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德路固語 : Rngayan qmita kana klwaan Truku)」境內獨特的地質與地形景觀 , 舉世聞名 , 想要深度瞭解太魯閣地質的神秘面紗 , 還有一睹峽谷鬼斧神工的雄偉壯麗 , 一定要走一趟「中部橫貫公路」。
其實大部份旅人最常遊覽的太魯閣景觀 , 大多集中在屬於太魯閣東段天祥至太魯閣峽谷的精華地帶 , 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燕子口丶九曲洞丶長春祠…等景點 , 仔細研究 , 天祥也是太魯閣地質上的分界 , 天祥以西以黑色片岩為主 , 以東則是多為大理岩 , 並夾有部分綠色片岩與片麻岩 , 這些大理岩可是古生代末期淺海中的珊瑚礁所形成的。
你知道是什麼力量造成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高山丶峽谷和各種地形呢 ?
你知道中部橫貫公路整個工程期投入多少人力?歷時多久時間完工嗎 ?
你知道中部橫貫公路金馬隧道附近有一大片岩石裸露的斷崖 , 被稱為 「愚公峭壁」嗎 ?
其實台灣地形景觀變化真的極為豐富 , 也是世界少有的 , 而花蓮絕對是研究台灣地質的最佳地點 , 走一趟花蓮 「玉富自行車道」, 立刻收獲滿溢台灣島形成的秘密 , 這裡不但有台灣獨一無二 , 每年都會長高2至3公分的自行車道 , 而且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 , 走一趟中部橫貫公路 , 則是立刻收獲滿溢板塊運動與水流丶冰河的內外營力作用 , 造就出的太魯閣高山與深谷等各種精彩的地形景觀。
實際走過一回 , 誠心建議天侯狀況不佳 , 請盡量不要前往 , 平日車況應該優於假日 , 這一篇 , 就來分享第一次環繞台灣半島的第三部 , 挑戰爆肝自駕的「中部橫貫公路」。
關於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一詞原為太魯閣族之自稱「Truku」, 16世紀前後 , 賽德克族人由南投越過中央山脈遷居花蓮的立霧溪與木瓜溪流域 , 後來稱為「太魯閣族」,「太魯閣」的名稱 , 也因為太魯閣族人居住於此而得名。
「太魯閣國家公園(德路固語 : Rngayan qmita kana klwaan Truku)」成立於1986年 , 是台灣成立的第四座國家公園 , 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 , 公園橫跨花蓮丶台中與南投三個縣市 , 公園以雄偉壯麗斷崖與幾近垂直的大理石峽谷景觀聞名 , 以立霧溪峽谷 , 東西橫貫公路沿線 , 以及其外圍山區為主 , 全區面積共計92000公頃。
境內地勢高聳 , 大致由中央山脈向東傾斜 , 海拔一千公尺至三千公尺的溫帶山地面積佔全境面積78.4% , 海拔三千以上的高山寒帶地區面積佔全境範圍的7.2% , 其中躋身台灣百岳的山峰 , 則是多達27座。(官網→太魯閣國家公園)
關於中部橫貫公路
「中部橫貫公路」全名為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 , 簡稱中橫(台8線) , 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 , 1960年5月9日通車 , 公路總長達約188公里 , 起點始於台中東勢東勢大橋 , 接台3線 , 終點抵達花蓮新城太魯閣大橋 , 接台9線 , 從平地一路爬升至3000公尺高山 , 所經之處多為脆弱地質 , 雄偉大自然背後也隱藏著許多危機 , 2022年因豪雨造成大規模坍方 , 目前仍持續進行邊坡工程 , 建議開車前務必查詢中橫公路即時路況 , 以及交通管制狀況。
公路總局養護工程處提供的「中部橫貫公路」網站 , 可以細聞這條先民篳路藍縷 , 一手一斧完成的公路歷史 , 也可以獲取詳盡路線圖。(官網→行腳中橫)
老司機爆肝挑戰中部橫貫公路
「中部橫貫公路」很難開 ?
