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Booking.Com地圖 , 以台東「池上(Chishang)」為起點 , 令人崩潰的民宿住宿搜尋就此展開 , 挑剔如我 , 除了已經預訂的純白色建築「丰宿民宿」之外 , 竟然找不到接下來的理想落腳地 , 任性的將電腦游標跨過卑南溪來到隔壁的「關山(Guanshan)」, 意外發現這間可以眺望稻浪美景的「茶田關舎」民宿。
從在臉書互動住宿細節時 , 就已默默感受老闆娘的熱情 , 所以這一回任性媽媽我 , 決定一次住好住滿 , 一次來個六天五夜住宿 , 結果沒想到再度把老闆娘嚇傻 , 直呼這裡很無聊 , 你們真的確定要住這麼多天 , 驚~真的假的。
事實證明 , 相較於從米之鄉轉變為文化之鄉的「池上(Chishang)」, 還有因為2011年舉辦熱氣球嘉年華活動 , 從此聲名大噪的「鹿野(Luye)」, 夾在中間的「關山(Guanshan)」, 真的是極容易被忽視的小鄉鎮。身為六天五夜的偽關山鎮民 , 我們默默發現位在台9線的「米國學校」, 在「關山(Guanshan)」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 除了自身館內的稻米導覽解說丶親自體驗製米過程 , 以及主打的特色古早味碗公飯 , 更結合崁頂部落的「大米小米打獵趣」, 讓旅人有機會進入 , 原住民部落體驗有趣的布農文化。
至於同樣位在台9線的「宏昌客家菜館」, 則是一家超越您對客家菜想像的無菜單料理餐廳 , 連總統蔡英文都曾造訪 , 並稱讚「客家菜竟然可以做得這麼漂亮又好吃」, 感謝老闆在雨中收留沒有預訂的母子倆 , 讓我們如願品嚐最地道的客家料理 , 秒殺完食算是我們對老闆的最大回饋 , 有一天我們會為了想念這間餐廳 , 再度回到「關山(Guanshan)」。
這一篇 , 就來分享我們不專業的六天五夜偽「關山(Guanshan)」居民生活。(詳細遊記→ 【慢旅行。台東池上】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跟著《稻禾》舞作我們來到了池上 , 我們在池上的白色小屋【丰宿民宿】)
關於台東關山鎮
「關山鎮(Guanshan)」原名為「里壠」, 起源於阿美族語 , 指的是當地多「紅蟲」, 日治時期關山即為縱谷行政中心 , 所以興建許多日式官邸與建築 , 另外配合木材與甘蔗北送 , 於百年之前即興建火車鐵路 , 奠定關山鎮的成長脈絡。
「關山鎮(Guanshan)」地處花東縱谷南段 , 東西分別為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 , 屬於台東縱谷平原的一部分 , 與池上鄉及鹿野鄉同樣為通谷地形 , 地勢平坦極適合農業發展 , 因為整年度氣溫變化不大 , 還有熟成期較西部晚15至25天的優勢 , 也讓「關山鎮(Guanshan)」出產的稻米擁有米粒大丶口感Q彈的特性。
「關山鎮(Guanshan)」主要景點如下:
✔️ 米國學校 : 原為關山鎮農會碾米工廠與閒置穀倉 , 改建後華麗轉身為現今的「米國學校」, 是農會有感於現代人對於製米過程極為陌生 , 以及推廣關山米而創立的 , 是一所結合教育推廣體驗活動的重要休閒旅遊中心 , 除了本身館內的稻米推廣 ,「米國學校」也扮演起串連關山周邊地區的重要角色 , 結合崁頂部落的「大米小米打獵趣」, 讓旅人有機會進入 , 原住民部落體驗有趣的布農文化 , 九月份過後 , 還有「夜訪關山」與「遊龍守護關山圳」等不同的關山在地體驗活動。
