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台東鹿野】相見恨晚的日本移民村落【龍田村 】, 後山最強甜點旅圖法點咖啡 , 坐落在山里部落中的小小車站【山里車站】

山里封面-1.jpg

偶然間在Google Map發現 , 這間有著土耳其藍的療癒小屋 , 原來它是一間咖啡廳 , 原來它有個極為迷人的名字叫做「旅圖法點」, 因為這間咖啡廳讓我們走進 , 位在花東縱谷南段的「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 整齊的棋盤式道路 , 散落於村落間的日式小屋 , 又是一個讓人有偽出國氛圍的村落。

鹿野鄉「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位於花東縱谷南段 , 鹿野溪北岸 , 位於地勢平坦的河階地 , 海拔約170至220公尺 , 人口約1200餘人 , 仔細研究 , 最早移入鹿野地區的是阿美族人 , 稱此地為「務綠干」, 意思是「多楓樹與野鹿成群」。

村落在當年是著名的日本移民村 , 至今仍保有少數日本遺跡 , 例如龍田國小即為日治時代鹿野尋常高等小學 , 目前校內還保留日式木造校長宿舎及托兒所 , 該托兒所也是全台灣最早的托兒所 , 另外還有鹿野區役場丶鹿野神社…等 , 傳統日式建築 , 不同時代的移民 , 帶來不同的文化 , 使得「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成為東台灣極富歷史與人文風采的聚落 , 讓我們一起重回那些年的「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 , 清廷開始重視後山經營 , 官方勢力進入後山後 , 漢人見此地野鹿成群 , 捕鹿者之寮散在其間 , 故稱為「鹿寮」。

1909年台灣總督府的移民計畫中 ,「龍田村」被選為日本內地人移民預定地 , 且被命名為具有日本風味的鹿野村。

1915年在台東製糖株式會社開始引進日本新潟縣的農業移民 , 鹿野村才正式成立。

1961年戰後日本人離去 , 台灣西部農民紛紛移入 , 龍田地區因而人口激增 , 在此年獨立設村 , 從此改稱為「龍田村」。

這一篇 , 就來分享我們相見恨晚的「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 還有作家劉克襄筆下「到不了的車站」山里車站。

關於台東鹿野鄉

「鹿野鄉(Luye)」名取自日治時期曾有許多鹿群嬉戲奔馳 , 因而被命名為「鹿野(Luye)」, 位於縱谷的鹿野鄉 , 更因土壤佳 , 氣候怡人 , 水量豐沛 , 成為東部重要的產茶地區 , 福鹿茶區目前為台灣東部最大的產茶區 , 其中又以鹿野高台的福鹿山農莊一帶最為出名。

因著地利之便 , 視野遼闊 , 鹿野高台成為東部重要的飛行傘與滑翔翼練習場地 , 2011年起因為舉辦熱氣球嘉年華活動 , 從此聲名大噪 , 也將鹿野觀光推向另一個高峰。

「鹿野鄉(Luye)」主要景點如下:

✔️ 鹿野高台 : 位於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 , 是龍田村北側的一處高地 , 是台灣第一個以熱氣球打造新鮮形象的活動場地 , 從2011年開始 , 每年6月至8月舉行的國際熱氣球嘉年華 , 每年暑假台灣東部的年度盛事就是到鹿野追球。

✔️ 台東2626市集 : 2626市集由台東一群熱愛家鄉文化的民眾共同參與 , 決定於鹿野鄉永安社區的武陵綠色隧道 , 成立推廣台東農村與社區部落優質產品的市集 , 因為活動時間為每個月第2個星期六 , 下午2點至6點 , 因而該市集有個可愛的名字「2626市集」。

✔️ 龍田村 : 早年的龍田村是卑南族人的狩獵場 , 被稱為「鹿寮」, 隨著經歷日本殖民時間 , 村落在當年是著名的日本移民村之一 , 至今仍保有日式校長宿舎丶鹿野神社等傳統日式建築 , 不同時代的移民 , 帶來不同的文化 , 使得龍田村成為東台灣極富歷史與人文風采的聚落。(官網 龍田村)

✔️ 台東鹿野春一枝冰棒/鹿野76誠信商店 台北出生的春一枝創辦人 , 造訪台東時 , 深受鹿野高台山明水秀與純樸吸引 , 而決定落腳常住 , 為了解決台東鹿野農民經濟丶就業與水果生產問題 , 堅持使用百分之日台灣新鮮水果 , 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冰棒就此誔生 , 位在鹿野遊客中心附近的「台東鹿野春一枝冰棒/鹿野76誠信商店」, 這是一間沒有店員的誠信商店 , 採開放式的空間 , 請吃冰棒的旅人們 , 請自行投入50元硬幣。(官網 春一枝)

