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一座擁有深厚底蘊的城市 , 幼稚媽媽我隨便Google就能發現免費參觀的「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沒想到三樓常設館還免費提供兒童消防服 , 讓小朋友們免費體驗與拍照 , 真的讓人忍不住大推特推。
剛抵達台南市區時 , 經過「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圓環時 , 一棟白色建築 , 吸引我們的目光 , 仔細研究後原來它就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合同廳舎」, 所謂的「合同廳舎」就是聯合辦公廳舎的意思 , 該建築中的高塔在1930年落成 , 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 , 興建樓高六層的中央高搭 , 當時被稱為「衘大典紀念塔」, 並在塔邊立有對消防隊有功的營造商人住吉秀松先生雕像 , 中央高塔初名「火見樓」, 後改為「望火樓」是當時台南市區中最高的建築物 , 在日治時期幾乎全為木造房屋的市區中顯得格外重要 , 方便隨時監控市區 , 也被做為消防瞭望台使用。
參觀「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前 , 絕對要認識這位靈魂人物住吉秀松先生 , 他也被稱為台南消防之父 , 在日治時期他在台灣成立了住吉組 , 並參與台南消防組的成立。
這一篇 , 就來分享沒什麼遊客被我們包場的「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關於友愛街
這次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三天二夜的徒步美食之旅 ,「友愛街」貫穿台南老城區中心 , 1980年代 , 曾是台南著名的「舶來品街」, 隨後電影院與百貨商場也相繼落成與此。
「友愛街」以東是一條文化走廊 , 這裡有被綠意銜接著的「美術館一館」與「美術館二館」, 以及台灣的第一座孔子廟 , 也是清治時期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南孔廟」。
「友愛街」以西則是老字號的繁華商圈。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周邊散步美食地圖。(詳細遊記→【慢旅行。台南中西區】以【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為起點 , 開始我們在台南市區的徒步美食之旅 )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 「消防史料館(中西區中正路2-1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及星期日 , 早上10點至下午4點 , 星期一休息 , 免門票。 (官網→消防史料館)
早期的「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整體外觀形式並不對稱 , 起初只有中央高塔 , 後來一旁才增建其它廳舎 , 裡面的各單位各自擁有出入口 , 至於樓高六層的中央高搭 , 被做為消防瞭望台使用。
日治時期「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一至三樓分別為車庫丶事務所休憩室丶組員宿舎 , 中央高搭東側一樓為派出所 , 二樓為圖書室丶食堂與浴室 , 三樓則是舖設榻榻米的座位空間。外觀部分 , 各樓層間在外牆上以突緣橫帶隔開 , 各層設有牛眼圓形窗裝飾。
推開一樓「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大門 ,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輛極具時代意義的古董消防車。
其實這輛古董消防車於1950年代製造的OHTA廠牌敝篷水箱消防車 , 是台灣消防隊早期配備最先進的消防車 , 全長3.8公尺 , 寬1.4公尺 , E9配備903c.c. , 20PS引擎 , 水容量200加侖 , 乘員7名 , 車輛總重量1560公斤。