✔️ 關山舊火車站 : 距離現在車站約100公尺的舊火車站 , 始建造於1936年 , 是東部幹線僅存比照日本北方農家樣式建築完成的火車站 , 現已列為「歷史建築」保護中。
✔️ 關山環鎮自行車道 : 全長約12公里的環鎮自行車道 , 為全台首座自行車專用道 , 分為親水段與親山段兩段 , 串聯關山地區許多不同風貌的自然丶人文景觀 , 將卑南溪水丶兩側高山與農村風光聯成一道動態美景。自行車道大部分路段平坦易行 , 輕鬆好騎 , 僅有少數路段略有坡度 , 也就是著名的好漢坡 , 繞行一圈約需花費一個小時。
✔️ 關山親水公園 : 地處東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縱谷位置間的關山親水公園 , 總面積達34公頃 , 也是台灣第一座環保公園。
台東茶田關舎
✔️ 打卡「茶田關舎(平等路99號)」。
眼前這棟獨棟別墅 , 就是我們在「關山(Guanshan)」的家。
這家在Booking.Com評價高達9.5分的「茶田關舎」民宿 , 可以讓我捨文化之鄉「池上(Chishang)」, 然後任性的選擇住上六天五夜 , 絕對是那寛敞舒適的客房空間 , 實際入住後 , 赦然發現房內空間 , 竟然又比官網照片更加寛敞 , 長達16天15夜的住宿中 , 8歲半小童表示 , 這間民宿目前可是榮獲好感度第一名。
這裡有最…最…親切的老闆娘 , 母子倆第一次的台灣花東旅行 , 一路上並不孤單 , 因為我們真的極為幸運 , 大家都待我們極為友好 , 大家都超級好聊。
這裡有後山最強手作早餐 , 沒想到台灣的早餐高手 , 都藏在後山 , 已經在和老闆娘談起合開早午餐店的話題了 , 這早餐實在令人驚艷。
這裡有免費咖啡任你喝 , 免費泡麵任你吃 , 免費餅乾任何你吃 , 老闆娘實在是太佛心了。
這裡擁有六間客房 , 客房多以大坪數進行規劃 , 部分提供露台的房型 , 還可觀看將花東縱谷的山景與關山稻浪美景 , 盡收眼底 , 最特別的規劃 , 當然是針對學齡前小童特別規劃的玩具親子房 , 無論是小火車 , 亦或是小廚房 , 都是由老闆娘精挑細選的兒童安全玩具 , 讓小童們可以沉浸在住房的樂趣 , 有小小孩的朋友們 , 快帶小孩來往 , 至於 沒有小童的旅人們 , 可能需要自行評估 , 接受小童玩樂音量的忍受度 , 一般來說 , 十點前民宿裡會比較熱鬧 , 十點之後大部份住客都算有素質 , 會降低音量。
感謝民宿老闆娘最…最…熱心親切的對待 , 這間寛敞舒適的綠色客房 , 滿載著我們的關山回憶。(官網→ 茶田關舎)
特別提醒 , 再次入住「茶田關舎」還可享有房價95折的折扣 , 回訪五次 , 則是可享9折折扣 , 實在是太好了 , 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 , 老闆娘期待下回再見。(後記 : 這幾年茶田關舎默默變成網紅民宿 , 另外對面的二館也已經完工 , 提供旅人更多元的住宿選擇)
這是後山最強手作早餐無誤。
台東米國學校
✔️ 打卡「米國學校(昌林路24之1號)」,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日 , 早上八點至下午5點。
