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阿里山景點推薦】台18線公路上的【逐鹿文創園區】, 優格哇舒劇場歌舞與梅花鹿餵食體驗 , 感受原住民文化的熱情

「觸口遊客中心」是前往台18號阿里山公路的第一站,其獨特的建築外觀讓人眼睛一亮。這座遊客中心由廖偉立建築師全程規劃,設計理念圍繞著保持自然土地特色與順應地形的山貌,將「地景交織」、「漂浮」與「動線穿梭」等設計手法巧妙融合,打造出一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景建築。

自駕經過台18號這條路,會發現天際線呈現出特別的舒適感,因為過去十年間,公路沿線的所有電線已經地下化,維持了原始景觀的純淨。除了遊客中心,這裡還設有一個鄒族「逐鹿文創園區」,園區內有「鹿園」和提供鄒族文化歌舞表演的「優格哇舒」劇場,讓遊客可以更深入了解當地的原住民文化。

在參觀完園區後,我們選擇在園區內的「噢馬飛餐廳」品嚐一回鄒族風味餐。餐廳提供的當地特色美食,從香氣撲鼻的烤肉到口感獨特的傳統小吃,每一口都讓人感受到阿里山豐富的文化底蘊與自然的滋養,為這趟旅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認識阿里山

從位在嘉義市西區的「嘉義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Chiayi)」, 前往位在嘉義梅山鄉瑞里的「朵麗絲森林民宿」, 導航指引我走的是縣道166號 , 自駕約1個小時又15分鐘 , 沿路經過幾個著名的景點 , 分別是觀音瀑布丶太興岩步道與圓潭生態園區

縣道166號(東石至瑞里) , 又名瑞水公路 , 全線均位於嘉義縣境內 , 西起東石鄉東石市區 , 東至梅山鄉瑞里 , 全長共計81.311公里 , 也是台灣第三長的縣道。

其實「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包括番路丶竹崎丶梅山與阿里山共四鄉 , 如葉脈般的交通路網蔓延群山 , 引領旅人穿梭在層疊的山林綠意 , 因山脈呈現U型缺口 , 在夏季不會阻擋西南季風吹拂 , 平均氣溫約攝氏10度左右。(官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幾月去最好? 阿里山氣溫變化大 , 山勢起伏多 , 四面高山環繞 , 氣候涼爽 , 濕度大 , 雨量充沛 , 每年四月到九月為雨季 , 十月到翌年三月為旱季 , 時常有濃霧 , 出遊需要特別留意 , 秋季是阿里山最美麗的季節之一。

在「阿里山」待上12天 , 我們走過這些地方。

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

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作為前往阿里山的第一站,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這裡不僅是休憩和補充資訊的場所,還是探索阿里山之旅的前哨站,遊客中心內規劃有公共藝術造景和精緻的戶外景觀。

在這裡,我們最熟悉的自然是連鎖咖啡館路易莎,它早已成為許多人旅途中放鬆的首選地。而創立於2002年的希諾奇台灣檜木博物館(Hinoki),則展示了台灣檜木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讓遊客能夠更加了解這片土地的珍貴資源。

此外,遊客中心內的入里咖啡也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口感滑嫩、絕不乾澀,香氣四溢的茶葉蛋是不能錯過的人氣美食。

除了探索當地的文化與美食外,戶外景觀也是一大亮點。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獨立山8字形軌道,這條著名的獨立山登山鐵道全長約5公里,並以螺旋形狀環繞獨立山三周,直達山頂。當火車迴旋上山時,遊客可以三度欣賞到山下的樟腦寮車站與遠方的嘉南平原,景色如畫,變幻萬千。

這段迴旋的路段不僅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特色,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設計,獨立山的迴旋路段讓人驚艷,搭乘火車穿行其間,仿佛走進了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到山川的震撼。

這也是我們在這次旅程中唯一錯過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車站,實在可惜。

逐鹿文創園區

坐落於阿里山腳下的「鄒族逐鹿文創園區」,自2022年9月開幕以來,成為了一個融合傳統文化、歌舞表演、美食市集和導覽活動的多元文化園區。

園區的核心理念是推廣並永續發展逐鹿社區」的原住民文化。逐鹿社區的名字源自於八八風災後,來自阿里山上八個鄒族部落的居民搬遷至山腳下安置。社區位於觸口轆子腳,這裡是一片平坦的沖積平台,海拔高度介於200至205公尺之間,地勢相對平坦,十分適宜居住與農耕。

在鄒族的歷史中,逐鹿社區」曾經是傳統梅花鹿獵場,早期的鄒族祖先便在這片土地上進行狩獵和活動。這裡的梅花鹿不僅是他們狩獵的重要目標,也是鄒族生活和信仰的一部分,兩者之間有著深遠的文化聯繫。鄒族的祖先稱這片土地為「Poftongveoveo」,意為“追逐狩獵梅花鹿的地方”,顯示出梅花鹿在鄒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關於「鄒族逐鹿文創園區」對於第一次造訪的您 , 可能擁有諸多疑惑 , 以下是我個人的旅遊心得與注意事項 , 供朋友們參考:

1.在計劃前往「鄒族逐鹿文創園區」之前,了解一些重要的資訊將有助於您順利看到鄒族歌舞表演。這裡總共區分為兩個園區,分別是鹿園提供鄒族文化歌舞表演的「優格哇舒」劇場