旅遊台南這座歷史古城 , 專業導覽絕對是標配 , 如果僅是走馬看花 , 拍照打卡實在可惜 , 目前「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提供團體預約導覽 , 每場人數以30人為上限 , 若當日僅1名志工值班 , 將解說導覽1樓 , 2樓與3樓可自行參觀。
因為我們只有兩人 , 所以這次無法參與導覽 , 全程都是自己看著一旁的介紹 , 從1樓自行參觀至3樓。
古董消防車上方還有詳盡的中丶英丶日文介紹 , 由側面觀看可以觀看更多消防車上的細節。
其實仔細觀察館內文字介紹 , 幾乎都有三國語言 , 對於外國旅人極為友善 , 也能更了解台灣消防歷史。
古董消防車下方還有圖解說明細節 ,「朝天瞄子」是固定式瞄子 , 出水流量相當大 , 同時可以單人操作。
火警發生時 , 敲響消防鐘和啟動蜂鳴器 , 召集消防人員前往滅火 , 同時路人聽到鐘聲可迅速閃離。
「朝天瞄子」的詳細介紹 , 分為A直線/噴霧兩用瞄子 , 直線瞄子可較長距離射水 , 噴霧瞄子噴出的水霧顆粒很細 , 能迅速吸熱降低火場溫度 ; B泡沫瞄子 , 常用在化學火災現場 ; C直線瞄子 , 口徑不同射程會不一樣 , 口徑小水射程也較遠。
沒想到日治時期的消防車設計竟然如此先進與令人驚艷。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位在一樓的第一個展廳就是「合同廳舎前世今生」與「台南消防先驅 : 住吉秀松」。
日治時期的「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 利用轉轉看的趣味方式 , 讓大家發現古蹟更多細節之美。
絕對要認識這位靈魂人物住吉秀松先生 , 他也被稱為台南消防之父 , 在日治時期他在台灣成立了住吉組 , 並參與台南消防組的成立。
住吉秀松先生是日本廣島縣吳市人 , 其家族據說與織田信長有血緣關係 , 曾參與台灣縱貫鐵路的營造工程 , 而後成立了住吉組 , 開始獨立負責工程 , 但此時的住吉組仍隸屬鹿島組 , 當時的住家與工作室位在今台南市中西區興華街一帶。
住吉秀松先生去世後台南消防組為他製作半身銅像以資紀念 , 而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 該銅像是向大阪今村銅器鑄造所訂製 , 1930年銅像安置在「台南市消防組詰所望火樓左側轉角消防器具置場」的樓頂上。
日治時期的消防徽章。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珍藏日治時期的消防衣 , 當時消防員著裝出勤前 , 還要先潑水 , 以增加防火性能 , 一旁的這台就是林泉乙助製作的人工消防汲水幫浦 , 汲水幫浦裡面其實是空的 , 需要有兩個人將水倒入 , 再由兩個人一同操作 , 才有辦法滅火。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位在一樓的「消防歷史長河」與「送火神」介紹。
內容分為清領時期丶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的消防沿革簡介 , 台南府城消防歷史始於1840年府城六條街大火制定的「防水章程」, 歷經日治時期消防組設立與變革丶國民政府來台後消防組織編制與縣市合併後 , 消防業務也從原本單約的火災搶救與預防 , 演變成更繁雜及多元的業務內容。
「送火神」在台灣有許多民俗信仰 , 在台南有迎火神與送火神儀式。
清領時期房舎照片介紹 , 從館內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從西門城上遠眺城西不見天的密集老街 。
側邊的抽屜打開可以發現什麼是救命袋? 以及火燒事件介紹 。
公設消防組織設立「火見樓」。
1923年因日本關東大地震緣故 , 台南的重要產業 , 如酒精工廠丶糖廠丶郵便局…等 , 增設自衛消防組 , 1928年公設消防組設置 , 1930年公設消防組設立火警瞭望台(現合同廳舎前身) , 適逢台南州慶祝昭和天皇御大典 , 又稱為「衘大典紀念塔」, 仿日本江戶時代的消防高塔 , 因日本關東大地震關係 , 該塔具有防震設計 , 是當時市區內最高的建築。
