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花蓮景點推薦】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旅程第一站六天五夜偽玉里人體驗

玉里印象封面-1.jpg

第一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 , 長達16天15夜旅行 , 跟著蔣勳老師的步伐 , 決定暫時與都市生活做個捨離 , 以台東池上為核心 , 開啟我們第一次的島內移居 , 那一年是2020年夏天 , 兒子才8歲半。(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台東】第一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6天15夜行程(8Y10M))

第二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 , 母子倆繼續拋棄坊間夏令營 , 準備再次挑戰我們極為陌生的中台灣 , 這次決定來個山上消暑行程 , 沒想到疫情無情的來臨 , 僅低調體驗一星期的偽嘉義人 , 那一年是2021年夏天 , 兒子才9歲半。(詳細遊記【慢旅行。嘉義彰化南投】第二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20天19夜行程(9Y10M)(因疫情取消未完成版))

 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 , 就在疫情突然趨緩 , 一個星期把所有行程與訂房 , 一次搞定快速產出 , 13天12夜旅行 , 猶豫許久的中橫公路闖關 , 最後還是勇敢的衝了 , 人生第一次環繞台灣半島 , 只想說合歡山公路 , 實在是太美了 , 這一年是2022年夏天 , 兒子才10歲半。(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南投】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3天12夜行程(10Y10M))

第三次島內移居 , 為什麼選擇花蓮玉里鎮?

因為 , 夠冷門沒有熙熙攘攘的旅人

因為 , 初見這間以50年台式老宅與無印良品空間改造企劃合作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讓人極為嚮往

因為 , 兩年前深度遊覽富里鎮的一句 :「有一天我一定要來」的心願 , 趁著還能挑戰的年紀 , 當然要逼自己一把 , 挑戰世界唯一橫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玉富自行車道」

再次感謝兒子勇敢支持媽媽任性的決定 , 10歲半與8歲半的差別 , 當然是經過兩年磨鍊 , 兒子默默升級為神級旅伴 , 第一天就被媽媽騙去挑戰來回20公里的「玉富自行車道」, 第二天繼續被媽媽騙去挑戰屬於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瓦米拉步道」, 我只能說這位小學生真的很強 , 全部挑戰成功

老母親最驚心的獎勵 , 竟然是陪小學生去體驗 , 位在花蓮壽豐的人氣樹頂探險活動「野猴子探險森林」, 我們人生的第一次滑索體驗 , 就獻給這場旅行 , 也是最令我們難忘的一場活動體驗

2022年夏天 , 後車箱塞滿可能用到的物品 , 帶著簡單行李 , 大家總是走過路過的冷門玉里鎮 , 我們來了。

關於花蓮玉里鎮

玉里鎮舊稱璞石閣 , 其來源說法不一 , 一說是布農語Pusqu的漢語譯音 , 意思是灰塵 , 二說出自阿美語派派可之譯音 , 意思是蕨類 , 三說是台灣總兵吳光亮越過中央山脈至玉里屯兵時 , 見到秀姑巒溪畔佈滿純白玉石 , 而這些大理石就像未磨的璞玉 , 官兵在此又建立閣樓街道 , 故稱為璞石閣

玉里鎮位在台灣花蓮縣南部 , 花東縱谷平原中段 , 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 , 北鄰瑞穗鄉 , 東鄰豐濱鄉與長濱鄉,西鄰卓溪鄉 , 南接富里鄉 , 全鎮面積約252平方公里 , 目前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鎮 , 也是東台灣的地理中心。

玉里鎮主要景點如下:

✔️ 玉富自行車 : 長約10公里的自行車道 , 為亞洲唯一 , 世界唯二 , 橫跨兩個板塊的自行車道 , 起點從玉里到富里的東里鐵馬驛站。

✔️ 瓦拉米步道  : 日本時代興建的八通關越嶺道的一部分 , 全長約14公里 , 由南安至瓦拉米(蕨駐在所) , 即是現今所稱的瓦拉米步道 , 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谷而上 , 坡度平緩 , 由登山口至佳心4.5公里不需申請即可健行 , 後段佳心至瓦拉米需要辦理入山及入園證。

✔️ 赤柯山金針花 :  在日治時期 , 赤科山以盛產赤科樹聞名 , 隨著時間過去 , 從西部遷徏而來的漢人在此開墾 , 種植玉米丶花生等作物後才改種金針 , 來到此處別忘了赤科三景(金針花田的三顆黑色火成岩丶千噸石龜與汪家古厝)。 

