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媽媽+天秤座小孩的行程 , 完全沒在管順不順路 , 完全就是風向星座的一貫風格 , 開心喜歡就好 , 台東旅遊第一站 , 就從小童極為好奇的「三仙台(Sanxiantai)」開始。
頂著艷陽 , 小童就在汗流浹背 , 熱到只能擺著臭臉 , 最後在媽媽威脅利誘下 , 默默挑戰完成長度僅400公尺的八拱橋 , 其實看似綿長彎曲的跨海拱橋 , 走起來並不費力 , 所以貪心的媽媽決定繼續騙著小童 , 陪著我完成三仙台離岸島探險 , 最後換來的代價 , 就是陪小童在礫石灘戲水 , 這一天就在你陪我看風景 , 我陪你戲水中和平快樂收場。
這一篇 , 就來分享默默變成深度之旅的「三仙台遊憩區(Sanxiantai Recreation Area)」。
關於三仙台
「三仙台(Sanxiantai)」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 , 全島面積約22公頃 , 原名Pisirian , 在阿美族語意思為牧羊之地 , 因為長久以來 , 此處就是部落居民放養羊群 , 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澡丶海菜丶螺類以及捕魚的場所。
「三仙台(Sanxiantai)」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 , 原是一處岬角 , 因海水侵蝕 , 逐漸潮蝕斷岬角頸部 , 而成為離岸島 , 島上不僅奇石分布 , 散布著海蝕溝丶壺穴丶海蝕柱等海蝕景觀 , 其中又以三座珊瑚礁岩形成的山峰最為獨特 , 因此 , 民間相傳八仙過海時 , 李鐵拐丶何仙姑與呂洞賓曾在此休憩 , 因此取名為「三仙台(Sanxiantai)」。(官網→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我們遊覽「三仙台遊憩區(Sanxiantai Recreation Area)」的路線 , 由三仙台停車場→ 八拱橋→ 三仙台→ 礫石灘。
三仙台遊憩區
進入「三仙台遊憩區(Sanxiantai Recreation Area)」僅需收取停車清潔費 , 假日大型車200元 , 小型車60元 , 機車20元 , 非假日大型車170元 , 小型車50元 , 機車15元。
開放時間 : 周一至周日 , 早上八點半至下午五點半。
抵達三仙台停車場 , 小童興奮的再度當起小小Youtuber , 認真開心介紹著「三仙台(Sanxiantai)」, 殊不知 , 待會就要被艷陽曬到笑不出來。
✔️ 打卡「八拱橋」。
刻意避開小童會賴著不走的「礫石灘」, 所以第一站直奔三仙台的指標性景觀「八拱橋」。
1987年完工的跨海步橋 , 長度約400公尺 , 在設計之初 , 為了環境生態保護考量 , 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 , 除了可避免車輛直接從本島駛入三仙台離島 , 也可避免過多的遊客造成生態負擔。
看似綿長彎曲的跨海拱橋 , 走起來並不費力 , 我們幫大家測試過了 , 八歲半小童還算輕鬆順利挑戰成功。
小童心心念念的礫石灘 , 但是必須陪媽媽挑戰完成前方這座400公尺的八拱橋 , 才可以前往。
在八拱橋上 , 俯視海水清澈見底。
烈日當空 , 小童只能苦中作樂 , 默默向前行。
✔️ 打卡「三仙台」。
終於抵達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的三仙台離岸島 , 貪心的媽媽決定繼續騙著小童 , 陪著我完成離岸島探險。
挑戰坐落在島上第二岩峰 , 呂洞賓岩上的「三仙台燈塔」, 絕對是幼稚媽媽我的許願名單 , 沒想到隨意詢問路人 ,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不適合小孩前往 , 最後在小童的討價還價後 , 我們僅完成島上的環台步道 , 燈塔只能期待下回再挑戰了。
其實「三仙台燈塔」最初於日治時期興建 , 也是東海岸地區最早的燈塔 , 此處設有287階石階 , 可供旅人們自岩底攀爬至燈杆所在地 , 除了燈塔 , 島上四周珊瑚礁環繞 , 獨特的海蝕景觀也是不容錯過的。
頂著艷陽 , 小童熱到只能擺著臭臉。
沒想到島上的避暑聖地 , 竟然是2019年元旦啟用的許願郵筒 , 前方的一座小涼亭 , 小童在此處根本就是賴著不走 , 而且還一直吵著要喝水 , 在荒島想要討水喝 , 真的很想扁小孩(誤~)。