2.營業時間丶表演時間與購票費用與規定。

  • 鄒族逐鹿文創園區
    • 營業時間 : 9:00-17:00。
    • 休息日 :  星期二 。
    • 票價 :  台幣200元/成人 ,   台幣150元 / (5-12歲兒童、65歲以上者)。
    • 可抵用台幣150元(餐廳不能抵用)。
    • 優格哇舒劇場表演時間 :  每日兩場,上午10點半與下午3點。
  • 鹿園
    • 上午場體驗時間 :  10點丶11點。
    • 下午場體驗時間 : 1點丶2點丶3點丶4點。
    • 每整點開放入場80人,如至現場已超過80人,請等待梯次進場
    • 票價 :  台幣150元/人,可抵用餵食筒費用。

票價可抵用餵食筒費用。

「鄒族逐鹿文創園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動便是鄒族歌舞表演。這些表演場次通常安排在園區內的優格哇舒劇場」。劇場名稱中的「優格哇舒」是鄒族語言中的問候語,意思是「請安」或「祝福」,象徵著鄒族人民的熱情和好客。每場表演都是鄒族歷史與文化的縮影,歌舞的旋律與節奏承載著祖先的故事,帶領遊客走進鄒族的精神世界。

在「鄒族逐鹿文創園區」內,特別提醒遊客注意,餵食梅花鹿和優格哇舒劇場的歌舞表演的票價是分開購買的。

前往優格哇舒劇場」的路上,您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景點——一隻高達6尺的黑熊模型,矗立在劇場入口處。這隻黑熊是園區的地標之一,既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裝置藝術,也象徵著鄒族文化中與自然和動物的深厚聯繫。

「優格哇舒劇場」的主持人風趣幽默,總能帶動現場氣氛,讓觀眾不僅了解鄒族的傳統,還能隨著他們的節奏融入其中。劇場內的表演不僅有精緻的鄒族傳統歌舞,還有精彩的文化故事劇目,通過生動的表演,讓您更深入了解鄒族的歷史、傳統以及生活方式。

這也是這是阿里山12天深度之旅,11歲小學生的第二次原住民歌舞體驗。第一次是在樂野部落的「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當時他第一次感受到原住民歌舞的魅力。雖然年紀還小,但對於原住民的音樂和舞蹈已經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看著他隨著舞者的旋律輕輕擺動,無疑是這次旅行的一大亮點。

噢馬飛餐廳

在「鄒族逐鹿文創園區」內,還可以品嚐到獨具特色的鄒族美食。園區內有提供一份創意套餐,售價台幣380元,套餐內包括咖啡龍鬚菜沙拉、炸天婦羅、烤山豬肉、酥炸鱸魚、主食獵人包、阿里山薊湯小米鮮奶茶,讓人對這道結合當地食材與創意元素的菜單充滿期待。

然而,這份套餐的味道卻有些挑戰性,有些創意元素可能讓您的味蕾感到有些不適應。例如,咖啡龍鬚菜沙拉的組合讓我們感到有些出乎意料,咖啡的苦味與龍鬚菜的口感並不完全契合,讓這道菜的味道略顯突兀。而小米鮮奶茶則是另一個創新的嘗試,將小米與鮮奶結合,雖然這道飲品口感滑順,但小米的風味略顯奇特,可能讓不習慣的人覺得不太容易接受。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嘉義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嘉義】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6天15夜行程(11Y10M)

2.【慢旅行。嘉義嘉義市】以【嘉義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Chiayi)】為起點 , 開始我們五天四夜的嘉義市區探險   

3.【慢旅行。嘉義太保】【故宮南院】必看人氣國寶館 , 最後再來一鍋【野爺鍋物】推出的慈禧最愛萬壽菊花鍋

4.【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世界唯二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與台灣唯一一座【獄政博物館(原嘉義舊監獄)】

5.【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8家嘉義市區必吃小吃與在地人推薦餐廳 , 最愛「阿樓師火雞肉飯」與「林聰明沙鍋魚頭」

6.【慢旅行。嘉義阿里山】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來吉部落【HANA廚房】融合南非與鄒族的獨特異國餐廳 , 童話村落【得恩亞納】42棟彩色高腳屋

7.【慢旅行。嘉義梅山】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嘉義瑞里【朵麗絲森林民宿】感受山林生活的悠閒與靜謐

8.【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阿里山小火車的大本營【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檜意森活村裡的日式老屋咖啡廳「Morikoohii森咖啡」

9.【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日式建築改建的古蹟美術館【嘉義市立美術館】, 以陳澄波畫作規劃餐點的「J-BIIRU嘉啤酒餐酒館」

10.【慢旅行。阿里山景點推薦】「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旅行攻略? 12天慢旅行玩什麼? 太平雲梯 , HANA廚房 , 霧裡村 , 空氣圖書館 , 阿將的家23咖啡館 , 森林小火車

雙子座格格
雙子座格格

我是雙子座格格 , 一位反骨的ISFP探險家 , 內心常被兩個不同的靈魂拉扯 , 可以很孤僻也可以很活潑。喜歡以「偽當地人身份」, 探索與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喜歡深度解鎖單一國家 , 最遠流浪到「挪威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2025食尚玩家駐站部落客)

文章: 634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