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台南景點推薦】「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五站擺脫連續上演兩天的古都歷史課 , 我們前往台灣首座的化石教育園區【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我們終於來了 , 旅遊第三天 , 擺脫連續上演兩天的古都歷史課 , 如果在不把寵小孩行程端出來 , 小學生以後聽到台南 , 應該就會嚇得瑟瑟發抖 , 因為又要上恐怖的歷史課

其實小孩不愛聽這些歷史故事 , 絕對是天性 , 所以只要他願意配合把導覽聽完 , 媽媽我就已經心滿意足 , 不強迫是一貫態度 , 至少瞭解一個旅遊城市文化 , 則是媽媽基本要求 , 所以當小學生可以說出誰是鄭成功 , 可以說出天律條約 , 任務完成 , 接下來換成幼稚媽媽我 , 需要配合小學生完成的化石園區深度遊覽 , 但是我其實真的…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化石 (苦笑~)。

超乎預期「台南左鎮化石園區」竟然座擁五間展館可供參觀 , 分別是自然史教育館丶故事館丶生命演化館丶化石館與探索館 , 佔地面積約3千坪 , 收藏有四千六百多件化石 , 要不是暑假期間戶外高溫難耐 , 戶外區還可以體驗一回極為獨特的小小考古生物學家 , 感覺就是一座可以消耗一整天的園區 , 這座園區也讓我想起木柵動物園的園區建議「園區很大 , 一次逛完很辛苦 , 化石很多 , 一次看盡很疲累 , 建議您多來幾趟 , 每次參觀一部份」, 我只能說我們家那對父子檔 , 看到恐龍與化石 , 就是精力充沛 , 完全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2019年5月與光榮實小共構 , 前身是「菜寮化石館」的「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以嶄新面貌問世 , 結合科學考古丶教育推廣與觀光休憩功能 , 呈現化石原鄉獨特自然與人文脈絡 , 形塑左鎮成為重要的化石研究基地 , 也成為台灣首座且唯一的化石教育園區。老實說 , 這個園區動線規劃的極為豐富有趣 , 但是幼稚媽媽我真的想許願一間 , 可以中場休息的咖啡廳 , 半天逛下來 , 腿快要斷的感覺又來了。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左鎮化石園區」位在台南左鎮區 , 1970年代業餘化石愛好者 , 在左鎮菜寮溪畔撿拾左鎮人化石 , 經過國外實驗室分析研判距今約有三千年歷史 , 後來又發現犀牛牙齒 , 經過台日學者與台灣省立博物館團隊合作 , 挖掘出完整度甚高的犀牛化石 , 生存在約距今90萬年前至45萬年前 , 命名為「早坂中國犀」

「早坂中國犀」也是館內的鎮館之寶 , 也是全台灣最完整的犀牛骨架 , 早坂犀牛的發現 , 可追溯在1930年代當時台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指出 , 台南新化左鎮的菜寮溪一帶所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的化石 , 可能有數十萬年前的古老犀牛化石 , 為紀念在台灣最早發現犀牛的早坂一郎教授 , 故命名為「早坂中國犀」

1981年台南縣政府正式成立「菜寮化石館」, 將珍貴化石與許多歷史文物收藏於館內 , 2017年重新改為成化石園區 , 並於2019年開幕 , 也就是現今的「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官網→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

由位在台南市東區的「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 自駕前往台南左鎮 , 車程約37分鐘還算輕鬆。

化石館-2.png

我們悠閒的左半天鎮之旅 , 第一站「台南左鎮化石園區」為起點 , 緊接著前往自駕約需20分鐘的「街役場古蹟餐坊」與開車快閃小學生社會課本裡的「新化老街」

化石館-3.png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參觀路線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佔地面積約3千坪 , 收藏有四千六百多件化石 , 累計收藏猛獁象丶劍齒象丶古鹿丶貝類等海相與陸相生物化石 , 大量陸相脊椎動物化石出土是一大特色 , 加上左鎮人頭骨碎片 , 以及全台灣最完整的犀牛骨架「早坂中國犀」, 現今的「台南左鎮化石園區」也從早期的單一館 , 擴展至五大展館

參觀前我要小小抱怨一下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的服務台 , 因為我們此趟旅行帶著一隻巴西龜 , 沒想到偌大的園區 , 並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讓我們寄放巴西龜 , 因為園區禁帶寵物 , 所以入口處服務人員 , 指示我們放在沒有人管理的入口處雜物區 , 就是把巴西龜丶飲料與雜物放在一起的概念 , 真的讓人氣到想駡髒話 , 特別提醒這個園區不能帶寵物