沒想到只是開玩笑的一句 , 你現在在許願島 , 你快點許願有好心人送水給你喝 , 沒想到立刻獲得一位背包客送來一瓶水 , 實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 背包客還客氣的告訴我們 , 他的背包太重了 , 請我們幫忙他把水喝掉 , 成功化解彼此尷尬 , 真的非常謝謝您。
「三仙台(Sanxiantai)」的基本簡介 , 紅色圓點就是「許願島上的涼亭」, 涼亭一旁的木棧道環繞一圈就是「環台步道」, 5個綠色圓點分別是海蝕溝(飛龍澗)丶海蝕地形(水晶井)丶海蝕洞(合歡洞)丶海蝕崖(仙劍峽)與海蝕平台(釣魚台)。
沒帶水但是口袋裡 , 卻藏著許多瓶蓋的小童 , 在涼亭玩著自創的瓶蓋遊戲。
在這個涼亭裡 , 聽到最多的親子對話 , 絕對是走與不走的爭扎 , 父母最常說的就是來都來了 , 就繼續走吧 !小孩則是耍賴不想走 , 哈~全天下的小孩都一模一樣 , 都是被逼著走完全程的。
這張臉告訴我們 , 我絕對是被媽媽逼的 , 最後在小童的討價還價後 , 我們終於起身完成島上的唯一行程「環台步道」。
返回「許願島上的涼亭」。
馬力全開的小童 , 回程極為快速。
✔️ 打卡「石礫灘」。
返回三仙台停車場簡單換裝 , 下一個行程就是小童最愛的「石礫灘」戲水行程 , 還有參與過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潮一夏 , 潮間帶觀察家」後 , 長達好幾個小時的潮間帶生態觀察 , 東海岸潮間帶也是觀察生態最適合的大自然教室 , 豐富多樣化的自然生態 , 珊瑚礁環繞著的熱帶魚群 , 真的讓我們驚呼連連。
不過特別提醒 ,「三仙台遊憩區(Sanxiantai Recreation Area)」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 所有的生物均不得自行帶出 , 違者將受罰 , 雖然我兒子很想帶幾條熱帶魚回家 , 但是答案當然是「No」, 就連一旁海灘上的小石頭也是禁止帶走的。 (詳細遊記→ 【慢旅行。基隆】每年4月至8月限定。超好玩的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一夏,潮間帶觀察家 】)
台東成功豆花
小童終於肯放老母親一馬 , 終於..終於..肯離開那片海灘 , 飢腸轆轆的我們 , 亳不考慮 , 直接前往驅車僅需10分鐘的成功鎮市區。
抵達市區當然直奔「三野高台」民宿老闆娘 , 極力推薦的「成功豆花」與「王記鬼頭刀」。
「成功豆花」的位置極容易發現 , 就位在台11線一旁的小巷裡 , 日式風格的小木屋建築與店門口絡繹不絕的人潮 , 絕對不會錯過。
至於位在新生路53號的「王記鬼頭刀」, 則是與「成功豆花」僅一巷之隔 , 所以這一帶也常常擠滿著品嚐美食的旅人。
另外還有第一晚 , 不想摸黑穿越蜿蜒小徑 , 返回「三野高台」民宿 , 立刻打包晚餐回民宿的「新發海產店(原名宋媽媽海產店)」。 (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成功】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小童人生第一次的滿天星斗與觀看太平洋日出,全都在【三野高台】民宿)
✔️ 打卡「成功豆花(中山路63號)」,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早上九點到晚上八點 , 週六至週日早上九點至晚上六點。
眼前這間日式風格的木屋建築 , 讓我一度以為自己來到日本 , 抬頭看著牆上張貼的販賣品項 , 頓時不知所措 , 因為面對七月酷暑 , 店內竟然沒有空調 , 讓我們在豆花與刨冰兩者間猶豫不決 , 最後…最後…還是豆花贏了。
只是沒想到 , 酷暑竟然讓這碗綜合豆花 , 默默變成溫豆花 , 所以我立刻起身 , 二話不說 , 又點了下面這碗清冰加上煉乳 , 豆花加刨冰才是夏天該有的滋味。
台東王記鬼頭刀
✔️ 打卡「王記鬼頭刀(新生路53號)」,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日早上十一點至晚上八點。
驅車經過誤以為是某網紅咖啡廳 , 結果竟然是民宿老闆娘推薦的「王記鬼頭刀」, 很開心一推開大門 , 映入眼簾的就是「鬼頭刀」本尊照片 , 因為什麼是「鬼頭刀」一定是小童必問的問題 , 當下又鬆了一口氣。
抬頭看著櫃台上方的販賣品項 , 二話不說 , 當然要品嚐讓顧客流連忘返 , 一吃成主顧的鬼頭刀魚柳 , 還有小童硬要加點 , 還一直說超好吃的年糕 , 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