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我們終於來了 , 來一趟台南立刻收穫滿溢的台灣歷史知識 , 一趟「赤崁樓」探訪 , 10歲半小學生終於知道誰是鄭成功 , 果然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 沒事多帶小孩到各地旅行 , 絕對沒有錯。
這次以「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為起點 , 開始我們三天二夜的台南古都探訪 , 頂著艷陽 , 前往自駕僅需要10分鐘車程的「赤崁樓」, 只可惜這裡平日造訪 , 並沒有提供專業導覽服務 , 特別提醒 , 「赤崁樓」只有每週六丶日與國定假日才有導覽服務 , 每場為40分鐘 ,身為導覽控喜歡逼小孩讀歷史的一枚媽媽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的YT頻道 , 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更多古蹟文化與歷史。(官網→漫遊府城赤崁樓篇 )
其實台灣有一句諺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 這句話就是在描述十九世紀清領時間 , 隨著歷史發展丶社會經濟進步 , 台灣產生三個最大城市 , 分別是今日的台南安平丶彰化鹿港與台北萬華 , 這些台灣早期的重要城市 , 能夠興起都是依靠便利的交通 , 也就是擁有河口港的優勢 , 以台南來說 , 建城歷史可以追溯到1620年代 , 是台灣最早開發建立的城鎮 , 也是台灣一名的發源地 , 從荷蘭殖民時代開始 , 一直至清朝末年 , 一直都是台灣的政治中心 , 等到台灣省獨立設省 , 劉銘傳將台灣省巡撫衙門設在台北 , 台南才失去台灣政治中心的地位。
2022年夏天 , 帶著10歲半小學生走進承載三百多年歷史記憶的台灣首府 , 2023年寒假繼續探訪彰化鹿港小鎮 , 「一府二鹿三艋舺」默默拼湊完成。
關於赤崁樓
「赤崁樓」又稱赤崁城丶赤嵌樓 , 位在台南中西區 , 前身為荷治時期1625年闢建的「普羅民遮」市街 , 1653年於此市街赤崁行省興建歐式城塞 , 稱為「普羅民遮城 (荷蘭語 : Fort Provintia , 意謂省城)」, 在地人則稱為「番仔樓」。(官網→赤崁樓 )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上 , 陸續興建的儒丶道廟宇 , 包括海神廟與文昌閣 , 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 , 終成今日樣貌。
「赤崁樓」可說是台南中西區最主要的古蹟建築 , 與安平的「安平古堡(熱蘭遮城)」遙遙相對 , 互為犄角 , 「安平古堡(熱蘭遮城)」作為荷蘭總督統治中樞 , 並以此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 , 「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則是作為行政與商業中心。
「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位在台南市區 , 飯店距離台南火車站步行竟然僅需要2分鐘 , 距離赤崁樓丶台南孔廟丶台南美術館等 , 距離許多景點均僅需要10分鐘車程。
赤崁樓門票與參觀
在圖書館意外發現日本圖文作家佐佐木千繪 , 以超可愛插畫介紹的在《台灣京都的吃喝玩樂》, 默默發現日本人真的很愛台南。
2022年暑假7/23至12/31限定發售的台南古蹟漫遊券 , 結合赤崁樓丶安平古堡丶安平樹屋與億載金城四個古蹟 , 聯合票價台幣150元。
憑券至水交社文化園區6折丶奇美博物館75折丶四草綠色隧道75折丶台南市美術館8折丶十鼓仁糖文創園區85折。
未購買漫遊券 ,「赤崁樓」單獨參觀收費為台幣50元/成人 , 半票台幣25元/人(適用學生丶軍警消人員與65歲以上長者) , 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日 , 早上9點至晚上10點。
「赤崁樓」位在台南中西區 , 前身為荷治時期1653年於此市街赤崁行省興建歐式城塞 ,稱為「普羅民遮城 (荷蘭語 : Fort Provintia , 意謂省城)」 。今日的「赤崁樓」早已完全看不出當年荷蘭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模樣 , 實在可惜 , 不過在目前「赤崁樓」一樓可以看到當年的「普羅民遮城」洋城樣貌模型。
早年「普羅民遮城」的位置在台江內海靠近內陸的地方 , 古時候站在城樓上就可以直接看到台江內海 , 中間歷經不同時期的變遷 , 現今的「赤崁樓」是在古蹟上面 ,下面的基座是原來的「普羅民遮城」遺址 , 現在上面兩棟建築分別為位在南面的「海神廟」與北面的「文昌閣」, 是清朝時期才修建完成的 ,「文昌閣」前的石馬後方有一個門洞 , 就是當年普羅民遮城的大門。
10歲半小學生這趟旅行 , 自己用手機紀錄的暑假遊記 , 為了拍攝影片 , 兒子終於願意好好研究景點歷史與地圖。