最後 , 因為此回停車在民居內 , 我們很厚臉皮的請熱心的台南居民 , 幫我們看顧巴西龜 , 真的感謝你們的幫忙。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營業時間為週四至週二 , 早上9點至下午5點 , 每逢週三休館 , 成人門票台幣100元/人 , 6歲至未滿12歲兒童台幣70元/人

化石-3.JPG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建議參觀路線由自然史教育館 故事館生命演化館 化石館探索館雨豆樹廣場

化石館-1.png

身為一枚導覽控媽媽 , 進入園區一定要先研究導覽這件事 , 其實「台南左鎮化石園區」提供的導覽 , 分為個人語音導覽機50台 , 團體語音導覽機母機6台/子機150台的服務 , 只可惜防疫普間暫停服務

第一站「自然史教育館」

模擬左鎮的地層岩壁 , 在左鎮化石園區「自然史教育館」, 不僅可以認識左鎮地區的地質特性 , 還能知道化石如何形成 , 在這裡還能體驗多元互動式媒體 , 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探索丶埋藏與挖掘三個階段 , 長達13公尺巨型螢幕的鯨劇場展區 , 播放抹香鯨大寶的故事 , 劇場內展示的(鯤鯓的擱淺與死亡)相互呼應 , 傳遞海洋保育的重要訊息

化石-4.JPG

化石-5.JPG

化石-6.JPG

化石-7.JPG

化石-8.JPG

化石-9.JPG

化石-10.JPG

化石-11.JPG

第二站「故事館」

來到「故事館」一定要認識的人物就是化石爺爺陳春木 , 1931年在菜寮溪長大的陳春木爺爺 , 出於好奇而拾起黑色石頭 , 後來經由台北帝國大學地質教授鑑定 , 確定為古象化石 , 陳春木爺爺長年收集溪旁的化石 , 除了作為收藏之外 , 也提供給學術單位研究 , 因而得到化石爺爺的美名

默默發現旅行團的導覽都是由「故事館」開始 , 如果獨自參觀也不用擔心小朋友聽不懂 , 因為館內提供淺顯易懂的短片 , 讓小朋友輕鬆有趣的認識陳春木爺爺

化石-12.JPG

化石-13.JPG

化石-14.JPG

第三站「生命演化館」

「生命演化館」在這裡可以看見許多已滅絕物種的真實化石標本 , 也可以透過透明視窗觀看化石修復人員 , 如何處理待修復化石 , 真的極為有趣 , 這一區由最初的生物開始啟程 , 一起探索魚類上岸丶恐龍稱霸與生物滅絕 , 一連串精采絕倫的古生物演化歷程

從三館開始真的是越來越有趣 , 從最早出現的軟體動物開始 , 再來是有化石以來 , 第一個有眼睛的生命就是三葉蟲 , 我只能說我們家那對父子檔 , 看到恐龍與化石 , 就是精力充沛 , 完全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 第三館真的是超級深度遊覽 , 也是五個館裡面我最喜愛的館之一。

化石-15.JPG

化石-16.JPG

化石-17.JPG

化石-18.JPG

化石-19.JPG

化石-20.JPG

化石-1.JPG

化石-2.JPG

化石-21.JPG

化石-22.JPG

化石-23.JPG

化石-24.JPG

第四站「化石館」

「化石館」真的是園區內最令人期待的展館 , 在這裡可以看見台灣本地豐富的化石 , 包含在澎湖水道和菜寮溪流域所發現的海相化石 , 包括貝類丶珊瑚丶海膽丶螃蟹丶鯊魚與鯨豚等 , 相較於海相 , 我個人較為喜愛陸相化石 , 包括大象丶豪豬丶猴丶鹿丶野豬丶黑熊丶老虎丶水牛等…. , 搭配左鎮動物群的遷徙動畫 , 可以更瞭解曾經在台南左鎮生活的生物種類

「化石館」的鎮館之寶「早坂中國犀」, 也是全台灣最完整的犀牛骨架 , 早坂犀牛的發現 , 可追溯在1930年代 , 當時台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指出 , 台南新化左鎮的菜寮溪一帶 , 所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的化石 , 可能有數十萬年前的古老犀牛化石 , 為紀念在台灣最早發現犀牛的早坂一郎教授 , 故命名為「早坂中國犀」

化石-25.JPG

化石-26.JPG

化石-27.JPG

化石-28.JPG

化石-29.JPG

化石-30.JPG

化石-31.JPG

化石-32.JPG

「故事館」淺顯易懂的陳春木爺爺短片後 ,「化石館」也是採取類似的短片方式呈現「早坂犀牛」的發現歷史

其實「早坂犀牛(Nesorhinus hayasakai)」又名早坂中國犀丶台灣犀牛 , 原本被歸類為已滅絕的獨角犀屬物種中國犀的亞種 , 但是在2021年被歸類為新命名的島犀屬中 , 化石在台南左鎮區菜寮溪出土