✔️ 玉里安通溫泉  : 擁有百年歷史的安通溫泉 , 早年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之一 , 接近透明的溫泉水 , 溫度達66度 , 目前除了需付費的湯屋 , 另外還提供免費的溪畔露天泡湯池 。 

✔️ 玉里客城鐵橋  : 客城鐵橋因兩道拱形似彩虹狀的鐵橋 , 被玉里當地人稱為彩虹橋 , 每當火車行經大紅色鐵橋時 , 成為攝影愛好者最愛捕捉的焦點 。

✔️ 玉里神社 : 是日治時期所建的神社 , 目前神社遺跡留有二座鳥居 , 十七座石燈籠與參拜道等 , 並有一座表忠碑 , 是花蓮縣境內現存的神社遺址中 , 算是保有相當多文物 。

✔️ 東豐拾穗農場 : 為社區老農們所成立的東豐有機米生產合作社 , 目前已華麗轉身為花東縱谷提供多元有機食育體驗的農場 , 體驗項目包括農事體驗丶柚樹認養丶有機小麥釀造DIY等。(官網→東豐拾穗農場 )

玉里地圖.png

此回入住六天五夜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提供的玉里旅遊攻略 , 分享給大家

玉里印象-31.JPG

六天五夜玉里小鎮文化體驗

以一棟50年台式老宅與無印良品空間改造企劃合作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為起點 , 開啟我們第二次的青年旅館體驗 , 也開啟我們六天五夜的玉里小鎮純樸文化體驗

2022年夏天 , 為了配合青年旅館的窄狹空間 , 為了配合合歡山高山氣候 , 媽媽這次很聰明的準備兩個行李箱 , 終於不再因為玄關擠滿行李 , 而隨時處於爆怒情緒 , 每一趟旅行都是一場自我修練。

玉里印象-6.JPG

第二次勇闖台灣後山 , 自然駕輕就熟 , 不過這次遇到石碇休息區大塞三十分鐘以上的困境 , 最後抵達花蓮玉里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竟然是下午四點多 , 又是一次開車開到快爆肝的體驗

玉里印象-25.JPG

✔️石碇服務區」 

暑假報復性出遊真的好可怕 , 進入雪山隧道前 , 遇到預料中的塞車 , 暫時前往「石碇服務區」休息 , 沒想到光是從「石碇服務區」再次返回高速高路 , 就花費我們長達三十分鐘。

座落於國道5號4K的「石碇服務區」, 地屬新北市石碇區豐林里 , 位在縣道106乙旁 , 是高速公路唯一位在平面道路的服務品 , 95年開幕至今的服務區 , 至今已有11年歷史 , 所以算是較為老舊的小型服務區。

玉里印象-27.JPG

玉里印象-28.JPG

有別於第一次勇闖台東 , 中途停留三次休息區 , 分別是唯一位於高速公路平面道路的石碇休息區 , 為國道5號與蘇花段中繼站的蘇澳服務區 , 還有全台首個開放生態循環工廠 , 且開放參觀水泥廠的台泥DAKA園區 , 第一天也默默變調成服務區之旅。

這次直接由「石碇休息區」至「台泥DAKA園區」約99公里 , 車程約一個半小時。 

 ✔️台泥DAKA園區」 

台灣水泥在花蓮最北的村落「和平」設廠約20年 , 這裡是太魯閣族部落 , 也是行駛蘇花公路必經之地 , 在2020年1月開幕的「台泥DAKA園區」不但是全台首個開放「生態循環工廠」, 也是唯一運轉中且開放參觀的水泥廠。(官網→台泥DAKA園區 )

名字中的「DAKA」其實是太魯閣語「瞭望」的意思 , 園區內星巴克則是成為最新的人氣打卡必拍景點。

出發上傳-36.JPG

繼續向前 , 準備再次駛入109年全線通車的「台9線(簡稱蘇花改)」, 其實仔細研究 ,「台9線(簡稱蘇花改)」主要分為三段 , 分別是在107年2月通車的蘇澳至東澳段 , 還有109年全線通車的南澳至和平段 , 還有和中至大清段 , 全長約38.8公里  ,有8座隧道約24.6公里 , 13座橋梁約8.6公里 , 平面道路約5.6公里。