一樓前往二樓的梯間牆面呈現消防英雄的消防故事與記憶牆。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其實還保存著全台灣最古老的消防滑竿 , 消防人員用雙水與雙腿夾住 , 從三樓滑到一樓只需三秒時間。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位在三樓的「消防英雄」與「救援SOS」介紹。
消防最主要的工作包含預防火災丶搶救災害丶緊急救護 , 他們的工時為勤二休一(即工作48小時 , 休息24小時) , 只要119專線響起 , 他們就必需奮不顧身前往完成任務 , 三樓的展區帶我們認識消防員的工作內容與裝備。
展區還特別展示1964年製造的移動式消防幫浦車(下圖紅色那輛) , 一般用於大廠區消防使用 , 以電力啟動馬達 , 電力不足時可以利用搖臂來啟動引擎。
結束參觀前別忘了來一場消防服裝承重體驗 , 大朋友與小朋友都可以體驗穿戴消防員的服裝與配件 , 我家小學生體驗完之後一直大喊這衣服穿起來好熱 , 裝備用具拿起來則是比預期的沉重許多 , 真的是才穿一會功夫就開始哇哇叫。
有了這一回體驗後 , 大家終於可以感同身受 , 感受消防人員在悶熱的火場是多麼的不容易 , 消防人員真的極為辛苦 , 在此向您致上最高敬意。
目前「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也是台南市消防大隊第二分隊丶保五總隊第一大隊第二分隊 , 史料館區域營業時間星期二及星期日 , 早上10點至下午4點 , 星期一休息 , 其他辧公區域則是禁止旅人參觀與進入。
國立台灣文學館(原台南州廳)
✔️ 「國立台灣文學館(中西區湯德章大道1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及星期日 , 早上09點至晚上6點 , 星期一休息 , 免門票。 (官網→國立台灣文學館)
「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舎)」的對面就是前身為「台南州廳」的「國立台灣文學館」, 也是台南市中心重要的地標之一 , 就是出自森山松之助先生設計 , 在1916年落成使用 , 當時是台南最高的行政中心 , 也奠定周邊街道的熱鬧繁華 , 許多重要的官署都在州廳周邊 , 原法國馬薩式屋頂與衛塔屋頂及木構造部分幾乎全毀 , 1999年啟動修護與增建工程 , 幾經修復已維持原樣 , 2003年完工並作為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舎 , 並為台灣古蹟再利用官方建築的重要案例。
「國立台灣文學館」濃厚的異國風格與獨特的馬薩式建築屋頂 , 也成為造訪台南留影的熱門地點 , 館內還有一家「Minimou Brunch」早午餐店可供選擇。
Minimou Brunch文學店
✔️ 「Minimou Brunch文學店(中西區湯德章大道1號(台南市美術館1館斜對面)」,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 早上9點至下午6點 , 星期一休息。 (官網→Minimou Brunch)
位在「台南市美術館1館」斜對面 , 有一間隱藏在「國立臺灣文學館」巴洛克建築裡的簡約餐廳 , 名為「Minimou Brunch」, 其中「Minimou」以極簡主義為發音諧音命名 , 默默發現這一篇有好多名字我都唸不出來。其實老闆Eason過去曾在澳門五星級酒店擔任公關 , 繁重工作壓力加上日夜顛倒 , 唯有在休假日享受一頓豐富早午餐時才能得到緩解 , 結婚後決定回到家鄉台南 , 共同攜手經營一家早午餐店 , 目前總共擁有二家店 , 除了台南文學館店 , 還有一家台南安平店。
文學館店Google評分高達4.7分 , 安平店Google評分更是高達4.9分 , 整體來說 , 因為老闆夫妻嚮往極簡風格 , 再加上古蹟依法規不能使用明火 , 從備料到餐點 , 都是主打使用精簡的好食材 , 打造健康飲食與簡約生活。
從餐點備料皆是手工製作 , 每一樣配菜也皆在水準之上 , 這一次沒先研究 , 與人氣王「日式奶香蛋三明治」擦身而過 , 隨意點的「德州煙燻牛胸起司小漢堡」, 也讓挑嘴難養的小學生吃的津津有味 , 最令人驚艷的絕對是隨餐搭配的Minimou紅茶 , 因為餐點份量偏少 , 所以我又起身前往櫃檯加點一份「斑尼迪克蛋早餐」, 健康美味的早午餐內容我們極為喜歡 , 不喜歡健康路線的旅人 , 建議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