「中部橫貫公路」很危險 ?
其實只要小心駕駛 , 還是可以順利挑戰成功 , 這段路不算難開 , 老實說也不算好開 , 不建議新手上路 , 也不建議夜晚駕駛 , 建議天候狀況不佳 , 應避免前往 , 因為山區容易起大霧。
海拔3275公尺 , 台灣公路最高點的「武嶺」, 一直是幼稚媽媽我自己的許願名單 , 2022年我們終於來了 , 感動 ~。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位在台8線187.5公里處 , 不僅是「中部橫貫公路」 通往太魯閣峽谷必經之處 , 也是世界聞名的大地標 , 這個牌樓其實是當初因紀念東西橫貫公路開通而興建 , 牌樓旁的錦文橋原為吊橋 , 之後隨著蘇花公路拓寛 , 現以改建為混凝土橋樑 , 想與標高60公尺的牌樓 , 必須要快與準 , 因為身後隨時都會有車輛駛來。
✔️「天祥遊憩區」。
「天祥(德路固語 : Tpdu)」舊名塔比多 , 為了紀念文天祥而改名為天祥 , 海拔485公尺 , 位在大沙溪與立霧溪的交會點附近 , 太魯閣溪谷景觀也以此為界 , 以東稱為內太魯閣峽 , 也是大眾所知的太魯閣峽谷 , 以西稱為外太魯閣峽 , 內丶外峽的風景大異其趣。
「天祥遊憩區 」提供住宿與餐飲 , 公園境內的唯一一家小7也在此處 , 熱炒合菜類餐廳約3家左右 , 我們在這裡的小7短暫停留 , 因為待會要一路前往金馬隧道管制點 , 暑假期間關原至金馬隧道東端路段管制 , 每日僅開放早上7點至8點 , 還有中午12點至下午1點 , 就只有這兩個開放時間。
建議行駛「中部橫貫公路」前務必前往中橫路況交通資訊站 , 瞭解路況與管制路段。(官網→中橫路況交通資訊站)
離開熟悉的「天祥遊憩區」, 開始我們的未知探險旅程。
導航上發現在文山與西寶之間約台8線164公里處 , 有一個恐怖的180度大迴轉路線 , 以為會來個恐怖大轉彎 , 結果真的…還好 , 原來這個路段被稱為「迴頭彎 」, 繼續往前行駛3.4公里 , 約7分鐘來到沒有對外開放的「西寶國小」。
其實從豁然亭向西望去 , 不遠處有一個大型的河階台地 , 就是西寶台地 , 也是當年修築中橫公路榮民在此居住形成的聚落 , 台地上的「西寶國小」不但是全台灣唯一的體制內森林小學 , 也是國家公園內唯一的小學 , 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與多元文化背景 , 成為花蓮縣唯一實施學舎制的小學 , 全校約有44位學生 , 全數住校。
沒有圍牆 , 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都是校園 , 校園裡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做環境教育 , 真的是一間令人響往的最美小學。
✔️「慈雲橋」。
繼續往前行駛12公里 , 約20分鐘來到台8線149公里處的「慈雲橋」, 沒想到隨意停留拍個到此一遊照的紅色鐵橋 , 竟然是座古董級橋樑 , 也是見證台灣運用美援的建設歷程 , 這些橋樑被稱為「桁架橋」。