玉里印象-29.JPG

抵達花蓮市區的小確幸「曾記麻糬」, 不過這回我們要直接挑戰花東縱谷公路台9線 , 也就是俗稱的山線

鋼鐵媽媽我 , 第一次的花蓮山線初體驗 , 真的越開越興奮 , 往後的幾天已經數不清在這條台9線 , 總共馳騁過幾回 , 默默變成台灣後山達人的概念。

玉里印象-9.JPG

✔️「山鄰山林青年文旅(花蓮縣玉里鎮大同路228號)

眼前這棟距離花蓮玉里車站僅200公尺 , 步行僅需3分鐘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外觀上根本就不像是一間青年旅館 , 推開一樓這扇明亮的玻璃大門 , 歡迎來到我們在花蓮玉里鎮的家 , 這也是我們在台灣的第二回青年旅館體驗

老實說 , 2021年9月開幕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與我們第一回體驗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 ,有許多相似之處 , 相似的白色建築 , 相似的強調旅人獨立空間 , 有別於傳統青年旅館上下舖與通舖的房間設計 , 在沒有破壞原本建築格局下 , 全館使用的是輕隔間將空間隔出大小不一的隱私空間 , 相似的極注重空間休憩的規劃 , 有設備完善的公用廚房丶公用用餐區丶投幣式洗衣房丶免費WIFI丶還有寛敞的休憩閱讀空間

最後 , 當然還有相似的老旅店 , 華麗轉身的動人故事 , 2017年開始接待旅人的「路得行旅國際青年旅館台東館」, 它的前身其實是曾經風華一時的台東寶桑區的「省都旅社」, 這棟已被塵封20多年的老旅店 , 在一趟旅途探索中 , 被意外發現 , 並將過去被覆蓋的中庭 , 重新開啟 , 華麗轉身為現今的路得行旅 , 能讓自然光線完全釋放的天井 , 也成為旅館別特具特色的亮點。(官網→路得行旅台東店 )

2021年9月開始接待旅人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它的前身其實是花蓮玉里鎮上老牌的「新新大旅社」, 早年的玉里鎮林業與礦業興盛 , 吸引許多外地人來打拼 , 全盛時期人口數量可是高達四萬多人 , 且擁有五家戲院 , 在那個繁華的年代 ,「新新大旅社」可是扮演著出外人驛站的角色 , 不但提供短期住宿 , 與凡嫁娶丶辦桌與慶賀,都在這裡舉辦 , 在旅社吃喜酒也成為老玉里人共同的記憶。(官網→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玉里】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以一棟50年老宅與無印良品空間改造企劃合作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為起點 , 開啟我們第二次的青旅體驗 )

山林-11.JPG

山林-54.JPG

山林-40.JPG

山林-52.JPG

✔️「玉里車站(花蓮縣玉里鎮大同路228號)

繼兩年前的觀察 , 來到池上必做的兩件事 , 當然就是吃池上飯包 , 還有騎單車後 , 默默發現來到玉里必做的三件事 , 當然就是吃玉里麵丶橋頭臭豆腐與騎乘在亞洲唯一 , 世界唯二 , 橫跨兩個板塊的玉富自行車道

 「玉富自行車道」起點剛好就在玉里車站前 , 重新改造過的「玉里車站」, 也是造訪這座小鎮不容錯過的景點。

其實兩年前在記錄台東池上遊記時 , 就已經發現經歷多年前的「花東新車站運動」, 花東車站不一樣了 , 北從新城 , 南至台東共27座車站 , 一改過去呆板老舊樣貌 , 車站建築把花東縱谷的陽光丶空氣丶植物與水帶進車站 , 強調親切的服務性 , 並將地方特色融入車站建築語彙中 , 並運用節能減碳等綠建築手法 , 將在地的文化內涵 , 反映到車站的實體設計上。

堅持讓車站維持原址 , 以日式米倉造型為主體的「池上車站」, 當初未能堅持維持原址 , 令人惋惜的「關山車站」, 原本的舊車站已列為「歷史建築」保護中 , 車站旁還樹立解說牌 , 簡介車站歷史與建築特色 , 遊客可透過解說牌上的舊照片緬懷關山舊站昔日繁華面貌 , 2015開始翻修 , 增建電梯 , 修改月台高度 , 並在新月台的遮雨棚上方加裝大陽能發電板的「玉里車站」, 車站建築外觀算是最大的亮點。