✔️ 鹿野遊客中心 : 是前往鹿野高台必經的首站 , 也是高台茶葉展示中心 , 防了提供停車場丶旅遊諮詢等服務外 , 內部設有鹿野地區出產的優質茶葉 , 福鹿茶丶紅烏龍與佛手茶等。

鹿野地圖-1.png

關於台東卑南鄉

「卑南鄉(Beinan)」地名來源有很多種說法 , 較可信是由下賓朗社(Pinaski)轉音而來 , 原住民語則稱為「Puyuma」, 其意為「獲得貢物最高位階的尊稱」, 是為了紀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偉大的大頭目鼻那來(Pinara) , 傳說中鼻那來聰明蓋世 , 有漢人血統 , 除了建立部落典章與納稅制度 , 又控制附近各大族 , 發展迅速統治台東縱谷 , 使卑南成為近代傳奇 , 現今的台鐵普悠瑪號列車也是從此名而來。

1974年台東鎮欲升格為縣轄市 , 將此鄉卑南丶南王丶富岡丶岩灣…等十餘村併入台東市 , 以湊合十萬人 , 因而形成卑南不在卑南鄉 , 卑南鄉公所竟然位於台東市境內的奇特現象 , 也造成卑南鄉失去了精華區。「卑南鄉(Beinan)」地處花東縱谷平原的南方 , 為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所夾 , 約有百分之六十的面積為山坡地。

「卑南鄉(Beinan)」主要景點如下:

✔️ 初鹿牧場  : 民國62年成立 , 是台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型觀光牧場 , 牧場位於海拔200至390公尺之間的高台地上 , 目前也是全台灣最大的坡地牧場。(官網 初鹿牧場)

✔️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 位在初鹿牧場附近山區的植物園 , 是以生物科技發展藥用植物種原培育技術為主 , 整合休閒與飲食 , 打造藥草植物產業 , 目前植物園內擁有兩百多種台東珍貴原生種藥用植物。(官網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 山里車站 : 山里車站北距鹿野6.2公里 , 南距台東8公里 , 成立於1982年是鐵路東拓改線後 , 因應東拓改線後列車交會需要而建造 , 目前車站平均每日使用人數為7人 , 對號列車均不停靠 , 是一座隱藏在山里的美麗小車站。

✔️ 富山護漁區 : 護漁區的前身其實是杉原海水浴場 , 分為南邊的沙灘區與北邊的珊瑚礁潮間帶區 , 富山海域早期漁類資源豐富 , 但因先前過度捕撈 , 導致海域生態被破壞殆盡 , 2005年公告為禁漁區後 , 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

初鹿牧場-3.png

鹿野龍田村

從Google Map地圖上 , 赦然發現「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的道路 , 以棋盤式規劃極為整齊。

這要歸功1915年台東製糖株式會社 , 開始引進日本新潟縣的農業移民 , 並針對鹿野進行農地重劃 , 廣達六百公頃的農地 , 除了有計劃地引進日本各項技術與管理模式之外 , 還將整個村落的道路進行棋盤式切割 , 呈現現今的整齊街容。

我們的快閃「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路線  , 由旅圖法點咖啡 阿榮甘仔店 翠蝶園 九叔公民宿 苦揀樹 鹿野神社

龍田社區-1.png

鹿野-18.JPG

「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極為適合以騎單車的方式遊覽這座村落 , 沿著九叔公一旁的巷弄直走 , 還可以抵達「龍田綠色隧道」, 單車租借可以選擇位在光榮路上的「阿度的店」。

鹿野-2.JPG

鹿野-1.JPG

✔️ 打卡「旅圖法點咖啡(光榮路175號)」。星期一至日 , 中午12點至下午6點 , 星期二休息

抵達位在光榮路上的「旅圖法點咖啡」, 面對空無一人的咖啡廳 , 其實當下有些猶豫 , 深怕在小村落會踩到地雷  , 沒想到僅包場不到10分鐘 , 就擁來一群旅人。

隨意亂點的起司蛋糕 , 則是徹底讓母子倆驚艷 , 看著挑嘴偏食的小童 , 一口接一口迅速完食 , 沒想到「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裡竟然深藏著 , 後山最強甜點 , 至今仍讓我們念念不忘。