「中部橫貫公路」的「鋼桁架橋」是美援時期重要歷史見證 , 具歷史文價值 , 目前除了慈雲橋 ,另有舊長春橋丶舊春暉橋丶關興橋與慈航橋 , 仍保留原貌 , 這些跨度50公尺 , 橋寛4.7公尺 , 橋高6.16公尺的華倫式鋼桁架(Warren Truss) , 行駛中橫公路別忘了尋找這些極具特色的橋樑 , 仔細觀察也許還會在橋上發現法國艾菲爾鐵塔橋標記 , 其實這些建築橋樑的鋼材 , 是法國艾菲爾公司委請德國打造完成的 , 幾經波折飄洋過海來到台灣 , 最後成為「中部橫貫公路」上的橋樑。
「 桁架橋(trusss bridge) 」是一種橋樑形式 ,「桁」原本是指屋頂下面托住椽子的橫木 , 這種結構是由短木樑發展成的堅固三角形連結組合而成 , 一般跨距較大的鋼橋 , 為避免梁的深度太大而看起來笨重 , 多會採用此設計方式。
✔️「新白楊」。
繼續往前行駛7公里 , 約15分鐘來到台8線143公里處的「新白楊」, 位在海拔1644公公尺的「新白楊」, 設有停車場丶公廁與觀景台。
其實由「天祥」至「新白楊」地層屬於片岩分佈地區 , 河谷形成V字形 , 站上觀景台可俯瞰立霧溪上游塔次基里溪谷 , 河道曲折迴繞 , 也可欣賞到壯麗的奇萊北峰丶盤石山與立霧主山。
✔️「碧綠神木」。
繼續往前行駛14公里 , 約25分鐘來到台8線127.6公里處的「碧綠神木」, 這裡備有停車場丶步道與涼亭 , 還有提供簡單餐飲與廁所的「碧綠神木棧」。
位在海拔2150公尺的「碧綠神木」, 屬於香杉(又稱巒大杉) , 是「中部橫貫公路」沿線最巨大的神木 , 樹齡超過三千年的神木 , 目前仍是棵「活神木」。
10歲半小學生這趟旅行 , 自己用手機紀錄的暑假遊記 , 為了拍攝影片 , 兒子終於願意好好研究景點歷史與地圖 , 找不到哪一顆是「碧綠神木」的小學生 , 拍片拍到好尷尬 , 原來「碧綠神木」被那台黃色水泥攪拌車擋住 , 找來找去…應該是這顆無誤。
✔️「愚公峭壁與金馬隧道」。
繼續往前行駛4.5公里約8分鐘來到台8線123公里處 , 位在海拔2450公尺的「愚公峭壁」, 這裡也是「中部橫貫公路」建築工程中最艱難困的路段。
「中部橫貫公路」的「金馬隧道」附近 , 有一大片岩石裸露的斷崖 , 就是傳說中的 「愚公峭壁」, 公路總長達約188公里 , 從台中東勢橫越太魯閣 , 從平地一路爬升至3000公尺高山 , 所經之處多為脆弱地質 , 雄偉大自然背後也隱藏著許多危機 , 2022年因豪雨造成大規模坍方 , 目前仍持續進行邊坡工程 , 建議開車前務必查詢中橫公路即時路況 , 以及交通管制狀況。
2022年暑假挑戰從花蓮太魯閣自駕前往南投清境的我們 , 就遇到關原至金馬隧道路線 , 每日僅開放二次通行的管制 , 管制時間為早上7至8點 , 以及中午12點至1點 , 非假日的「 中部橫貫公路 」, 沒有擁擠的人潮 , 大家集合在「金馬隧道」口 , 依序準備通行 , 成為公路上的獨特景觀 , 不過也因為交通管制 , 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停下車悠閒的觀賞「愚公峭壁」, 嚴格來說根本找不到「愚公峭壁」的正確位置 , 實在可惜 。
中部橫貫公路整個工程期投入多少人力 ? 此工程動員約一萬多位退除役官兵。
歷時多久時間完工嗎 ? 歷時三年九個月又十八天 。
你知道 「愚公峭壁」的典故嗎 ?