因為驅車往返花東縱谷的台9線公路無數回 , 所以我們對關山鎮的認識 , 就從台9線關山段開始。
仔細研究 , 台9線鹿野至關山段(關山鄉至鹿野鄉武陵路) , 全長約14.5公里的筆直公路 , 可是號稱「比高速公路還要直」, 也是台灣最直長的公路。其實「關山鎮(Guanshan)」在日據時代即為縱谷行政中心 , 街道棋盤式規劃 , 筆直貫穿南北 , 串聯東西 , 這條筆直公路在早期 , 可是特別建造給戰鬥機的戰備跑道 , 以方便起降。
誤闖入這條筆直公路 , 而且還無數回 , 最大收獲當然是將公路旁的好吃好玩一一收獲 , 第一站來到位在台9線315.6K處的「米國學校」。
擁有醒目藍綠紅黃外觀的「米國學校」, 原為關山鎮農會碾米工廠與閒置穀倉 , 改建後華麗轉身為現今的「米國學校」, 是一所結合教育推廣體驗活動的重要休閒旅遊中心 , 中心裡規劃「看米丶聽米丶吃米丶玩米丶買米」的體驗碾製米過程 , 不僅有趣又能充實知識 , 最後還能將自己親手碾製的稻米當成紀念品帶回家 , 8歲小童表示超級無敵好玩 , 最後這一袋小童親手製作的米 , 我們將它送給陪伴小童一年半的小學老師 , 做為回饋老師的禮物。
其實館內規劃的活動豐富多樣 , 有看米就是稻米製作過程介紹 , 玩米也就是製米體驗DIY , 還有吃米也就是古早味大碗公飯 , 不過要小小抱怨「米國學校」的動線規劃 , 老實說有點混亂 , 希望以後能夠有詳盡的DIY活動看版 , 以方便旅人們規劃體驗時間。原本要離開的我們 , 突然發現館內有親手碾製稻米DIY活動 , 亳不考慮 , 馬上向櫃台報名 , 一個人約台幣250元 , 可帶回「米國學校」紀念布袋一包。(特別提醒 : 想體驗請記得事先預約)
一趟「米國學校」立刻收獲滿溢的花東縱谷稻米知識 , 感謝導覽人員精彩的講解 , 製米體驗DIY超乎預期豐富有趣 。
製米體驗DIY活動時間約30分鐘 , 適合6歲以上兒童參與 , 流程為分為三個階段 :製米過程解說→製米體驗認證(依製米流程10步驟 , 依序將稻穀丶粗糠丶糙米…等放入瓶裝體驗盒)→親手碾米包裝米帶回家。
第一階段製米過程解說。
第二階段製米體驗認證(依製米流程10步驟 , 依序將稻穀丶粗糠丶糙米…等放入瓶裝體驗盒)。
最後一個階段親手碾米包裝米帶回家。
製米成功 , 可帶回「米國學校」紀念布袋一包。
除了本身館內的稻米推廣 ,「米國學校」也扮演起串連關山周邊地區的重要角色 , 結合崁頂部落的「大米小米打獵趣」, 讓旅人有機會進入 , 原住民部落體驗有趣的布農文化 , 九月份過後,還有「夜訪關山」與「遊龍守護關山圳」等不同的關山在地體驗活動。
台東關山車站
✔️ 打卡「關山車站(博愛路2號)」。
眼前的白色建築就是「關山車站(Guanshan Station)」, 完全就是個很普通的三等站 , 當初我只看了它一眼就驅車離開 , 完全沒有注意到離它100公尺還有一個舊火車站 , 原來它才是重點。
直到紀錄「池上車站(Chishang Station)」旅遊記錄 , 我才默默發現「關山鎮(Guanshan)」還有一座被保留良好的日式車站 , 此刻終於明白 , 為什麼「池上車站(Chishang Station)」建築師甘銘源堅持在舊站原址改建完成「池上車站(Chishang Station)」, 因為建築師甘銘源深知小鎮生活軸線不可輕舉妄動 , 否則大傷元氣 , 最後與台鐵丶地方居民溝通後 , 最終堅持讓車站維持原址 , 當初未能堅持維持原址的關山舊車站 , 實在令人惋惜。
