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早餐餐廳 , 絕對是旅人們分享旅遊經驗的好場所 , 這趟旅行很多臨時加演的行程 , 都是來自旅人們推薦而演生出來的 , 說走就走的台東卑南鄉「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行程 , 也是這樣來的。
其實當初在Google Map上 , 也曾發現此景點 , 隨意點開後 , 竟然只停留約5秒 , 就是因為名字與照片並不吸引人 , 感謝旅人們的推薦 , 實際造訪後 , 我們發現這裡真的好好玩 , 因為小童竟然可以在此處暢玩一整天 , 完全就是賴著不想走的概念 , 所以旅遊的第十天 , 徹底貫徹慢旅行精神 , 我們把全部時間都獻給這座護漁區。
仔細研究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的全名應該稱為「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 位於台東都蘭灣南端富山村境內 , 北起台11線的潮來橋 , 南至台11線約151.9公里處的沿岸平均高潮線 , 向外海延伸約500公尺處海域 , 南北兩端的地貌截然不同 , 基本上南北兩端分隔並不明顯 , 大體上以安天宮為界 , 北端主要為礁岩地形混合小部分砂灘 , 屬於不利行走遊玩的地形 , 至於南端則多為砂灘 , 不但方便小型海洋生物觀察 , 也緊鄰一旁的杉原海水浴場 , 我們此回購票進入的遊玩的區域 , 就是屬於南端區域。
2005年此處公告為禁漁區後 , 目前已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 , 旅人們不僅可以自費參加區內舉辦的導覽解說 , 也可以走上區內精心設計的潮間帶生態礁石步道 , 享受站在清澈的大海中餵食太平洋的魚群樂趣 , 如果夠勇敢 , 一定要算準漲潮時間 , 行走到礁石步道的終點 , 體驗一回置身太平洋的樂趣。
這一篇 , 就來分享小童賴著不走的「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
關於台東卑南鄉
「卑南鄉」地名來源有很多種說法 , 較可信是由下賓朗社(Pinaski)轉音而來 , 原住民語則稱為「Puyuma」, 其意為「獲得貢物最高位階的尊稱」, 是為了紀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偉大的大頭目鼻那來(Pinara) , 傳說中鼻那來聰明蓋世 , 有漢人血統 , 除了建立部落典章與納稅制度 , 又控制附近各大族 , 發展迅速統治台東縱谷 , 使卑南成為近代傳奇 , 現今的台鐵普悠瑪號列車也是從此名而來。
1974年台東鎮欲升格為縣轄市 , 將此鄉卑南丶南王丶富岡丶岩灣…等十餘村併入台東市 , 以湊合十萬人 , 因而形成卑南不在卑南鄉 , 卑南鄉公所竟然位於台東市境內的奇特現象 , 也造成卑南鄉失去了精華區。「卑南鄉」地處花東縱谷平原的南方 , 為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所夾 , 約有百分之六十的面積為山坡地。
「卑南鄉」主要景點如下:
✔️ 初鹿牧場 : 民國62年成立 , 是台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型觀光牧場 , 牧場位於海拔200至390公尺之間的高台地上 , 目前也是全台灣最大的坡地牧場。(官網→ 初鹿牧場)
✔️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 位在初鹿牧場附近山區的植物園 , 是以生物科技發展藥用植物種原培育技術為主 , 整合休閒與飲食 , 打造藥草植物產業 , 目前植物園內擁有兩百多種台東珍貴原生種藥用植物。(官網→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 山里車站 : 山里車站北距鹿野6.2公里 , 南距台東8公里 , 成立於1982年 , 是鐵路東拓改線後 , 因應東拓改線後列車交會需要而建造 , 目前車站平均每日使用人數為7人 , 對號列車均不停靠 , 是一座隱藏在山里的美麗小車站。
✔️ 富山護漁區 : 護漁區的前身其實是杉原海水浴場 , 分為南邊的沙灘區與北邊的珊瑚礁潮間帶區 , 富山海域早期漁類資源豐富 , 但因先前過度捕撈 , 導致海域生態被破壞殆盡 , 2005年公告為禁漁區後 , 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
台東加路蘭遊憩區
由關山「茶田關舎」民宿出發 , 至「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約50公里 , 車程約需1個小時 , 事後回想距離確實不算近 , 但是小孩在花東縱谷實在待的太久 , 突然很想念台東的大海 , 為了寵小孩媽媽還是衝了…。(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關山】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後山最強手作早餐就在【茶田關舎】民宿 + 關山鎮必玩【米國學校】製米過程體驗與必吃無菜單料理【宏昌客家菜館 】)
抵達位在台11線上的「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前 , 一定會經過位在台11線157.7公里附近的「加路蘭遊憩區」, 不管小童願不願意 , 一定要拍個到此一遊照。