其實「中部橫貫公路」開鑿經費可是來自於美援 , 人力則是由行政院國軍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 所輔導的退除役官兵為主 , 而當初開鑿則是具有國防需求的貫穿東西部交通線丶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以及山區資源開發 , 最後一項則是為了安置大批的退除役官兵就業。
在沒有精密先進工程設備的年代 , 當時的開鑿工具就僅是十字鎬與炸藥 , 也因此最後不幸殉職的築路工程人員共有226位 , 民國47年興建的「長春祠」就是為了紀念這些英雄們。
「愚公峭壁」這裡也是「中部橫貫公路」建築工程中最艱難困的路段 ? 因為早期這裡地方是峭壁 ,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道路 , 當時建築時工程師站在金馬隧道山頭 , 先觀測峭壁的最底點與可能的高度 , 最後在將麻繩梱綁在退除役官兵身上 , 麻繩的一頭綁在樹上 , 一邊尋找適合的打炮眼 , 最危險的還有遇到強風侵襲下 , 麻繩因為與峭壁磨擦 , 導致麻繩斷掉的不幸事件 , 蔣經國先生為了紀念這些退除役官兵 , 不怕死丶再怎麼困難丶犠牲生命都要把這條路開通的偉大精神 , 於是在民國56年在峭壁鑲上「愚公峭壁」四個字。
為了讓10歲半小學生感受當時開鑿的艱難 , 旅遊回來後 , 我特易前往圖書館借了一本介紹中橫公路的書籍 , 老舊照片述說著當年的不容易 , 下次再駕駛在這條公路時 , 也許在乎的不是這條路有多難開 , 而是擁有更多的感同深受 , 謝謝這些不畏艱辛的英雄們。
2022年因豪雨造成大規模坍方 , 目前仍持續進行邊坡工程。
✔️「關原加油站」。
繼續往前行駛10公里 , 約20分鐘來到來到台8線116.6公里處 , 位在海拔2374公尺的「關原」, 距離「大禹嶺」約4.9公里 , 為一平坦的稜脊地區 , 視野開闊 , 從「關原」至「大禹嶺」也是中丶高海拔鳥類的共同棲息地 , 附近知名的景觀是「合歡觀雲」。
抵達全台灣最高加油站「中油關原加油站」後 , 老司機真的是鬆了一口氣 , 也正式宣告我們順利挑戰成功中橫公路。
來到「中油關原加油站」除了加油 , 還有一個網友瘋傳的古早味肉粽 , 結果當天竟然已售完 , 泣 ~。
✔️「合歡山小風口」。
繼續往前行駛9公里 , 約16分鐘來到來到台14甲36.6公里處 , 位在海拔3002公尺的「小風口」, 行駛經過「大禹嶺」後 , 我們也正式告別台8線 , 來到被稱為仙境公路的台14甲。
合歡山我們終於來了 ~ 這真的是一段讓人亢奮不已的絕美公路。其實台14甲西起南投縣仁愛鄉霧社 , 東至花蓮縣秀林鄉大禹嶺 , 總長約42公里 , 海拔最高點為3275公尺的「武嶺」, 我們就是為了「武嶺」而來的。
我們抵達合歡山區的第一個休憩點 , 就是91年正式開放服務的「小風口」, 此處也設有一處合歡山管理站 , 主要負責從新白楊至昆陽一帶的設施管理 , 以及遊客解說諮詢服務 , 仔細研究「北合歡山」登山口就位台14甲37公里處 , 小風口停車場附近。
「北合歡山」又稱為 「合歡北峰」, 為台灣中央山脈北段主脊上合歡山群中的最高峰 , 為台灣百岳之一 , 排名第34名 , 海拔高度為3422公尺 , 步道分級屬於第3級 , 步道長度2387公尺 , 往返約4.7公里 , 約需要4個小時路程 , 山頂視野遼閣 , 可以遠眺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
✔️「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
繼續往前行駛4公里 , 約8分鐘來到台14線32.855公里處 , 位在海拔3158公尺的「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
目前的「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其實在日治時期修建完成 , 當時為「石門警察官史駐在所」, 1968年改建為「合歡山莊」, 2010年因為內部陳設全屬木造且老舊設施需要拆除 , 決定改建為一棟多功能的旅遊服務中心 , 因應冬季賞雪人潮 , 還規劃出可容納高山醫療的設施 , 並於2014年正式落成啟用。