自行車-6.JPG

自行車-2.JPG

自行車-5.JPG

 「玉富自行車道」起點從花蓮玉里火車站至富里鄉的東里鐵馬驛站 , 沿途視野十分遼闊 , 自行車道的前身為從玉里鎮到富里鄉的舊東線鐵道 , 因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的緣故 , 每年約長高2至3公分 , 成為獨一無二會長高的自行車道。

長約10公里的自行車道 , 也是亞洲唯一 , 世界唯二橫跨兩個板塊的自行車道 , 是一條坡度平緩 , 適合親子出遊的自行車道 , 我們已經幫大家測試過了, 10歲半小學生也可以挑戰成功 , 體力不佳者 , 建議騎到安通鐵馬驛站就可以返回 , 單趟總長約7.6公里 , 單趟騎程時間約25分鐘 , 另外特別提醒 , 安通鐵馬驛站目前已停止營業 , 水份補給請前往台9線上的雜貨店。(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玉里】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0歲半小學生在台灣的第四次騎行就在【玉富自行車道】, 世界唯一橫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自行車道 )

自行車-10.JPG

自行車-35.JPG

✔️「台灣黑熊教育館(花蓮縣玉里鎮民權街50號)

前往安通飯店泡溫泉時 , 10歲半小學生默默發現牆上寫著玉里鎮目前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鎮 , 此時的我們才驚覺 , 這座看似不起眼的純樸小鎮 , 其實曾經有著風華一時的故事

台灣現存唯一的汽車行動郵局 , 也是在玉里鎮 , 其實為了服務偏遠的玉里河東地區民眾 , 每日玉里郵局都會指派專人隨車服務 , 定時與定點辦理各項郵件數收寄與儲金業務 , 目前舊車捐贈玉里鎮公所 , 停靠在樸石閣公園裡 , 作為文化資產展示與保存

玉里印象-1.JPG

玉里印象-2.JPG

玉里印象-3.JPG

玉里印象-4.JPG

目前玉山國家公園是累積最多黑熊出沒資訊的區域 , 而玉里鎮是前往國家公園必經的入口 , 六天五夜的偽當地人體驗後 , 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被熊包圍著的有趣城市 , 連瓦拉米步道的所有指標與告示牌都是熊熊造型 , 不過自從第二天在南通遊客中心 , 看到熊出末注意公告後 , 10歲半小學生就一直擔心會遇到熊 , 一直擔心會被熊吃掉 , 還一直問我熊會先吃掉誰 ? 媽媽我直接笑暈 ~

仔細研究 , 玉里鎮樸石閣公園裡 , 其實擁有一座台灣首座 「黑熊教育館」, 館裡除向花蓮林管處長期借展的拉庫拉庫溪台灣黑熊動物毛皮及骨骼標本外 , 也將會分享長期對台灣黑熊研究的成果 , 目前除了週三與週四休館外 , 平時早上11點至下午6點開放 , 並提供定時導覽

因為10歲半小學生很害怕熊熊 , 此回僅能無奈的與熊熊合照 , 實在可惜。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台灣特有的亞洲黑熊亞種 , 也是台灣唯一性的原生熊類 , 胸前的V字型白色條紋 , 是共有的特徵 , 現存族群數量約為200至600隻 , 出沒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至3500公尺的山區 , 活動範圍可達560平方公里

台灣黑熊極為強壯 , 體長約120至180公分 , 體重可達250公斤 , 隸屬於森林型動物 , 除交配期或撫育小熊期間外 , 通常獨居 , 白天在樹洞或是岩洞內休息 , 黃昏或夜晚時才外出覓食 , 較偏好棲習在海拔1500公尺至2500公尺之間 , 其實台灣黑熊生性謹慎 , 不主動攻擊人類 , 若意外碰上 , 最好是面對著對方 , 靜靜丶慢慢地退離相遇現場 , 千要不要驚慌大叫逃離 , 這樣的行為反而會促發黑熊加速攻擊的意願

玉里印象-18.JPG

玉里印象-19.JPG

我們與台灣黑熊最近的距離 , 就是前往 「瓦拉米步道」的這一天

「瓦拉米步道」位於花蓮卓溪鄉 , 戰後初期 , 卓溪鄉曾被分別劃入玉里鎮與富里鄉管轄 , 後來改制為花蓮太平鄉 , 最後因為與宜蘭太平鄉撞名 , 於是在1950年以布農族Takkei的漢字音譯卓溪命名 , 目前是花蓮三大原住民鄉鎮之一 , 因為鄰近玉里鎮 , 搜尋旅遊景點時 , 大家還是習慣把它歸為玉里鎮內。

