樓為商場 , 焦點包括台灣誠品書店也是首家海外分店 , 在希慎廣場對面還有SOGO百貨 , 附近有Fever21香港旗艦店 , 再往前走一點還有時代廣場 , 這一區也算是血拼一級戰區。
裡頭剛好有法國超好吃的馬卡龍「拉杜麗(Laduree)」, 除了這裡在尖沙咀的海港城和銅鑼灣的時代廣場都可以吃到「拉杜麗(Laduree)」。
原本的口袋名單是位在12樓的「米芝蓮」一星拉麵「Rasupermen」, 無奈怎麼找不到 , 剛好小兔兔少爺也累了 , 就在11樓的美食街隨性的吃 , 香港果然是美食之都隨便在美食街吃也好吃。
配合小孩口味不加黑胡椒(廣東話叫走黑椒) , 飲料不加冰塊(廣東話叫走冰) , 哈~。
小兔兔少爺完全沈浸在自己的卡片遊戲中吃飯還算乖 , 只是還是別給小孩玩 , 沒想到到樓下血拼時有一張卡就給玩不見了 , 鳴~我的錢。
「希慎廣場(HysanPlace)」還算好逛只是無奈時間真的不多 , 因為小兔兔少爺對逛街沒興趣 , 而且還會叫我不要亂買 , 有個小孩在旁邊一直喊 :「家裡有了啦~不要買了 , 不要買..」, 購物慾望真的會降低 , 嘛嘛我超想翻白眼的。
買了美國紐約「LeBunnyBleu」這家鞋子 , 每一雙都超可愛 , 重點是價格也很可愛不超過台幣二千元 , 在這裡逛的很開心。
這次香港之旅前二天的超級無敵少的戰利品 , 小兔兔少爺幫我省了不少錢。
香港北角東寶小館
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香港島的「北角(North Point)」, 現在北角因為還有多批的日本和韓國人聚居 , 所以地道的日韓料理隨處可見 , 我們這次則是專程為了「東寶小館」這家香港大牌檔名店而來的。
其實這家店先前就看過香港美食家蔡瀾介紹過了 , 後來又經過部落客們的大力推薦後 , 格格只是看到「風沙雞」及「南乳豬手」的美食照片而已 , 這家就成了我們前往香港的必吃名單。
出了「北角(North Point)」地鐵站後 ,「東寶小館(Tung Po Kitchen)」就位在這個渣華市場裡。
上手扶梯前就可以看到「東寶小館(Tung Po Kitchen)」的廣告立牌。
手扶梯一上樓會先經過菜市場 , 然後再往一層樓走才是熟食中心。
「東寶小館(Tung Po Kitchen)」就在位在熟食中心裡 , 因為之前爬文知道這家大牌檔位在市場裡 , 很擔心環境會不會太髒亂 , 不過到了現場才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 現場環境乾淨又明亮 , 先前爬文網友告知要先訂位 , 結果我們二週前就打來訂位 , 接電話的人還有點嚇到的感覺 , 哈~是有這麼怕吃不到。
這是非假日的晚上六點左右 , 其實用餐的人並不多 , 不過到了七點左右人潮就開始擁入這裡 , 所以怕吃不到還是先訂位比較保險。
這時的小兔兔少爺又累掛睡大覺去了。
趁小孩還沒起來亂之前,我們先把菜點好 ,「東寶小館」很貼心配合我們一家三口這種小家庭 , 「風沙雞」和「南乳豬手」都可以點小份的 , 然後再點個「青菜」和「大肚婆炒飯」 , 這四大盤我們吃的有夠飽。
手寫菜單與價格 , 這一餐我們一家三口消費了HK$351。
三個人的位置有點小 , 上完菜桌子就全滿了。
每桌必點的這兩道菜「南乳豬手」與「風沙雞」, 超級無敵好吃 , 好吃到我們夫妻自己差點啃光忘了叫醒小孩。
炒菜心也超好吃 , 我第一次覺得菜心超好吃。
至於這盤「大肚盤炒飯」 , 份量十足 , 不過我個人真的不愛吃粒粒分別的飯 , 所以覺得普通沒很好吃。
剛睡醒的小兔兔少爺起床氣很重 , 臉超臭的 , 不想因為小孩很”歡”影響我們的用餐心情 , 出動了Ipad保姆來幫忙一下。
小孩情緒變化真的超快的 , 一下臭臉一下又笑臉。
七點多的「東寶小館(Tung Po Kitchen)」人聲鼎沸和冷清清的六點也差太多了 , 到香港如果想體驗大牌檔文化 , 格格超級推薦這家。
從「北角(North Point)」回「佐敦(Jordan)」休息去。
香港之旅的第二天應該算是小兔兔少爺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天 , 一會笑一會哭 , 一會臭臉一會笑臉 , 這就是帶小孩出門的心情 , 不過回家後看到照片又滿是甜蜜這就是父母 , 你問我下次還會想帶小孩出國旅行嗎?我想還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