化石-33.JPG

化石-35.JPG

化石-36.JPG

化石-37.JPG

化石-34.JPG

化石-38.JPG

化石-39.JPG

化石-40.JPG

化石-41.JPG

化石-42.JPG

化石-43.JPG

化石-44.JPG

極為意外 ,「左鎮化石園區」內不但沒有可讓媽媽短暫喘息休憩的咖啡廳 , 竟然連可以滿足味蕾的餐廳也沒有 , 飢腸轆轆的三人 , 只能止步於此 , 眼前這片充滿綠意的園區視角 , 也是我認為最美的 , 再見~台灣首座且唯一的化石教育園區

化石-45.JPG

台南街役場古蹟餐坊

台南最後一餐 , 在「新化老街禾榆逸棧」與「街役場古蹟餐坊」猶豫不決 , 最後還是歷史古蹟建築勝出 , 只不過為什麼下午茶餐點就只能選擇火鍋 , 夏天的台南吃火鍋 , 苦笑~

由「台南左鎮化石園區」自駕「街役場古蹟餐坊」, 約需花費20分鐘 , 抵達位在新化區中正路500號的古蹟 , 第一次在歷史古蹟裡用餐 , 吃的絕對是歷史情懷 , 至於火鍋餐點就那樣 , 沒什麼大驚喜 , 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日早上11點至晚上9點半 , 每週一休息

街役場是什麼 ? 其實就是日治時期的街丶庄「役場」, 其功能等同於現今的鄉丶鎮丶市丶區公所 , 目前1934年興建的「新化街役場」, 在2002年11月18日已被列為歷史古蹟 , 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 , 則是被選為第四名 , 第二名是出現在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課本的「新化老街」

 1999年因計畫在街役場土地上興建地下停車場 , 使得「新化街役場」面臨拆除問題 , 最後在各界努力下 , 在2000年5月進行名為「乾坤大挪移」的搬遷 , 當天是以人力象徵性拉動 , 之後再改以重機具拖行 , 地下室完工後 , 於2002年3月遷回原址 , 現今的「新化街役場」也已改為「街役場古蹟餐坊」(官網→台南街役場古蹟餐坊 )

化石-59.JPG

化石-51.JPG

化石-52.JPG

「街役場古蹟餐坊」的下午茶餐點就只能選擇火鍋 , 夏天的台南吃火鍋 , 苦笑 ~

火鍋價位台幣350元起跳 , 火鍋內容還算有特色 , 我們家兔爸爸選擇的剝皮辣椒黑羽土雞鍋 , 很適合喜歡吃辣的朋友 , 飯後甜點黑糖蕨餅 , 其實就是日本傳統和菓子的一種 , 外表與台灣的涼糕極為相似。 

化石-53.JPG

化石-54.JPG

在2000年5月進行名為「乾坤大挪移」的搬遷時 , 所使用的繩子

化石-49.JPG

化石-50.JPG

化石-55.JPG

化石-56.JPG

化石-57.JPG

在「街役場古蹟餐坊」這一餐 , 總共花費台幣1,452元

化石-58.JPG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台南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台南中西區】日本建築大師坂茂先生親自操刀的【台南美術館二館】, 必訪五樓「南美春室 The POOL」絕美夢幻玻璃屋

2.【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大小朋友都覺得有趣的消防服裝承重體驗 , 就在【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3.【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全台唯一貓道體驗 , 森山松之助先生設計的日治時期「三大經典建築」【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4.【慢旅行。台南中西區】台南最有魅力的地標與日治時期最「潮」的地方【台南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店)】

5.【慢旅行。台南中西區】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在台南市區的徒步美食之旅

6.【慢旅行。台南安平】「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四站精彩絕倫的台灣歷史課 , 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原稱【熱蘭遮城】的 【安平古堡】

7.【慢旅行。台南安平】「一府二鹿三艋舺」系列。第三站精彩絕倫的台灣歷史課 , 就從【英商德記洋】與【安平樹屋】開始

雙子座格格
雙子座格格

我是雙子座格格 , 一位反骨的ISFP探險家 , 內心常被兩個不同的靈魂拉扯 , 可以很孤僻也可以很活潑。喜歡以「偽當地人身份」, 探索與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喜歡深度解鎖單一國家 , 最遠流浪到「挪威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2025食尚玩家駐站部落客)

文章: 634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