「瓦拉米(Walami)」在布農族語的意思是 「一起去做某件事」, 因其發音與日語中的「蕨」相似 , 因此日本人在步道上興建的駐所 , 便命名為「蕨駐在所」。(詳細遊記→【慢旅行。花蓮卓溪】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我們與台灣黑熊最近的距離 , 就是前往【 瓦拉米步道】的這一天 )

瓦拉米-39.JPG

瓦拉米-50.JPG

「瓦拉米步道」距離花蓮玉里鎮自駕約10分鐘車程 , 健行前建議先前往南安遊客中心 , 先認識八通關越嶺道的歷史 , 還有依照自己的體力 , 評估可以到達的步道點 , 離開前 , 別忘了先上廁所 , 因為步道裡並沒有設置廁所。

「瓦拉米步道」為日本時代興建的八通關越嶺道的一部分 , 全長約14公里 , 由南安至瓦拉米(蕨駐在所) , 即是現今所稱的瓦拉米步道 , 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谷而上 , 坡度平緩 , 目前依難度區分為前後兩段 , 第一段適合一般大眾 , 由登山口至佳心4.5公里 , 不需申請即可健行 , 第二段佳心至瓦拉米需要辦理入山及入園證。

第一段適合一般大眾的4.5公里 , 旅人們又可依體力評估路程 , 體力真的不好就走到一號吊橋 , 約750公尺 , 步行約12分鐘 , 繼續往二號吊橋前往 , 約500公尺 , 約10分鐘路程 , 我們最後就是只走到二號吊橋 , 10歲半小學生算是輕鬆挑戰成功。繼續前往佳心約2.5公里 , 步行約45分鐘左右 , 體力好的旅人 , 可以考慮挑戰。

瓦拉米-5.JPG

瓦拉米-12.JPG

南安遊客中心的熊出沒注意公告 , 沒想到登山口與山風一號吊橋就有台灣黑熊頻繁出沒 , 因為暑假期間前往 , 健行的旅人還算多 , 根本不需要擔心熊出沒 , 不過遊客中心還是建議不要一人前往登山 , 以避免遇到危險。

瓦拉米-14.JPG

離開玉里鎮前 , 別忘了在台9線發現這些呆萌的小熊

玉里印象-22.JPG

玉里印象-24.JPG

玉里印象-47.JPG

玉里印象-48.JPG

✔️「安通溫泉飯店(花蓮縣玉里鎮溫泉36號)

夏天泡溫泉絕對不在我的計劃之中 , 兩年前因為前往六十石山金針花海的道路維修封閉 , 打亂所有行程後 , 莫名其妙衍生而來。那一天 , 就在小童的這句「我都沒有泡過溫泉」, 寵小孩的媽媽 , 不管現在是不是7月酷暑 , 也要使命必達 , 意外闖進日本人發現的百年溫泉(官網花蓮安通溫泉飯店)

小學生在台灣的第一次泡溫泉 , 就獻給屬於無色 , 水質稍帶硫化氫臭味的硫酸鹽氯化物泉 , 其實「安通溫泉」發源自1903年 , 由一名採樟腦的日籍人士在安通溪畔發現溫泉 , 到了1930年 , 日本政府在此地建造了一棟全檜木的日式平房 , 做為當時的日本警察廳招待所 , 並設置公共浴場 , 逐漸發展成為溫泉勝地 , 以後不斷整修與擴建 , 現為安通溫泉飯店 , 而日式榻榻米平房已由文建會列為歷史建築物 , 供到安通溫泉的遊客參觀。(詳細遊記【慢旅行。台東長濱】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紀念來回路程共124公里的一天 , 與壯闊太平洋合影的【台東長濱金剛大道】,花蓮安通溫泉飯店【百年安通溫泉】, 圍滿老饕的【烏鼻港晨霄海鮮】)

