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探險 , 就在8歲半小童發現「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一旁 , 竟然在採排2020風起原舞樂動台東活動之後 , 就開始賴著不離開而止步 , 所以隔天我們再度前往。
仔細研究 , 其實「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是由「台灣好基金會」結合台東音樂人和藝術家共同打造的地方 , 由台鐵貨倉宿舎改造的「鐵花村」聚落 , 經過多年的努力 , 從荒煙蔓草中慢慢地紮根與成長 , 在2010年7月終於蛻變成為台東第一個結合音樂丶藝術與文創市集的交流舞台。
實際造訪後 , 我們發現「鐵花村」聚落 , 超乎預期的寛敞 , 主要區分為由來自各地手作達人與小農所組成的「假日慢市集」, 還有「鐵花村音樂聚落」與位在鐵花村徒步區一旁的「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特別提醒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在週一與二為休息日 , 慢市集的營業時間則是週五晚上6點至10點 , 週六與週日則是下午5點至晚上10點 , 其他鐵花村演出與營業時間請參考官網。(後記 :「鐵花村」在2010年7月31日正式成立 , 成立已逾13個年頭 , 成為台東生活與旅遊觀光的重點 , 不過已於2023年12月31日正式畫下圓滿句點 , 感謝「鐵花村」讓我們留下美好台東記憶。)
這一篇 , 就來分享我們從中午玩到夜晚的「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之旅。
台東鐵道藝術村
「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佔地約5.6公頃 , 原本為台東舊火車站 , 在1922年是台東對外連結的交通大門 , 後來因為運輸量的增加 , 腹地不足 , 以及車輛調度不易 , 舊火車站就逐潮被廢棄不用。
「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保留日治時期車站的樸實風貌 , 以及八十餘年歷史的鐡道文化 , 並將原有的倉庫重新定位,將253倉庫丶261倉庫以及275倉庫 , 依原建築特色命名為機關庫及黑倉庫 , 打造出全新的藝術展演空間 , 月台一旁則是保留三節DR2050舊車廂供展示。
仔細研究 ,「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也是山海鐵馬道的起點 , 圍繞著台東市一圈 , 路線長達21公里 , 是一條由舊鐡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道 , 沿線的景點有鯉魚山丶馬蘭車站丶太平溪鐵路橋與台東糖廠。
由「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至「馬蘭車站」, 距離約2.2公里 , 騎行時間約為8分鐘。
秀泰影城品田牧場
開始我們從中午玩到夜晚的「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之旅。
✔️ 打卡「台東秀泰影城(新生路93號)」。
對面夏日高溫難耐的台東市區 , 躲進可以舒服吹著空調的購物中心 , 絕對是必須的 ,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前往 , 號稱台東市區最大娛樂廣場的「台東秀泰影城」。(官網→ 台東秀泰影城)
我們的午餐 , 位在影城二樓的「品田牧場」, 是王品集團旗下的連鎖餐廳之一。
台東舊鐵道路廊
✔️ 打卡「台東舊鐵道路廊」。
吃飽喝足後 , 直奔位在「台東秀泰影城」對面的「台東舊鐵道路廊」, 全長約6公里的「台東舊鐵道路廊」, 整條舊鐵道路廊貫串台東市區 , 是民眾休閒丶散止與騎行自車的好去處。
「台東舊鐵道路廊」的焦點 , 絕對是月台一旁保留三節的DR2050舊車廂 , 母子倆一次拍好拍滿 , 在這裡狂拍是一定要的。
我們不是鐵道迷 , 但是一趟「台東舊鐵道路廊」之旅 , 立刻收穫滿溢的鐵道知識 , 其實月台一旁保留的三節DR2050舊車廂 , 又稱為「舊台東線光華號」, 是台東線拓寛之前最快速車種 , 在1982年台東線拓寛完工後而停駛 , 原車身塗裝為上白下黃的「黃皮仔」光華號 , 改造後車身改漆成藍色底加一道白線 , 車籍改為DR2000型 , 車體仍為舊東線時期的尺寸 , 所以明顯比西部幹線的車輛小 , 由於車色變化 , 如同小叮噹的顏色的改變 , 因此又有「東線小叮噹」丶「小叮噹柴快」與「小叮噹」等綽號。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在舊鐵道月台 , 重現朱自清散文《背影》文中的場景 , 父親彎身撿橘子的身影 , 巧妙的將藝術與場域相結合。