鹿野-8.JPG

鹿野-6.JPG

鹿野-102.JPG

鹿野-4.JPG

鹿野-5.JPG

鹿野-9.JPG

鹿野-10.JPG

鹿野-3.JPG

鹿野-11.JPG

鹿野-12.JPG

「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快閃第一站 , 與筆直的光榮路來個馬路照。

鹿野-16.JPG

鹿野-17.JPG

✔️ 打卡「阿榮甘仔店(光榮路163號)」。星期一至日,早上7點至晚上9點

位在「旅圖法點咖啡」一旁的「阿榮甘仔店」, 原是一家阿嬤雜貨店 , 後來因為阿嬤身體不好而收起 , 之後由家人繼續經營 , 直到2013年遇見一位來到農場打工換宿的年輕女生 , 她提出想要做一間集合友善土地與農產品集合的商店 , 最終由店家提供店面 , 年輕女生擔任店長 , 一起開創了現今的「阿榮甘仔店」, 目前店內所販賣的產品 , 都是自己認識的農夫所種的農產品。

鹿野-13.JPG

鹿野-14.JPG

✔️ 打卡「九叔公民宿(光榮路196號)」

因為隔壁「翠蝶園」的邱大姐熱情介紹 , 我們才有機會簡單參觀這間「九叔公民宿」。

大姐說這間民宿在暑假可是一房難求 , 還有旅人曾經連續造訪多達九次 , 絕對是一家用心經營的民宿 , 聽著大姐介紹老闆娘的拿手絕活竟然是教導住客用毛線勾熱氣球 , 默默心動中 , 有一天我應該會為了毛線熱氣球 , 出現在這間民宿。

其實「九叔公民宿」是一棟50年的老房子 , 經過曾是設計師的民宿夫妻倆 , 親手設計與佈置 , 現在每個房間都各具特色 , 房間以顏色來命名。(官網 九叔公民宿)

鹿野-108.JPG

鹿野-100.JPG

✔️ 打卡「翠蝶園(光榮路202號)」

因為店內的這些奇特種子 , 讓幼稚媽媽我走進這家店 , 其實這間店有個美麗的名字叫「翠碟園」, 女主人是超級親切的邱大姐。

一走進「翠碟園」, 立刻被桌上琳琅滿目的採集種子吸引 , 忍不住驚嘆 , 種子擺放一起 , 竟是如此療癒 , 如果時間充裕的旅人 , 還可以在此進行有趣的手作活動 , 因為時間不夠 , 最後我們選擇直接購買有趣的檳榔果陀螺 , 邱大姐說其實檳榔有很多素材 , 可以運用在手作上 , 像是檳榔葉還可以製作成盒子 , 極為好玩。

最後邱大姐還帶領我們參觀它的蝴蝶花園與園內的自然植栽 , 最後還讓8歲半小童爬上梯子 , 親手採栽龍眼 , 實在是太有趣了 , 這是一次美好的相遇。

鹿野-101.JPG

鹿野-103.JPG

鹿野-109.JPG

鹿野-105.JPG

鹿野-112.JPG

鹿野-106.JPG

鹿野-107.JPG

鹿野-110.JPG

鹿野-104.JPG

最後邱大姐還拿著地圖 , 詳盡的介紹「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實在是太感謝了。

鹿野-111.JPG

✔️ 打卡「龍田神社」

眼前這間日本神式 , 讓我一度以為自己來到日本。

其實這是位在龍田村的「龍田神社」, 是1915年台東製糖株式會社在日本新潟縣招慕了300多位短期移民來到移民村 , 為了安定日本移民身心 , 此神社應運而生。

鹿野-114.JPG

鹿野-113.JPG

鹿野-115.JPG

鹿野-116.JPG

鹿野-117.JPG

鹿野-118.JPG

最後還有在「龍田村(Longtian Village)」意外發現 , 前往「鹿野高台(Kano Kodai)」的公車站牌 , 隨口說出 , 這裡開車到「鹿野高台(Kano Kodai)」很近只需10分鐘 , 最後在小童的半強迫下 , 寵小孩的媽媽 , 第三度前往「鹿野高台(Kano Kodai)」, 結果還是撲空 , 今天的下午場 , 老天爺還是不賞臉。

會場主持人說想在「鹿野高台(Kano Kodai)」順利觀看熱氣球升空起飛 , 真的只能拜託老天爺賞臉 , 因為熱氣球飛行的氣候條件極為嚴苛 , 所以風稍微強些會造成球體晃動不能飛 , 下雨會使球皮吸水不能飛 , 天氣太熱會超過球皮所能承受的溫度限制不能飛 , 所以有人來了五天都沒能如願 , 至於我們五天內跑了三回 , 終於如願看到一回 , 還算幸運。

觀看熱氣球真的是需要結合運氣丶體力與耐力的活動 , 因為前後跑了三趟 , 我對「鹿野高台(Kano Kodai)」可以說是從陌生到瞭若指掌 , 詳細遊記與個人的觀看心得與注意事項 , 請參考這兩篇。(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關山】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台東鹿野高台【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十週年。爆肝也要衝的【上午場】如願看到熱氣球升空)