喜歡免費行程的旅人 , 也可以選擇玉里安通的野溪溫泉 , 溪畔上面目前有三個溫泉池 , 不過水溫偏高 , 竟然高達66度。

自行車-58.JPG

自行車-59.JPG

自行車-60.JPG

自行車-61.JPG

光復-38.JPG

自行車-64.JPG

花蓮玉里美食介紹

最後是格格不專業的花蓮玉里鎮美食介紹與評論。

夏季旅遊花蓮玉里鎮 , 似乎並非造訪這座小鎮最好的季節 , 因為號稱花蓮最甜西瓜的阿強西瓜 , 夏季大量使用雞肥 , 導致小鎮引來滿天飛的蒼蠅 , 讓小鎮顯的有些髒亂 , 出發前10歲半小學生誇下海口 , 準備連續5天都要去吃號稱全台灣最好吃的「橋頭臭豆腐」, 結果第一天就被店門口兩排保特瓶蒼蠅 , 嚇到完全沒有胃口。

夏季旅遊花蓮玉里鎮 , 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 , 就是部份店家夏天沒有冷氣 , 要不然就是有提供冷氣 , 但是必須要等到早上十一點才會開啟 , 又或是有冷氣開放 , 但是根本就形同虛設 , 冷氣根本就不冷 , 所以此回的美食體驗 , 大部份都是尋找有提供冷氣的店家 , 最多的做法都是直接外帶回「山鄰山林青年文旅」享用

您有發現嗎 ? 玉里鎮有名的美食店名都會冠上「橋頭」二字 , 橋頭臭豆腐丶橋頭冰丶橋頭玉里麵丶橋頭燒仙草… , 原來這些平均年齡超過五十年的老店 , 當年都是佇立在橋頭上的小販 , 只是當年的橋 , 早在城鄉規劃時 , 將水溝藏起 , 橋當然也被拆除了, 好險這些橋頭老店在祖傳三代相傳後 , 依舊保留當年的地道美味 , 所以來到玉里鎮真的沒做功課 , Google 橋頭兩個字就可以了

 ✔️「橋頭臭豆腐(花蓮縣玉里鎮民權街15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下午1點半至晚上9點半 , 每星期一休息

我心目中最強的玉里鎮美食 , 第一名當然要留給「橋頭臭豆腐」, 被號稱為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 , 我只能說當之無愧 , 缺點就是10歲半小學生吃過這家臭豆腐後 , 再也不吃其他家 , 而且還會來一句 , 沒有「橋頭臭豆腐」好吃

仔細研究 ,「橋頭臭豆腐」好吃的秘密 , 要從50年前說起 , 創始人呂彩雲女士搭配蘿蔔絲與九層塔的吃法 , 蘿蔔絲的微辛與九層塔的香氣 , 為酥炸臭豆腐增添清爽感 , 第二代接手後 , 改良自家臭豆腐發酵的味道與配方 , 濃淡合宜 , 讓吃素的朋友也能享用 , 在加上外皮酥脆 , 內部軟嫩的油炸功夫 , 最後再搭配獨家蘿蔔絲泡菜 , 這一盤看似不起眼的臭豆腐 , 直接被我們秒殺完食 , 目前臭豆腐分為小份3片60元與大份5片100元 , 營業時間從下午一點半開始 , 必須先取號碼牌(下午1點半開始發號碼牌) , 然後依續叫號點餐與取餐

離開玉里鎮的前一天 , 我們終於來朝聖這一盤臭豆腐 , 這一天拿到的號碼是第245號 , 等候時間約30分鐘左右 , 這間位在樸石閣公園旁的鐵皮屋就是「橋頭臭豆腐」本尊 , 不用擔心找不到 , 因為店家前方一定擠滿人潮 , 絕對不會錯過 , 無法接受夏天沒有冷氣的用餐環境 , 所以這一餐我們帶回「山鄰山林青年文旅」享用

玉里印象-20.JPG

這一餐我們還前往「山鄰山林青年文旅」推薦的玉里鎮美食 , 這家在Google評論擁有4.4高分的「鴨米鴨片飯」, 也是不容錯過的人氣美食餐廳

玉里印象-40.JPG

玉里印象-21.JPG

✔️「小木屋玉里麵(花蓮縣玉里鎮民權街37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早上8點至晚上8點 , 每星期二休息

我心目中最強的玉里鎮美食 , 第二名當然要留給「玉里麵」, 不過我並沒有很推薦這家小木屋 , 會買這家完全是因為馬蓋先沒有營業 , 橋頭玉里麵又大排長龍 , 最後只能無奈選擇這家 , 不過站在一旁等候餐點的空檔 , 默默發現這家小木屋玉里麵 , 頗受當地阿伯青睞 , 來買的大部份都是當地人 , 當地人點餐都是用喊的 , 只有我們外地觀光客 , 乖乖的在寫外帶單

