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台南推薦景點】「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四站精彩絕倫的台灣歷史課 , 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原稱【熱蘭遮城】的 【安平古堡】

台南安平我們終於來了 , 第二站繼續前往原稱「熱蘭遮城」的「安平古堡」, 感謝口齒伶俐的導覽大姐 , 花費近40分鐘 , 讓我們繼續聽著精彩絕倫的歷史課 , 還有重新認識這座台灣最古老的城堡

很幸運的趕上「安平古堡」下午3點半的最後一場專業導覽 , 第一站來到「熱蘭遮城博物館」, 這也是我與「熱蘭遮城」這個充滿異國風情名字的相遇 , 有人和我一樣喜歡這個名字勝過「安平古堡」嗎 ?

仔細研究 ,「安平古堡」原稱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 , 是荷蘭文海的意思) , 是一座位於台南安平的城郭遺址 , 目前共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國定一級古蹟 , 分別是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 兩處遺跡實際上源自同一座建築 , 建於1624年的古堡 , 目前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約近400年之久

旅遊台南這座歷史古城 , 專業導覽絕對是標配 , 如果僅是走馬看花 , 拍照打卡實在可惜 , 想要享受台南府城專業的導覽服務 , 記得只有選擇週六丶日與國定假日

2022年夏天 , 帶著10歲半小學生走進承載三百多年歷史記憶的台灣首府 , 2023年寒假繼續探訪彰化鹿港小鎮 ,「一府二鹿三艋舺」默默拼湊完成

關於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原稱為「熱蘭遮城」, 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城堡 , 是荷蘭人來台貿易所建造的第一個城堡 , 1624年建造時 , 一開始因為缺少磚塊與石頭 , 所以用沙子與木頭所建造出來的石砦城 , 當時命名為「奧倫治城」, 後續的「安平古堡」是1633年至1634年間建造完成 , 占地約2.5公頃(官網→台南安平古堡 )

台南安平位於台灣台南市西南部 , 在荷蘭時期之前已被稱為「大員(荷蘭 : Tayouan)」又稱為「臺員」是一個古地名 , 指的是台南安平區的「臺江內海」, 因此此區可說是台灣近代歷史的起源地 , 也是台灣最古老的市鎮 , 明代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取代荷蘭人管轄台灣 , 此批來台漢人改名大員為安平」, 改內城為內府 , 台人因此稱其為王城 , 清領時代 , 因台江陸浮失卻 , 形成一塊非陸非海的新生地 , 台江從此逐漸失去原貌 , 加上清兵破壞改建億載金城 , 故日漸荒廢

由位在台南市東區的「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 自駕前往台南安平車程約20分鐘還算輕鬆。

安平樹屋-3.png

以可以免費停車的「樹屋停車場」為起點 , 開啟我們豐富充實的安平之旅 , 然後沿著古堡街步行僅約4分鐘就可以抵達我們的第一站「安平樹屋」, 緊接著再步行3分鐘至「安平古堡」

安平樹屋-2.png

安平古堡定時導覽

2022年暑假7/23至12/31限定發售的台南古蹟漫遊券 , 結合赤崁樓丶安平古堡丶安平樹屋與億載金城四個古蹟 , 聯合票價台幣150元

憑券至水交社文化園區6折丶奇美博物館75折丶四草綠色隧道75折丶台南市美術館8折丶十鼓仁糖文創園區85折。

未購買漫遊券 ,「安平古堡」單獨參觀收費為台幣50元/成人 , 半票台幣25元/人(適用學生丶軍警消人員與65歲以上長者) , 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日 , 早上8點半至下午5點半

赤嵌樓-20.JPG

「安平古堡」詳細地圖 , 建議至少預留半天時間遊覽

「安平古堡」週六丶日與國定假日才提供的定時導覽 , 每天5場(上午10點與11點 , 下午1點半丶2點半與3點半) , 每場導覽時間約為40分鐘

安平古堡-33.JPG

安平古堡-2.JPG

「安平古堡」定時導覽的第一站由「熱蘭遮城博物館」開始 , 接著是「熱蘭遮城外城南門城壁遺跡」丶「熱蘭遮城內城半圓堡城壁遺跡」, 最後一站才是「安平古堡瞭望台」

「安平古堡」目前擁有兩個室內空間 , 分別是「熱蘭遮城博物館」與「史蹟館」

定時導覽的第一站 , 我們來到位在園區入口正前方的「熱蘭遮城博物館」, 博物館的前身是建於1882年的安平稅務司公館 , 日治時期曾改為稅關俱樂部 , 以及台南史料館 , 二次大戰後 , 該建築曾作為安平區公所使用 , 2003年改為現今的博物館 , 並於2009年開幕 , 樓高兩層的博物館 , 坐北朝南 , 平面略呈正方形 , 為完整呈現17世紀「熱蘭遮城」的商業活動與生活 , 目前館內共有四個展示廳 , 分別是「情境重現」丶「固若金湯」丶「官署故事」與「片鱗半爪」

