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一座擁有深厚底蘊的城市 , 沒想到小學生覺得「台南美術館」很無聊 , 想要逃走 , 幼稚媽媽我隨便Google就能發現免費參觀的「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誤打誤撞偶遇的「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也讓我們認識日治時期 , 在台灣留下最鮮明建築設計印記的靈魂人物 , 那就是森山松之助先生 , 他的許多作品至今仍被留存 , 並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 除了台灣總督府丶三大州廳丶鐵道部丶台南法院…等公共官廳建築 , 都是出自他之手。
建於1912年的「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與台北的「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和二二八公園裡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被譽為台灣日治時期古蹟裡的「三大經典建築」。目前「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每天上午10點至11點 , 下午3點至4點 , 提供上丶下午各一場團體導覽 , 每場人數以10人以上 , 40人以內為限 , 每場導覽時間為40分鐘。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意外發現團體導覽含有20分鐘的「貓道導覽」, 但是每梯次僅開放10人參觀 , 想參觀記得早點來排隊。
這一篇 , 就來分享比預期有趣的「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與第一次的「貓道導覽」。
關於友愛街
這次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三天二夜的徒步美食之旅 ,「友愛街」貫穿台南老城區中心 , 1980年代 , 曾是台南著名的「舶來品街」, 隨後電影院與百貨商場也相繼落成與此。
「友愛街」以東是一條文化走廊 , 這裡有被綠意銜接著的「美術館一館」與「美術館二館」, 以及台灣的第一座孔子廟 , 也是清治時期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南孔廟」。
「友愛街」以西則是老字號的繁華商圈。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周邊散步美食地圖。(詳細遊記→【慢旅行。台南中西區】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在台南市區的徒步美食之旅 )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 「司法博物館(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及星期日 , 早上9點至下午5點 , 星期一休息 , 免門票。 (官網→司法博物館)
受到基地方向影響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建築設計共有兩個東西兩個入口 , 主入口位在北面東側 , 次入口則位於北面西側 , 另在西面還有一個假門廊 , 主入口過去提供法官等主要法庭人員使用 , 以希臘山牆為頂 , 8根柱子立在台階之上 , 其中最兩側是三根一組的柱子 , 最邊角的是角柱 , 中央兩根為獨立柱 , 為圓柱。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大廳上為圓頂 , 也是該建築中最搶眼且繁複的設計元素 , 鏤空藻井式圓頂中心部分為十二根複合柱式 , 每三根為一組立在一個基座上 , 上段為凹槽 , 下段最顯眼的地方是勳章飾 , 周圍則是以玫瑰花來做為裝飾 , 地板則是保留過去維多利亞拼花地磚 , 除了圓頂之外 , 建築物屋頂的其他部分則是採用兩段式的斜面構成的馬薩式屋頂 , 屋瓦為魚鱗形成 , 屋頂上還開有牛眼窗。
讓我們認識日治時期 , 在台灣留下最鮮明建築設計印記的靈魂人物 , 那就是森山松之助先生 , 他的許多作品至今仍被留存 , 並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 除了台灣總督府丶三大州廳丶鐵道部丶台南法院…等公共官廳建築 , 都是來自他之手。
1907年森山松之助先生來台灣 , 至1921年離開台灣 , 在台灣期間除了總督府營繕課的工作之外 , 不願擔任行政職務 , 全心進行設計業務 ,「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竣工後 , 已在台灣設計大量作品的森山松之助先生表示 , 台灣已經沒有什麼可做了 , 離開台灣後在東京開設建築師事務所。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外觀模型圖。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原本內部規劃有大廳丶庫房丶奉安所丶扣留室丶法務辦公區丶法庭區等區域 , 各區域則是以廊道聯通 , 中央走廊設有四座採光井 , 使陽光可從屋頂天窗藉由玻璃折射光源至室內 , 庫房則是放置法院重要物件的區域 , 因防盜因素 , 房間壁體設計竟然厚達75公分。
旅遊台南這座歷史古城 , 專業導覽絕對是標配 , 如果僅是走馬看花 , 拍照打卡實在可惜 , 目前「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每天上午10點至11點 , 下午3點至4點 , 提供上丶下午各一場團體導覽 , 每場人數以10人以上 , 40人以內為限 , 每場導覽時間為40分鐘。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暫時留置犯人或犯罪嫌疑人的休息處所 , 也是目前旅人拍照打卡的有趣場所。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各區域則是以廊道聯通。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因原被拆除之建築高塔無法恢復 , 藝術團隊使用強化玻璃纖維樹脂 , 仿舊復刻出想像中的倒掛高塔。
團體導覽與貓道體驗
目前「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為維護參觀品質 , 每日參觀人數以1500人為限。
最後是我們參加的下午3點至4點的團體導覽 , 以及20分鐘的「貓道導覽」, 每梯次僅開放10人參觀 , 想參觀記得早點來排隊 , 排隊地點在西側長廊。
其實「貓道」原本的功能是施工維修棧道 , 承重有限 , 且上下木製樓梯陡峭 , 基於安全之考量 , 不建議幼童與老年者參加。
「貓道導覽」我們拿到下午場第一和第二號。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中央走廊設有四座採光井 , 使陽光可從屋頂天窗藉由玻璃折射光源至室內。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馬薩式屋頂介紹 , 馬薩式屋頂盛行於十九世紀中葉 , 拿破崙三世在巴黎重建大型公共建築時廣為採用 , 一時蔚為風尚 , 屋頂呈兩段式傾斜 , 上半段斜度較下半段平緩 , 內由多組木衍屋架支撐 , 木料來自日本的柳杉 , 其間設有貓道 , 便於檢視維修。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庫房則是放置法院重要物件的區域 , 因防盜因素 , 房間壁體設計竟然厚達75公分。
最後的「貓道」參觀 , 全名應該稱為「馬薩式屋架體驗」。
「貓道」門口其實很窄小 , 剛好與小學生的身高一樣高。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馬薩式屋頂 , 導覽大姐告訴我們早期可以讓民眾進入行走 , 目前為了安全考量僅能在入口處觀看 , 目前也是全台僅存的「貓道」。
維修工人當初維修的通道稱為「貓道」, 因為維修人員有靈巧的身手 , 當初只有30至45公分寛 , 五邊形的馬薩式屋頂 , 整個放眼看起來其實非常壯觀 , 是一次非常特別的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