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夏日 , 帶著8歲半小學生來一場想做就做 , 想衝就衝的花東16天15夜大自然探險 , 當時礙於體力我們的足跡止步於台東市 , 未能如願完成的南迴四鄉 , 終於在2022年農曆春節被意外啟動 , 這些年默默拼湊 , 總算把最不熟悉的台灣後山走過一回 , 這樣可以算是完成環寶島一圈嗎? (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台東】第一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6天15夜行程)
其實「南迴四鄉」依山傍海 , 並且保存著自然的原始風貌 , 四鄉指的是台東的太麻里鄉丶金峰鄉丶大武鄉與達仁鄉 , 也是南迴公路最美的公路路段 , 仔細研究「南迴公路」屬於台9線的一部份 , 全長約100.7公里 , 連接屏東縣坊山鄉楓港與台東縣台東市馬蘭之間。
南迴公路? 南迴改? 您是否也和我一樣傻傻分不清楚?為了寫這一篇文章好學媽媽我又認真的研究起台灣的「南迴公路」, 其實早期的「南迴公路」是一條崎嶇蜿蜒且交通事故極多的道路 , 因此坊間又有「南迴」稱為「難回」一說 , 也是台灣東部首要的聯外道路 , 不過此條道路受制於地形地勢限制 , 加上高路堤及高邊坡多 , 對區域性經濟發展與產業運輸造成重大影響 , 因此交通部公路總區自2011年開始耗時8年的台9線南迴公路拓寛改善後續計畫 , 一般被稱為南迴公路改善計畫 , 簡稱「南迴改」, 也被稱為「台灣最美公路」, 最難鉅的一段工程草埔隧道完工後 , 由屏東縣至台東市區 , 車程約可省下30分鐘。
農曆春節的「南迴改」吸引著旅人擁入 , 它的美麗竟成了最大的弱點 , 無法展現其最豐富的魅力 , 尤其是對面熙熙攘攘的多良車站 , 舉目所及 , 除了人還是人 , 這個最美車站已不在夢幻 , 真的徹底淪陷了, 心碎~。
這一篇就來分享我們第一次的快閃「南迴改」。
關於南迴改
快閃「南迴改」之前當然要先來瞭解一下 , 到底改了什麼?
紅色是原來的台9線也就是較為崎嶇蜿蜒的那條「南迴公路」, 黑色實線部份為拓寛工程範圍 , 黑色虛線為拓寛隧道 , 也是最難鉅的一段工程。
我們第一次快閃「南迴改」的路線 , 由南田石秘境→ 南田人文景觀觀景台→ 熊青好味海鮮→大鳥裝置藝術 → 多良車站→ 土坂吊橋。
快閃南迴改
✔️打卡「南田石秘境(台東縣達仁鄉)」,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24小時營業 , 免費參觀。
快閃「南迴改」的第一站 , 我們來到台東境內最南端的部落 , 也就是屬於排灣族的南田部落(Liubetj) , 這裡也是石頭迷不能錯過的地方 , 第一次遇見整片的南田石海灘 , 10歲小學生大喊這裡的海灘好像希臘喔! 我們一家三口也開始那些年的希臘回憶殺 , 不能出國的日子…只能開啟回憶模式。
其實眼前這片南田石可是經由沿岸溪流將山上的石頭沖刷而下的 , 再經過當地特殊地形與洋流不斷翻滾丶沖刷 , 造就成今日圓滾滾外型十分討喜的圓石 , 仔細一瞧 , 每顆南田石都擁有不同的紋路 , 真的極為有趣 , 特別提醒 , 南田石秘境海灘上的南田石是禁止帶走的 , 否則會被罰款 , 另外此海灘並非戲水海域 , 請勿貿然戲水。
除了觀賞南田石之外 , 這裡還有另一個人氣景點「阿朗壹古道」外 , 也是登山與健行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路徑 , 特別提醒 , 為考量環境承載量 , 出發前8至30天必須申請入山證。(網站→ 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入山證申請)
✔️打卡「南田石人文景觀觀景台(台東縣達仁鄉)」,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24小時營業 , 免費參觀。
由「南田石秘境」自駕至後方山頂的「南田石人文景觀觀景台」只需要10分鐘車程 , 此處是體會居高臨下 , 飽覽海天一色海岸線與一望無際太平洋壯闊的最佳地點 , 唯一的缺點是山頂停車位極少 , 約可容納5台車左右 , 為了不暫用停車位太久,這裡僅能快閃。
熊青好味海鮮
✔️打卡「熊青好味海鮮(台東縣大武鄉客庄路17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早上10點至晚上8點。
沿著台9線往北行駛經過台東大武鄉 , 眼前不段出現海鮮餐廳的招牌 , 隨性選擇一家人氣還算不錯的海鮮餐廳 , 我想是融入這座海鮮城市最快速的方法 , 位在小巷裡的這家「熊青好味海鮮」以Google 4.5分的高評價 , 最終獲得我們青睞 , 因為店面不大 , 因為桌數不多 , 所以前往這家餐廳要有排隊的準備 , 約30分鐘後終於輪到我們了。