「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的地理位置也正好位在南投縣仁愛鄉與花蓮縣秀林鄉的交界處 , 南北方向被合歡尖山與合歡東歡夾峙 , 西方的山口則是台14甲最高點的武嶺 , 東方則是立霧溪的上游 , 同時可眺望奇萊北峰與屏風山 , 此外合歡山遊客中心也是前往合歡尖山丶合歡東峰以及中央山脈的登山口。
相較於規劃完善擁有寛敞停車場的「小風口」,「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雖然也提供專用停車位 , 但是暑假期間根本就是一位難求 , 目測車位僅能提供約三十輛車停車 , 所以想挑戰服務中心周邊合歡山群的山友們 , 建議提早出門 , 以免無法順利完全登山活動。(特別提醒 , 此處紅線停車會被開罰單)
興建於1966年 , 原本是蔣公行館 , 也是全台灣以及東南亞最高海拔的旅館「松雪樓」。
✔️「合歡山武嶺」。
繼續往前行駛1.5公里 , 約3分鐘來到台14線31.4公里處 , 位在海拔3257公尺的「武嶺」。這就是自助旅行最讓人感到激動與感動的時刻 , 當雙腳踏上「武嶺」, 真的覺得自己超強的 , 內心滿滿的驕傲 , 只是…沒想到必拍的「武嶺」地標 , 竟然在維修 , 泣 ~。
「武嶺」日治時期稱為「 佐久間峠」, 是台灣公路最高點 , 國民政府遷台後 , 當時以座落位置於合歡山南側 , 故稱為「 南嶺」, 後來被改名為「 武陵」, 但因為宜蘭支線有武陵農場 , 為避免重複改為現今的「武嶺」。
「武嶺」是合歡東峰與山峰間的鞍部 , 位於昆陽以北 , 可展望周邊群山 , 東倚合歡東峰 , 西北方與合歡主峰相鄰 , 距離「合歡山主峰」約800公尺 , 步行時間約12分鐘 , 建議將車輛停在「武嶺」專屬停車場。
「合歡山主峰」又稱為「合歡山主峰」 , 為台灣中央山脈北段主脊合歡山的主山 , 為台灣百岳之一 , 排名第37名 , 海拔高度為3417公尺 , 步道分級屬於第3級 , 步道長度1795公尺 , 單程約1小時路程 , 雖稱為合歡山主峰 , 事實上高度可是低於北合歡山與合歡東峰。
✔️「昆陽休息站」。
繼續往前行駛2公里 , 約28分鐘來到台14線29.4公里處 , 位在海拔3070公尺的「昆陽休息站」, 不過下午近二點抵達 , 根本看不到任何風景 , 只有濃霧 , 高山氣候真的瞬息萬變。
「昆陽休息站」位在武嶺與鳶峰之間 , 日治時期合歡山駐在所即位在此處 , 這裡也是合歡連峰與奇萊連峰的最佳展望台。
「昆陽休息站」提供詳盡的合歡山山區介紹。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繼續往前行駛5公里 , 約10分鐘來到台14甲24.2公里處 , 位在海拔「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高山氣候真的瞬息萬變 , 一樣只有濃霧 , 所以我們是隔天才決定再次造訪。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在2019年獲得「國際暗空協會(IDA)」認證 , 是第一座台灣暗空公園 , 也是亞洲第二座 , 每年6月至11月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合歡山武嶺一帶 , 可以觀賞到無邊際的夏季銀河 , 因為白天自駕台14甲就能感受到些微駕駛難度 , 懶得在夜間挑戰台14甲 , 可以選擇參加共乘景點接送服務 , 從清境民宿直達暗空公園各個觀星點 , 由專業司機解說星象圖 , 輕鬆觀星體驗山頂夜生活 , 可直接詢問民宿報名或是KKday上直接預訂 , 費用台幣750元/人 , 總行程約4個小時。(官網→KKday合歡山觀星夜遊)
「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 IDA)」是一個總部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 , 在1988年由天文學家大衛.克勞福德(David Crawford)和身為醫生的業餘天文學家提摩西.杭特(Timothy Hunter)成立 , 協會使命在保護夜間天空環境的黑暗 , 以及籍由管理室外照明的品質傳承夜空。