入口即模擬航海者在海上發現「熱蘭遮城」的情境 , 在這裡可以望遠模式觀察「熱蘭遮城」模型 , 也是館內相當熱門的觀賞焦點 , 緊接著是安平地形地劫與海陸位置丶歷史戰略地位丶古堡結構與珍貴出土生活器物的介紹

安平古堡-20.JPG

荷蘭時期留下的城牆遺跡其構造上的三項要素 , 分別是紅磚丶三合土與鐵剪刀

「熱蘭遮城」採用紅磚砌成 , 為磚造建築技術出現在台灣的開端 , 荷蘭人為加強市鎮之管理 , 避免火災發生 , 曾命令居民將原有的茅屋與竹屋 , 全部改建成磚屋 , 對台灣整體建築產展極大的影響

安平古堡-21.JPG

台南安平位於台灣台南市西南部 , 在荷蘭時期之前已被稱為「大員(荷蘭:Tayouan)」又稱為「臺員」是一個古地名 , 指的是台南安平區的「臺江內海」, 因此此區可說是台灣近代歷史的起源地 , 明代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取代荷蘭人管轄台灣 , 此批來台漢人改名大員為安平」, 改內城為內府 , 台人因此稱其為王城 , 清領時代 , 因台江陸浮失卻 , 形成一塊非陸非海的新生地 , 台江從此逐漸失去原貌 , 加上清兵破壞改建億載金城 , 故日漸荒廢

安平古堡-22.JPG

「安平古堡」原稱為「熱蘭遮城」, 1624年建造時 , 一開始因為缺少磚塊與石頭 , 所以用沙子與木頭所建造出來的石砦城 , 當時命名為「奧倫治城」, 後續的「安平古堡」是1633年至1634年間建造完成 , 占地約2.5公頃

建築群包括內城與外城 , 內城為方形三層建築 , 最底層作為彈藥與糧食物資使用 , 第二層則為一堵城牆環繞周圍 , 每一面城牆中央設有半圓形突出的半用堡 , 作為加強城堡防禦 , 三樓以上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行政中心 , 內城兩角中間設有北丶東丶西三個門 , 作為人員進出城堡使用 , 外城則設有兩個稜堡及一個半月堡 , 並裝備數個大砲

安平古堡-23.JPG

福爾摩沙長官指的是荷蘭時期 , 由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委任的駐台行政長官 , 共十二任

安平古堡-24.JPG

「安平古堡」這座城堡歷經荷蘭時間丶明鄭時期丶清領時期丶日治時期 , 近400年歲月 , 可以說是印證台灣台南歷史

安平古堡-25.JPG

「安平壼」

我們與「安平壼」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商德記洋行」, 第二次則是在「熱蘭遮城博物館」, 其實「安平壼」又被稱為「宋硐」或是「國姓瓶」, 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 , 製作地為福建省閩北邵武窯 , 常建於台灣丶福建與江西 , 近代大量出土的地點在台灣台南安平 , 因而為命名為「安平壼」

「安平壼」高度約為11公分或18公分 , 外觀平凡素雅的小瓷罐 , 特色是沒有蓋子 , 也沒有握把 , 相傳是鄭成功渡海攜來 , 是攻打荷蘭人時所用的火藥罐 , 也有人推測是裝置茶葉作為運輸用途 , 不過最多的猜測是某一種物質的容器 ,「安平壼」究竟有什麼用途 ? 至今未有定論

安平古堡-26.JPG

安平古堡-27.JPG

安平古堡-28.JPG

安平古堡-29.JPG

「安平古堡」定時導覽的第二站「熱蘭遮城外城南門城壁遺跡」

荷蘭時期留下的城牆遺跡顯見於其構造上的三項要素 , 分別是紅磚丶三合土與鐵剪刀

「熱蘭遮城」基座露出來的牆面 , 可以看出荷蘭時期城牆的建材是用蚵仔殼燒成白灰 , 加入煮漿的糯米 , 再加入製糖剩下的糖底 , 最後加入沙子 , 四種材料拌合成泥灰 , 也就是俗稱的三合土混合砌磚而成 , 荷蘭磚在製作時則是需經過十天窯中燒製 , 質地堅實緻密 , 呈現鮮豔的紅色且十分堅固 , 仔細觀察牆縫細節 , 經歷三百多年仍可見這些泥灰細節 , 荷蘭人來到台灣後才開始使用這樣的泥灰蓋房屋 , 因此也被稱為紅毛土 , 同樣的技法也被引用在「普羅民遮城(現在的赤崁樓)」

此外其構造上的三項要素中的鐵剪刀 , 因應台江內海地域因素 , 荷蘭人在興建城堡時使用名為「壁鎖」的金屬構件 , 安置在山牆上 , 該構建能夠將外牆壁體及屋內木樑達到緊密結合 , 以防止結構傾斜坍塌 , 確保建築體的穩固性