兒子 :「這個老伯伯是誰?」
媽媽 :「朱自清的《背影》。」
兒子 :「朱自清是誰?老伯伯為什麼手上拿這麼多橘子?」
媽媽 :「以後你上國中 , 國語課本就會讀到這一課了。」
這是屬於我們五丶六年級的讀書回憶 , 解釋了老半天 , 8歲半小童似乎還是一知半解 , 這真的是為難媽媽的一題。
保存完整月台和站體的台東舊站 , 絕對是遊客爭相拍照 , 與留下美好記憶的景點。
站在月台上 , 對離台東舊站僅2.4公里的「馬蘭車站」, 真的是充滿無限好奇 , Goolge後發現「馬蘭車站」早期是以貨運業務為主 , 而主要的貨源則是站旁的中油油庫及台東糖廠為最大宗 , 但隨著糖廠關閉 , 中油改用公路運輸 , 使得該車站最終走向廢止。
廢止後的「馬蘭車站」軌道則是華麗轉身為自行車道 , 此回帶著8歲半小童 , 一整個就是拖拖拉拉 , 希望下回有機會可以將「馬蘭車站」納入行程中 , 飽覽山海鐵馬道沿途的美景與藝文風情。
台東假日慢市集
✔️ 打卡「假日慢市集」。(2023年12月31日正式畫下圓滿句點)
我們極為幸運 , 將台東市區的停留時間 , 安排在星期五至星期日 , 也因此我們可以任性的展開 , 長達兩天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探險。
特別提醒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在週一與二為休息日 , 慢市集的營業時間則是週五晚上6點至10點 , 週六與週日則是下午5點至晚上10點 , 其他鐵花村演出與營業時間請參考官網。
✔️ 打卡「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
位在鐵花村徒步區一旁的「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 是一座極具特色的曲線型建築 , 波浪天頂設計概念來自於台東山與海的意象 , 由馬賽克拼貼出蔚藍洋流的波浪 , 七色象徵台東七大原住民族群匯流入此 , 除了外觀極具特色 , 整體結構則是由50個貨櫃倉庫匯聚而成 , 特色店舖與店家目前共有約18家 , 成為台東原創的新聚落。
說好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探險 , 就在8歲半小童發現「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一旁 , 竟然在採排2020風起原舞樂動台東活動之後 , 就開始賴著不離開而止步 , 所以隔天我們再度前往。
第二天終於迎來正式演出 , 愛看表演的小童 , 當然不肯錯過演出 , 所以我們竟然從下午4點半 , 默默的把這場成果發表看完 , 最大的驚喜應該就是看到我還算喜歡的阿爆。
其實「風起原舞丶樂動台東」是原住民才藝競選 , 直至2020年止 , 已邁入第4年 , 今年首度引入「導師制度」, 由金曲歌手阿爆丶王宏恩丶以及知名街舞老師林群哲與現代舞者朱克遠4位導師 , 打造專屬團隊培育課程 , 個別指導與訓練。
✔️ 打卡「鐵花村音樂聚落」。(2023年12月31日正式畫下圓滿句點)
陪小童看完長達三小時的演出後 , 終於…終於..可以繼續未完的探險 , 也就是尋找響往以久的「鐵花村音樂聚落」。
抵達後 , 才發現音樂表演分為每週三晚上八點的「唱作聚家」, 是一個提供自彈自唱丶純演奏…等的自由演出場地 , 只要帶著樂器 , 以及現場寫黑皮報名 , 就可以上台演出 , 另外還有必須付費的表演時段 , 表演時段分別在週三晚上8點至10點 , 週日則是晚上8點至9點半 , 其他鐵花村演出與營業時間請參考官網。
仔細研究音樂表演消費 , 最經濟的消費屬於吧台消費入座 , 其它的消費還有台幣150元至250元的消費 , 如果時間充裕的旅人 , 可以購票體驗不同的音樂演出。
✔️ 打卡「彩繪熱氣球燈海」。
夜晚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超乎預期的浪漫 , 因為琳琅滿目的彩繪熱氣球 , 夜晚點燈後 , 真的是美極了。
從中午玩到夜晚的「台東鐡道藝術村(Taitung Railway Art Village)」, 真的是豐富又有趣 , 最後就以「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斜對面的肯德雞晚餐劃下句點 , 也宣告台東之旅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