2018年在守護星空聯盟與清境觀光協會的倡議下 , 整合太魯閣國家公園與林務局東勢林管處 , 並向「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 IDA)」認證申請 , 申請範圍為台14由線(清境往合歡山方向) , 從21.2K(鳶峰前2公里)至37.1K(小風口)兩側各500公尺 , 面積約為1345公頃。2019年8月獲得認可 , 不過暗空公園認識重於永續經營模式與計畫改善 , 每年都需提出相文件至國際暗空組織審核。(官網→台灣暗空計劃)
綜合以上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比較適合從自駕清境自駕前往觀星的旅人 , 參加專業行程的觀星地點則是函蓋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合歡山武嶺一帶 , 值得期待 , 此回因為三天都遇到下雨天 , 最後還是無緣遇到夏季銀河 , 期待下回。
✔️「山行旅.火鍋城」。
繼續往前行駛12.5公里約20分鐘 , 歷經5個小時 , 終於抵達我們在清境的家「山行旅.火鍋城」。
「山行旅.火鍋城」位在台14甲旁 , 隔壁就是位在海拔2050公尺的清境最高小7富嘉門市 , 生活機能極佳 , 想前往合歡山區健行與登山 , 自駕車程約38分鐘還算輕鬆。
老實說 , 當初訂購一晚台幣1980元的旅店 , 絕對是擔心氣候不佳 , 無法順利挑戰中橫公路 , 所以刻意選擇價格偏低的旅店 , 沒想到意外找到這家性價比極高的優質旅店 , 實際抵達後 , 發現旅店的建築外觀竟然比Booking.Com上所呈現的還要寛敞 , 原本以為是一般的透天住家 , 更是有撿到寶的感覺。(官網→山行旅.火鍋城)
仔細研究 , 位在一樓的「山行旅.火鍋城」竟然還是食尚玩家曾經介紹過的網紅火鍋店 , 抵達清境的第一餐 , 亳不猶豫直接來個火鍋 , 懶媽媽我真的大喊 , 實在好方便。
呼 ~ 中橫公路除了超難駕駛 , 記錄遊記也是爆肝才終於產出 , 隔天鋼鐵媽媽準備起個大早 , 帶著10歲半小學生挑戰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座百岳「石門山」 。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花蓮南投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南投仁愛】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0歲半小學生挑戰一日完成兩座合歡群峰 , 第二座台灣最輕鬆的百岳【合歡石門山步道】, 雲南擺夷風味料理【清境七彩屋】
2.【慢旅行。南投仁愛】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0歲半小學生挑戰一日完成兩座合歡群峰 , 第一座輕鬆登頂的【合歡尖山】
3.【慢旅行。南投仁愛】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是民宿也是奢華火鍋店的【山行旅.火鍋城】,【博望新村】品嚐雲南擺夷料理
4.【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一次帶著法鬥妹妹一起跨年 ,【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里拉餐廳早晚自助餐 , 寵物專屬寵物樂園島
5.【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一次帶著法鬥妹妹一起跨年 , 就在【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寵物房一泊二食專案
6.【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姐~人生的第一次滑索體驗就在【野猴子探險森林】,【立川漁業休閒農場】鹽烤活力鯛 , 摸蜊仔兼洗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