默默發現在玉里鎮點餐都是靠嘴 , 連買個鹽酥雞 , 老闆都寫著要什麼直接跟老闆說 , 不要自己夾 , 東西部的文化果然大不同。

玉里麵原名玉里大麵 , 因為發源自花蓮縣玉里鎮而得名 , 目前僅存於玉里鎮 , 麵條採用全手工製程 , 煮熟後一邊吹風扇 , 一邊和油 , 省去泡水冰鎮的步驟 , 使得麵條彈牙滑口 , 因此又有「台式的日本拉麵」的稱號

關於玉里麵的由來 , 相傳是源於日治時間 , 因為日本人愛吃拉麵 , 便將麵食文化帶進玉里鎮 , 並結合在地食材 , 便開啟玉里人的麵食歷史

老實說「玉里麵」並沒有特別獨特 , 這一碗品嚐的絕對是玉里僅有的新鮮感 , 建議找一家用餐環境較好的店家品嚐就可以了

玉里印象-10.JPG

純樸小鎮的夜晚 , 只能靠吃來打發時間 , 買個鹽酥雞默默變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 第一家不好吃 , 第二家特別Google找到的大胖 , 果然好吃多了。

橋頭玉里麵剛好就在這家鹽酥雞的隔壁。

玉里印象-11.JPG

玉里印象-41.JPG

抵達花蓮玉里鎮的第一餐 , 這是我們的第一碗玉里麵 , 也是唯一的一碗

玉里印象-13.JPG

玉里印象-12.JPG

✔️「星馬茶餐廳(花蓮縣玉里鎮光復路46號之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 早上10點半至下午1點半 , 下午4點半至晚上7點半 , 每星期日休息(官網星馬茶餐廳)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會在玉里鎮吃起異國料理 , 而且還是連著兩天造訪 , 如果您吃膩了環境都不太優質的小吃店 , 如果您受不了沒有冷氣的用餐環境 , 我會推薦這家小店

在Google評分高達4.6分的這家「星馬茶餐廳」, 當初抱著試看看的心態前往 , 沒想到隨便點都沒有點到地雷 , 餐廳內部座位雖然不多 , 但是整齊乾淨又有冷氣開放 , 可以舒服用餐 , 我想這樣就夠了, 重點是老闆娘超級無敵親切 , 從頭到尾笑咪咪的概念

玉里印象-37.JPG

「星馬茶餐廳」的菜單 , 默默發現結合玉里特色的餐點 , 就是第15項的肉骨茶玉里麵

每桌都會點上一盤的新加坡海南雞飯 , 第一天完售 , 沒有品嚐到 , 這一天隨便點的吉隆坡肉骨茶飯與印度煎餅套餐 , 都算是水準之上 , 老實說 , 肉骨茶有被小小驚艷到 , 這一餐僅花費台幣260元 , 非常經濟實惠。 

玉里印象-35.JPG

玉里印象-36.JPG

玉里印象-38.JPG

玉里印象-39.JPG

為了吃上這一盤新加坡海南雞飯 , 我們竟然下午4點半就來報到 , 如願以償。

這一餐僅花費台幣300元 , 玉里鎮的物價,讓人消費的極為開心。

玉里印象-50.JPG

玉里印象-53.JPG

玉里印象-52.JPG

✔️「美國阿嬤的廚房(American Grandma’s Kitchen)花蓮縣玉里鎮光復路142號之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早上7點半至下午1點半 , 下午5點半至晚上8點半(官網美國阿嬤的廚房)

有別於 第一次入住台東路得青年旅館 , 很好奇一晚台幣1700元的旅館 , 會端出怎麼樣的早餐內容 , 結果是提供台幣50元/人的每日早餐券 , 有四家可供選擇分別是木可蘿蔔糕丶秒殺水煎包丶雅米早餐店與阿紅麵店 , 基本上都是圍繞在旅館周邊 , 步行僅需5分鐘以內的在地早餐 , 三天二夜我們早餐 , 我們兩天都是直奔環境最好的木可蘿蔔糕。