安平古堡-30.JPG

認真負責的導覽大姐 , 看到她隨身攜帶的筆記 , 內心既感動又敬佩

安平古堡-31.JPG

安平古堡-3.JPG

日治時期才建造的紅磚平台丶瞭望台丶史蹟館與鄭成功像 , 不過這裡都不是我們當天導覽的範圍 , 建議自行前往參觀

立於古堡殘跡平台上的洋樓建築 , 是1930年所興建的「史蹟館」, 該建築物原址是1896年建造的原安平稅關官舎 ,「史蹟館」一旁則是設有一個以紅磚構成的「瞭望台」, 它的前身其實是瓦石構成的安平燈塔 , 後因為海岸線變遷 , 燈塔功能漸失 , 1965年已將燈塔移至安平觀夕平台旁的鐵塔使用

1975至1977年 , 台南市推動古蹟整修計畫 , 將磚造瞭望塔上加上紅色尖型屋頂 , 並將牆面漆成白色後 , 即今日所見的「瞭望台」樣貌 , 目前也成為安平的地標

安平古堡-32.JPG

安平古堡-4.JPG

「熱蘭遮城外城南門城壁遺跡」絕對是此次導覽的焦點

目前「熱蘭遮城」大部分城牆恉已拆除 , 所保存的遺跡群有外城南側城壁殘蹟丶內城北側半圓形稜堡殘蹟丶外城北段城壁殘蹟與外城西南稜堡壁 , 其中就屬外城南側城壁殘蹟位於古堡園區內部 , 也是保在最為完好的遺構 , 我們此次導覽的地方就是這裡

「熱蘭遮城外城南門城壁遺跡」城牆總長約65.8公尺 , 遺跡上仍保存三處「壁鎖」構件 , 以及鄭成功在占領台灣後才開挖的「䦖門」, 內城北側則是保存一處半圓形稜堡殘蹟

安平古堡-35.JPG

安平古堡-34.JPG

安平古堡-5.JPG

安平古堡-7.JPG

鄭成功在占領台灣後才開挖的「䦖門

安平古堡-6.JPG

安平古堡-36.JPG

安平古堡-8.JPG

安平古堡-9.JPG

2003年至2005年間 , 台南市政府進行「第一級古蹟台灣殘蹟城址初步研究計畫」, 並在安平古堡園區進行七個深坑挖掘 , 並發現大量的考古遺跡 , 包括內城西北角的二號深坑(磚牆堆疊結構丶日治時期排水溝遺跡) , 外城南牆處的三號深坑(城牆地下基礎結構丶擴座基腳結構) , 以及內城西北角的5號深坑(L型鈍角磚牆結構) , 並挖掘到荷蘭時兼陶瓷等古物

安平古堡-37.JPG

內城北側則是保存一處半圓形稜堡殘蹟

安平古堡-38.JPG

「安平古堡」定時導覽的最後一站才是「安平古堡瞭望台」

導覽大姐拿出照片告訴我們「瞭望台」早期的樣貌 , 40分鐘的專業導覽也在此劃下完美的句點

安平古堡-10.JPG

安平古堡-12.JPG

安平古堡-39.JPG

老實說 , 旅遊台南安平真的很考驗腳力 , 母子倆止步於砲台區 , 剩下的「安平古堡瞭望台」照片 , 都是勤勞的爸爸拍出來的

「安平古堡瞭望台」的特色則是每走五階就要一轉的階梯 , 登頂總共需要十二轉 , 瞭望台的空間則是呈現正方 , 為的是讓旅人們方便觀賞台南安平的景點 , 四面玻璃上還貼心的寫出每個景點

安平古堡-13.JPG

安平古堡-14.JPG

安平古堡-15.JPG

安平古堡-40.JPG

安平古堡-41.JPG

安平古堡-42.JPG

同記安平豆花

精彩絕倫的歷史課終於下課了 , 最後就以沒有走進小巷 , 所以沒有很驚奇的安平老街與同記安平豆花 , 為這次的台南安平之旅劃下短暫的句點 , 下次我一定要來長住(官網→同記安平豆花 )

安平古堡-43.JPG

安平古堡-18.JPG

安平古堡-16.JPG

安平古堡-17.JPG

深怕10歲半小學生以為來台南就是要上歷史課 , 台南探險第三天一定要來個寵小孩的行程 , 也是我們期盼已久的「左鎮化石博物館」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台南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台南中西區】日本建築大師坂茂先生親自操刀的【台南美術館二館】, 必訪五樓「南美春室 The POOL」絕美夢幻玻璃屋

2.【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大小朋友都覺得有趣的消防服裝承重體驗 , 就在【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3.【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全台唯一貓道體驗 , 森山松之助先生設計的日治時期「三大經典建築」【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4.【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台南最有魅力的地標與日治時期最「潮」的地方【台南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店)】

5.【慢旅行。台南中西區】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在台南市區的徒步美食之旅

6.【慢旅行。台南東區】以【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為起點 , 開始我們三天二夜的台南古都探險

7.【慢旅行。台南安平】「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三站精彩絕倫的台灣歷史課 , 就從【英商德記洋】與【安平樹屋】開始

雙子座格格
雙子座格格

我是雙子座格格 , 一位反骨的ISFP探險家 , 內心常被兩個不同的靈魂拉扯 , 可以很孤僻也可以很活潑。喜歡以「偽當地人身份」, 探索與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喜歡深度解鎖單一國家 , 最遠流浪到「挪威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2025食尚玩家駐站部落客)

文章: 634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