到底是有多愛銀魚 , 這一桌竟然點了小魚煎蛋與炸銀魚兩道銀魚料理 , 還有每桌必點的蝦仁炒飯 , 佛心價一盤才賣台幣70元 , 最後是有點失敗的三杯中卷 , 不知道是不是沒有點到好吃的料理 , 這一餐我個人的好感度並沒有很高 , 整體來說只能算是普通等級 , 這一餐約花費約花費七百多元 , 算是經濟實惠的一餐。
✔️ 打卡「大鳥裝置藝術《在屾》(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
吃飽喝足後 , 沿著台9線繼續往北 , 開始令人驚奇的南迴裝置藝術拍照打卡 , 不過我們最後僅停留一個打卡點 , 就是位在大鳥休息區旁(位在台9線上)的藝術品「在屾」。
其實「在屾」是一件對自然循環致敬的作品 , 該件作品由1980年前後出生的四位男生組成豪華朗機工團隊(2016世大運聖火台就是出自他們的巧思) , 以廢棄的水泥和鋼筋打造一座超大的山型雕塑 , 再與新材混合 , 來喚醒天災與生命的意識 , 藉以回應東部石灰石過度開發的議題。
除了「在屾」之外 ,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藝術裝置還有象徵希望丶永恆和夢想的「通往天堂的階梯」, 創作者是來自南非的斯德瑞東.范德莫威與來自台東的周聖賢 , 該件作品提醒著人們應正視並勇於實踐夢想 , 展出地點在大武南濱休憩區。
多良車站
✔️ 打卡「多良車站 (台東縣太麻里鄉)」。
沿著台9線往北看到道路旁 , 綿延不絕的車輛 , 代表被譽為「全台灣最美車站」的 「多良車站 」已經離您不遠了。
目前因為車輛無法直接開到山頂 , 參觀最美車站必需爬坡而上 , 想要與白底藍字的多良字樣合照 , 則是必須付出每人台幣10元清潔費的佛心價格 , 穿越過幾攤原住民小吃攤後 , 終於抵達傳說中的拍照區 , 只是為了拍這個到此一遊照 , 可是花費我們不少時間等待 , 才終於拍到旁邊沒有路人甲乙丙丁的到此一遊照。
等候火車從隧道出來瞬間的驚喜感 , 則是來此必做的另一件事 , 建議事前先查詢火車時刻表 , 才能順利如願。
有人與我一樣覺得多良這個名字很異國嗎? 超級喜歡這個名字。
其實「多良車站 」位在台東縣太麻里 , 原為排灣族「打腊打蘭社 」所在地 , 日治時期更名為「多多良 」, 在南迴鐵路設站時 , 將地名簡化為「多良 」, 只可惜目前已廢站 , 之前本來還曾經計劃從台東池上搭火車造訪這個車站 , 實在可惜。實際造訪後赦然發現 , 這裡實在過度商業化 , 這個最美車站已不在夢幻 , 真的徹底淪陷了 , 心碎~。
幸運的補捉到兩回火車經過隧道的喜悅後 , 與最美車站來個道別 , 下次我一定要找個非假日再來。
✔️ 打卡「土坂吊橋 (台東縣達仁鄉紹雅產業道路70號)」。
由「多良車站 」驅車前往「土坂吊橋 」約20分鐘車程 , 也是我們在南迴改的最後一個造訪景點 , 有別於舉目所及除了人還是人的「多良車站 」, 這座部落裡的吊橋竟然被我們默默包場了 , 享受難得的山中寧靜時刻。
其實「土坂吊橋 」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3年(西元1938年) , 是一座跨越台東縣達仁鄉大竹溪的一座吊橋 , 是當時排灣族土坂部落聯絡新興部落的重要橋梁 , 這座橋同時也是許多當地部落男女青年互許終生的地方 , 因此又有 「情人吊橋 」之稱 , 全長約120公尺 , 被群山環抱的土坂部落(Tjuabal) , 也是目前少數沒有被卑南族統治過的排灣族部落 , 目前仍保留完整五年祭傳統祭儀的部落。
「南迴四鄉」獨缺金峰鄉尚未挑戰 , 期待下回 , 在記錄這一篇遊記的同時 , 也發現土坂部落裡擁有一個不懂休閒農場 , 也許下回可以來個極為獨特的原位民山林知識與體驗。
農曆春節造訪「南迴改」的代價 , 就是塞車..而且塞的超級誇張 , 光是在這座「草埔隧道」裡就足足塞了半小時以上 , 真的好辛苦 , 這座全長4.6公尺的隧道 , 就是南迴改工程最難鉅的一段工程。
恆春荷里鶴美式復古餐酒館
✔️ 打卡「荷里鶴(Holiho Bistro ) (屏東縣恆春鎮恆南路125巷30弄19號)」。
返回恆春鎮享用我們的晚餐 , 這次選擇隱身在巷弄裡 , 主打美式復古餐酒館的「荷里鶴(Holiho)」, 外牆上的巨型郵票壁畫是餐廳的最大亮點。
餐廳主要提供義式手工餃丶義大利麵丶手作炸物與創意調酒 , 這一餐必點的義式花餃台幤260元 , 奶油白醬義大利麵台幤270元 , 炸物甜不辣台幣130元 , 加上汽泡飲一杯 , 這一餐花費約一千元左右。
2022農曆春節我們在「南迴改」快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