其實「關山舊火車站」始建造於1936年 , 是東部幹線僅存 , 比照日本北方農家樣式建築完成 , 現已列為「歷史建築」保護中, 車站旁還樹立解說牌 , 簡介車站歷史與建築特色 , 遊客可透過解說牌上的舊照片緬懷關山舊站昔日繁華面貌。
台東關山美食地圖
「茶田關舎」民宿老闆娘真的極為用心 , 這是我見過最威的「關山(Guanshan)」美食地圖 , 厲害~。
✔️ 打卡「宏昌客家菜館(順興路6號)」, 營業時間 : 中餐十二點至下午二點 , 晚餐晚上六點至九點 , 週三與週四休息。
我們在台9線鹿野至關山段的第二站 , 是一家原本專門讓路過司機 , 還有旅人休憩用餐的飯館 , 華麗轉身為關山鎮當地著名的客家餐廳 , 不斷進步的老店 , 除了將店面重新翻修 , 還在室內增加柔和燈光與古樸石牆 , 還有備感懷舊感的客家古早味四方桌 , 它就是讓我們一吃成主顧的「宏昌客家菜館」。
這家餐館在2016年 , 榮獲台東慢食評鑑為二星店家。
這家餐館在2012年 , 第一屆一個人的產地餐桌 , 榮獲縱谷在地文化特色獎。
這家餐館在2015年 , 第四屆一個人的產地餐桌 , 榮獲特別精進獎。
這家餐館需要提前預約才吃到的。
我想最後一點應該是最重要的 , 因為非常想吃 , 因為當天下著滂沱大雨 , 因為下午五點半餐廳開門我排在第一個 , 因為老闆人超級無敵好 , 感謝老闆收留沒有預訂的母子倆 , 讓我們如願品嚐到關山必嚐無菜單料理 , 看著極為挑剔偏食的小童 , 在餐桌上大塊朵頤 , 到底有多好吃 , 就不用多加贅述 , 畫面會說話 , 吃過這一餐的關山米 , 我們又默默被關山米圈粉了。
五人限定版的蔬果悶雞 , 絕對是餐桌上最耀眼的一道料理 , 感謝隔壁桌的大叔 , 邀請我湊過去拍照 , 滿足我們沒有吃到悶雞的小小遺撼 , 至於兩人限定的無菜單料理 , 擺盤與美味度一樣不落人後 , 最後…看起來很瘦的母子倆 , 竟然全部光盤 , 沒辦法在花東走跳 , 姐~真的超級無敵餓。
✔️ 打卡「21金小火鍋關山店(和平路90號)」。
這家位在關山便當斜對面的「21金小火鍋」, 因為算是關山鎮上 , 晚上八點多尚有營業的小火鍋店 , 第一晚造訪後 , 小童竟然一吃成主顧 , 連續三天都上門 , 在小鄉鎮走跳 , 我們的要求降的極低 , 不難吃就可以了 , 重點是這家店還算美味。
民宿早餐餐廳 , 絕對是旅人們分享旅遊經驗的好場所 , 這趟旅行很多臨時加演的行程 , 都是來自旅人們推薦而演生出來的 , 隔天的台東「富山護漁區(Fushan Fish Reserve)」行程 , 也是這樣來的。
感謝來自台南的一家人 , 陪我們渡過三天的「茶田關舎」美味早餐時光 , 因為天天早晨相遇 , 在相談甚歡多日後 , 雙方終於好奇的問上一句 :「你們總共住幾天?」, 破記錄的六天五夜 , 再度引來一度羨慕忌妒恨 , 最後尷尬的被逼問出 , 總共的遊玩天數 , 也就是十六天十五夜 , 再度引來一陣羨慕 , 對方媽媽立刻轉頭向女兒說 :「下次我們也要這樣玩。」
這是一次美好的相遇 , 也期盼台灣有更多旅人 , 都夠放慢腳步 , 享受悠閒的慢旅行 , 最後要謝謝旅人們介紹的關山鎮美食 , 雖然最後因為時間無法配合 , 無法一一品嚐。
結束這六天五夜的「關山(Guanshan)」住宿 , 也宣告我們要正式離開花東縱谷 , 再度回到台東蔚藍海岸的懷抱 , 這一刻怎麼突然有些不捨 , 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