「赤崁樓」的中英文版簡介 , 不知道10歲半小學生看得懂多少 , 光是清乾隆與嘉慶應該就已經看得滿頭問號 , 還是建議觀看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的YT頻道 , 或是參加週六與週日限定的專業導覽。
南面的「海神廟」與北面的「文昌閣」二者屋頂都是重簷歇山的表現 , 目前的「赤崁樓」分為三層 , 樓上以磚石砌成 , 有曲折的通道 , 樓上飛簷欄 ,「赤崁樓」樓下有九隻大石龜。
「赤崁樓」擁有廣闊的庭園 , 除了可供旅人休憩之外 , 最引人注目的就屬一字排開 , 超過兩公尺高的御龜碑 , 這九個石碑是清朝時期 , 最大民變林爽文事件留下來的遺物 , 馱著碑的並不是龜 , 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 , 名為贔屭(ㄅㄧˋ ㄒㄧˋ) , 傳說善駄重物 , 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 九塊石碑中有四塊為滿文 , 四塊為漢文 , 還有一塊是漢滿對照。
「赤崁樓」基座露出來的牆面 , 可以看出當時城牆是用蚵仔殼燒成白灰 , 加入煮漿的糯米 , 再加入製糖剩下的糖底 , 最後加入沙子 , 四種材料拌合成泥灰 , 仔細觀察牆縫細節 , 經歷三百多年仍可見這些泥灰細節 , 荷蘭人來到台灣後才開始使用這樣的泥灰蓋房屋 , 因此也被稱為紅毛土。
歷經三百多年的「赤崁樓」, 在歷史變遷中 , 曾是荷蘭時代的西式城堡 , 曾是清領時代的中式樓閣 , 曾是日本時代陸軍醫院 , 今日則是變身為歷史文物館 , 在民國七十二年 , 列為第一級古蹟。
「赤崁樓」介紹。
當年的「普羅民遮城」洋城樣貌模型。
「赤崁樓」瓦當與遺趾介紹。
明鄭時期的台灣約是指1661年至1683年間 , 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族政權 , 來一趟台南立刻收穫滿溢的台灣歷史知識 , 10歲半小學生終於知道誰是鄭成功。
雖然鄭成功來台灣短短不到半年即生病去世 , 鄭氏政權亦不過短短二十幾年 , 但是鄭成功並不因政府上的失敗而被納入流寇之輩 , 相反的 , 在台灣的民間傳說裡 , 他的一舉一動 , 為人處世都被描繪成為聖蹟 , 供奉鄭成功的廟宇也遍佈全台灣 , 台南市的「延平郡王祠」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 台灣人也將鄭成功當成共同開拓台灣的始祖。
沒有專業導覽的「赤崁樓」似乎僅能走馬看花 , 實在可惜。
赤崁樓販售部
離開「赤崁樓」前不能錯過的環節 , 就是逛販售部 , 相較於「台南孔廟」, 我們一致覺得「赤崁樓」的販售部環境較為舒適整潔。
10歲半小學生對於歷史古蹟當然是較為無感 , 為了感謝他陪伴爸媽 , 通常都會來個寵小孩項目 , 2022年暑假他竟然莫名的愛上這種3D自己轉 , 壓出來薄薄一片的壓幣機紀念幣 , 一路從花蓮轉到南投再轉到台南。
成功系列創意商品真的超可愛,成功爆米花丶成功洋芋片 , 最後我們購買的是荔枝口味的成功啤酒 , 這些商品目前都是在台南古蹟才買的到 (安平古堡丶赤崁樓丶延平邵王祠丶安平樹屋丶億載金城丶愛國婦人會館與1661台灣船園區)。
下一站前往「台南孔廟」。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台南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台南中西區】日本建築大師坂茂先生親自操刀的【台南美術館二館】, 必訪五樓「南美春室 The POOL」絕美夢幻玻璃屋
2.【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大小朋友都覺得有趣的消防服裝承重體驗 , 就在【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3.【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全台唯一貓道體驗 , 森山松之助先生設計的日治時期「三大經典建築」【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4.【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台南最有魅力的地標與日治時期最「潮」的地方【台南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店)】
5.【慢旅行。台南中西區】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在台南市區的徒步美食之旅
6.【慢旅行。台南安平】「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四站精彩絕倫的台灣歷史課 , 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原稱【熱蘭遮城】的 【安平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