✔️ 打卡「台東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在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 指的是洗頭髮的地方 , 美麗的海岸與獨樹一格的漂流木裝置藝術 , 讓加路蘭成為最美的藝文海岸遊憩區。
富山護漁區
由位在台11線157.7公里附近的「加路蘭遊憩區」, 繼續向前4公里 , 車程約4分鐘 , 終於抵達「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
✔️ 打卡「富山護漁區(杉原20號)」。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 早上八點至下午5點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的全名應該稱為「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 參觀前必須要購買門票 , 雖然不是免費遊玩 , 但是門票價格還算佛心 , 3歲以下兒童免費 , 3歲以上至12歲兒童 , 則是半價台幣20元 , 成人則是台幣40元。
參觀前記得先瞭解地形簡介 , 如果旅遊時間有限 , 建議直接前往區內精心設計的潮間帶生態礁石步道即可 , 至於時間充裕的旅人們 , 可以自費參加區內舉辦的導覽解說 , 時間約為一個小時 , 費用台幣250元/人。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位於台東都蘭灣南端富山村境內 , 北起台11線的潮來橋 , 南至台11線約151.9公里處的沿岸平均高潮線 , 向外海延伸約500公尺處海域 , 南北兩端的地貌截然不同。
簡單換裝後 , 8歲半小童迫不及待 , 準備前往我們的第一站 , 就是位在左手邊的岩礁區 , 尋找熱帶魚與潮間帶生物的蹤跡。
東海岸潮間帶 , 也是觀察生態最適合的大自然教室 , 豐富多樣化的自然生態 , 珊瑚礁環繞著的熱帶魚群 , 真的讓我們驚呼連連 , 繼上回的三仙台遊憩區礫石區潮間帶觀察 ,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算是在東海岸的第二回 , 可惜在此處僅尋獲一枚短漿蟹 , 自然生態實在是不及三仙台。
潮間帶一般可分為軟底質的沙溫丶泥灘底與硬底質的岩礁底質與礫石底質 ,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與三仙台遊憩區 , 同樣屬於後者。在岩岸上高潮區常見的生物有玉黍螺 , 中潮區常見的生物有藤壼丶笠貝與石龞…等 , 特別提醒有些顏色鮮艷的貝類 , 其實都帶有毒性 , 所以千萬不要亂碰 , 以免發生危險。
所以如果有時間 , 一定要帶小孩體驗超好玩的潮間帶導覽課程。 (詳細遊記→【慢旅行。基隆】每年4月至8月限定。超好玩的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一夏,潮間帶觀察家 】)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的前身其實是杉原海水浴場 , 所以除了岩礁區尋找熱帶魚與潮間帶生物蹤跡 , 也是夏日戲水挖沙的好去處。
視角回到「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擠滿絡繹不絕旅客的區域 , 也就是區內精心設計的潮間帶生態礁石步道 , 區內的收費潮間帶導覽區域也是在此處。
旅人們想要徹底體驗 , 站在清徹大海中餵食太平洋的魚群樂趣 , 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算準漲潮時間。(官網→ 台東未來30天潮汐預報)
實際走過兩回告訴我們一件事 , 漲潮時行走在潮間帶生態礁石步道 , 真的是超刺激 , 超有趣 , 竟然還有魚群從我們的腳前游過 , 實在是令人興奮的體驗 , 至於退潮時 , 我們則是把重心全部轉移到一旁的潮間帶 , 這時候可是尋找潮間帶生物蹤跡與餵食魚鮮的最佳時機。
等待許多 , 終於迎來團體客退散時刻 , 興奮的衝…衝…衝 , 沒想到第一次行走 , 就幸運遇到漲潮時刻 , 興奮享受海水拂過腳邊的刺激感 , 以及站在清澈的大海中餵食太平洋的魚群樂趣。(特別提醒 , 餵食僅限區內販售的海藻饅食)
不過帶著8歲半小童 , 挑戰礁石步道終點 , 我們的極限僅限於腿踝部位 , 實在是因為快抵達終點時 , 波浪極大 , 帶著小孩謹慎小心絕對是必須的。
退潮時 , 我們則是把重心全部轉移到一旁的潮間帶 , 這時候可是尋找潮間帶生物蹤跡與餵食魚鮮的最佳時機。
當然還有夏日必須的挖沙。
「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規劃的極為完善 , 出口處還貼心的提供沖水區。
可可娜餐廳
✔️ 打卡「可可娜餐廳(Coconut Cafe)(杉原22號)」。
觀景平台上還擁有三家餐廳可供選擇 , 我們最後選擇有偽出國氣氛的「可可娜餐廳(Coconut Cafe)」。
暑假平日的「可可娜餐廳(Coconut Cafe)」竟然一位難求 , 最後僅能勉強找到吹著自然風的南洋風茅草屋區 , 點上一杯消暑的芒果冰沙 , 絕對是必須的 , 這一餐消費金額約台幣510元 , 算是經濟實惠 , 填飽肚子後 , 小童繼續他的大海挖沙行程 , 完全就是賴著不想走的概念。
2020夏天 , 我們在「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暢玩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