結果第二次的「山鄰山林青年文旅」並沒有提供早餐 , 不過開放式的廚房 , 提供旅人簡單料理的空間 , 所以大部份的時間 , 我們都是前往全聯社購買牛奶丶麵包丶優格與水果 , 另外 , 距離青年文旅步行約3分鐘就有一家小7 , 青年文旅的周邊就有傳統早市 , 所以早餐選擇其實還算多

懶媽媽的玉里鎮外帶早餐 , 首推這家Google評分高達4.3分 , 而且隨便點都好吃的「美國阿嬤的廚房(American Grandma’s Kitchen)」, 蛋餅與蛋沙拉都非常推薦 , 唯一的缺點是早上11點前用餐 , 店內僅能吹電風扇,怕熱的旅人建議外帶 , 另外提醒 , 因為店內就只有美國阿嬤一人準備餐點 , 餐點製作時間較慢 , 請耐心等候。

玉里印象-42.JPG

玉里印象-43.JPG

玉里印象-44.JPG

✔️「點點頭手作食(花蓮縣玉里鎮和平路144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 早上6點至11點 , 星期一休息

我們真的很愛走一吃成主顧路線 , 繼前一天的「美國阿嬤的廚房(American Grandma’s Kitchen)」早餐後 , 隔天我們打算再度光顧 , 沒想到沒營業 , 氣 ~。

最後Google評論找到這家高達4.7分的「點點頭手作食」, 仔細研究 , 這的早餐店的蛋餅屬於粉漿蛋餅 , 第一次品嚐我們並沒有特別喜愛 , 因為粉漿蛋餅走的是軟Q路線 , 值得一提的是店內還有手打健康飲品 , 算是另一個早餐亮點 , 喜歡健康早餐 , 可以選擇這一家。

又是一家沒有提供冷氣的早餐店 , 亳不猶豫 , 直接外帶回「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玉里印象-14.JPG

玉里印象-15.JPG

✔️「紅茶洋行玉里店(花蓮縣玉里鎮和平路42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四 , 早上10點至晚上6點 , 星期五至日休息

因為租借腳踏車 , 意外發現深藏小巷內的這家平價好喝的「紅茶洋行」, 10歲半小學生大喊實在是好便宜 , 這麼大杯才台幤25元 , 缺點是一週休三天 , 有幾天想喝都喝不到

玉里印象-54.JPG

玉里印象-45.JPG

玉里印象-46.JPG

✔️「廣盛堂(花蓮縣玉里鎮中山路二段82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 早上9點至晚上6點 , 晚上6點半至晚上9點。

玉里鎮最知名的伴手禮就是廣盛堂羊羮」。

為什麼日本人最愛吃的羊羮 , 變成玉里馳名於花蓮的特產呢 ? 其實早在日治時期 , 日本人就發現玉里鎮有著豐潤的天然環境 , 孕育出來的豆子特別綿甜 , 是製造羊羮的好食材 , 有位窪田先生 , 在玉里鎮上開設第一家專賣羊羮的勝山堂 , 在戰後不得不離開台灣 , 窪田先生把精湛的羊羮手藝傳授給當地學徒 , 這就是現今玉里羊羮的起源。

位在玉里鎮中山路的廣盛堂羊羮」, 至今已有超過六十年歷史 , 也是鎮上所開設的第一家糕餅店。

10歲半小學生幫爸爸買的「廣盛堂羊羮」伴手禮 , 最後我們選擇綜合口味系列。

玉里印象-58.JPG

玉里印象-56.JPG

玉里印象-57.JPG

2022年夏天 , 旅程的第一站 , 六天五夜的偽玉里人 , 玉里人的熱情讓我們難忘。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花蓮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一次帶著法鬥妹妹一起跨年 ,【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里拉餐廳早晚自助餐 , 寵物專屬寵物樂園島

2.【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一次帶著法鬥妹妹一起跨年 , 就在【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寵物房一泊二食專案

3.【慢旅行。花蓮壽豐】第三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姐~人生的第一次滑索體驗就在【野猴子探險森林】,【立川漁業休閒農場】鹽烤活力鯛 , 摸蜊仔兼洗褲活動

雙子座格格
雙子座格格

我是雙子座格格 , 一位反骨的ISFP探險家 , 內心常被兩個不同的靈魂拉扯 , 可以很孤僻也可以很活潑。喜歡以「偽當地人身份」, 探索與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喜歡深度解鎖單一國家 , 最遠流浪到「挪威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2025食尚玩家駐站部落客)

文章: 634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