鹿野-121.JPG

鹿野-122.JPG

鹿野-119.JPG

鹿野-120.JPG

✔️ 打卡「猛爸爸熱炒(永樂路225號)」, 星期一到星期日 , 午餐早上11點到下午2點 , 晚餐下午5點到晚上8點(星期六與星期日 , 晚餐到晚上9點)

「鹿野高台(Kano Kodai)」下山 , 驅車僅需6分鐘的「猛爸爸熱炒」, 絕對是結束完高台追球的第一站 , 因為這條路左看右看 , 也沒什麼更好的選擇 , 這家招牌顯目的熱炒店 , 算是不錯的選擇 , 母子倆隨意點的三道菜 , 竟然與前來併桌的一家三口 , 一模模一樣樣 , 實在是太有默契了。

這一餐我們花費了台幣510元 , 還算超值。

鹿野-123.JPG

鹿野-125.JPG

鹿野-124.JPG

鹿野-126.JPG

鹿野-127.JPG

山里車站

我不是鐵道迷 , 卻誤打誤撞與這座隱藏在山裡的美麗小車站 , 來個最隨性的相遇。

✔️ 打卡「山里車站(嘉豐村山里部落)」

它是作家劉克襄筆下到不了的車站。

它坐落在僅有三丶四十幾戶的山里部落中。

它是一個平均每日使用人數約7個人的車站。

它是一個除了區間車外 , 對號列車皆呼嘯而過的車站。

它是一條因應東拓改線後 , 列車交會需要而建造的車站 , 北距鹿野6.2公里 , 南距台東8公里。

至於幼稚媽媽我 , 則是因為台9線上的「山里車站(Shanli Station)」告示牌 , 才偶然發現這座深藏在與世隔絕部落裡的小小車站。沿著台9線,看到全家便利商店卑南初鹿店後 , 左轉進入東37線 , 在遇到「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Yuan Sen Applied Botanical Garden)」後 , 開始駛入東38線 , 再驅車進入約4.5公里的蜿蜓路段 , 11分鐘後順利找到山里部落中的車站。

目前「山里車站(Shanli Station)」為三等站 , 因為客運業務非常清淡 , 每天只停靠數班區間車 , 因此在民國73年11月起已停辦售票業務 , 上車旅客一律在車上補票 , 下車無票之旅客則是開立薄紙補價票 , 實際造訪後 , 我們發現這是一座貓比人多的車站 , 有一刻車站竟然默默被我們給包場 , 直到另一位鐵道迷的到訪 , 才打破這許久的寧靜。

山里車站-4.JPG

山里車站-5.JPG

山里車站-2.JPG

山里車站-1.JPG

山里車站-3.JPG

山里車站-6.JPG

已停辦售票業務的車站 , 大搖大擺 , 不需買票就進入月台拍照玩耍 , 我們算是頭一回 , 完全不用清場 , 開始我們的月台包場瘋拍之旅。

山里車站-7.JPG

山里車站-8.JPG山里車站-10.JPG

山里車站-9.JPG

山里車站-13.JPG

山里車站-11.JPG

山里車站-15.JPG

山里車站-14.JPG

山里車站-12.JPG

又驚又喜的火車經過時刻 , 結果相機調錯模式 , 一整個好想翻白眼。

山里車站-20.JPG山里車站-21.JPG

對「山里車站(Shanli Station)」超無感的小童 , 完全就是被媽媽逼來的 , 最後在站外空地的觀景台前 , 終於找到自己的樂趣 , 在這裡玩金龜子玩的極為開心。

事後在寫這篇遊記時 , 才赦然發現原來我們身後 , 竟然就是可以居高觀看列車 , 行駛經過山里車站風姿的觀景台 , 不過旅人們都在小小抱怨 , 前方的電線與纜線 , 根本就是直接阻擋視野 , 這設計真的是有待加強。

山里車站-19.JPG

山里車站-18.JPG

離開「山里車站(Shanli Station)」後 , 掙扎許久 , 還是決定來個「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Yuan Sen Applied Botanical Garden)」吃草之旅 , 這也是我們在花東縱谷的最後一個行程。

雙子座格格
雙子座格格

我是雙子座格格 , 一位反骨的ISFP探險家 , 內心常被兩個不同的靈魂拉扯 , 可以很孤僻也可以很活潑。喜歡以「偽當地人身份」, 探索與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喜歡深度解鎖單一國家 , 最遠流浪到「挪威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2025食尚玩家駐站部落客)

文章: 634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