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以其壯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文化吸引著無數遊客,這次我們的旅程從位於嘉義梅山鄉瑞里的「朵麗絲森林民宿」開始,接著入住位於阿里山公路上的「阿里山霧很濃民宿」,展開了一次難忘的探索之旅。
「樂野部落」距離民宿僅5分鐘車程,標高約1200公尺,相比於其他高海拔景點,這裡的氣候較為宜人,非常適合不耐高地氣候的遊客。樂野不僅是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產地,還擁有獨特的鄒族文化。
我們的第一站是「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這裡是了解鄒族文化的絕佳場所。雖然需要購買門票,但這些費用將支持鄒族青年發展原住民特色產業。園區內提供各式文化體驗與展覽,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鄒族的傳統工藝、音樂與故事,非常適合家庭親子共同參與。若您是咖啡愛好者,樂野的「瑪翡咖啡莊園」絕對不容錯過。這裡是全台第一個通過國際雨林認證的咖啡莊園,座落於1300公尺的海拔上。
來到阿里山,怎能不深入了解當地獨特的鄒族文化?我們這次的旅程中,特別選擇了兩個絕佳的地點,讓您能夠親身體驗鄒族的風情。一個是「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這裡不僅展示了鄒族的傳統工藝和文化故。園區位於茶園之中,您可以在品嚐咖啡的同時,欣賞周圍的美麗風景,享受悠閒的時光。另一個是「鄒族逐鹿文創園區」如果您帶著孩子來到這裡,餵梅花鹿的體驗絕對不容錯過。小朋友們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的動物,增進與自然的連結。
認識阿里山
從位在嘉義市西區的「嘉義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Chiayi)」, 前往位在嘉義梅山鄉瑞里的「朵麗絲森林民宿」, 導航指引我走的是縣道166號 , 自駕約1個小時又15分鐘 , 沿路經過幾個著名的景點 , 分別是觀音瀑布丶太興岩步道與圓潭生態園區。
縣道166號(東石至瑞里) , 又名瑞水公路 , 全線均位於嘉義縣境內 , 西起東石鄉東石市區 , 東至梅山鄉瑞里 , 全長共計81.311公里 , 也是台灣第三長的縣道。
其實「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包括番路丶竹崎丶梅山與阿里山共四鄉 , 如葉脈般的交通路網蔓延群山 , 引領旅人穿梭在層疊的山林綠意 , 因山脈呈現U型缺口 , 在夏季不會阻擋西南季風吹拂 , 平均氣溫約攝氏10度左右。(官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幾月去最好? 阿里山氣溫變化大 , 山勢起伏多 , 四面高山環繞 , 氣候涼爽 , 濕度大 , 雨量充沛 , 每年四月到九月為雨季 , 十月到翌年三月為旱季 , 時常有濃霧 , 出遊需要特別留意 , 秋季是阿里山最美麗的季節之一。
在「阿里山」待上12天 , 我們走過這些地方。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
實際走過一回,我自己認為來到樂野必訪的四大特色,絕對是阿里山咖啡王子的鄒築園咖啡丶阿將的家23咖啡館丶金皮雕工作室&不安於室與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
「樂野」鄒族人稱之為「拉拉巫雅」,意指「楓樹林」。這片土地曾經被滿山的楓樹覆蓋,形成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觀。即使到了今天,社區入口的標示上依然裝飾著楓葉的圖案,讓人感受到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根基。隨著時代的變遷,樂野開始轉型,逐漸發展起高冷地農業。近幾年來,高山茶和山葵成為當地的主要出口產品,茶園的壯麗景觀逐漸取代了過去的楓樹林。如今,茶園不僅提供了優質的農產品,也為樂野帶來了新的經濟活力。
我們在「樂野部落」的第一站「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進入參觀需要購買門票,全票台幣300元(含抵用卷台幣100元,50元面額使用於咖啡廳;50元面額使用於文化農特產區,酒類除外),優惠票台幣200元(含12歲以下,3歲以下不收費。軍警、公、教、農民)。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開放時間,每週一至週五、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4點,每週六早上9點至晚上9點。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最讓人驚豔的無疑是「茅達諾劇場」的鄒族文化表演。這場表演每日上午11點至11點40分和下午2點至2點40分上演。
然而,若你在平日造訪,記得打電話詢問是否如期演出,我們太晚抵達只看到上午場的後半段,至於下午場是否開放則依遊客人數而定。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占地約2公頃,內部設施豐富多元。園區內設有哈莫文史館丶茅達諾劇場丶傳統家屋丶公主屋丶瑪翡餐廳丶神木館丶鎮山之寶丶初出沐&達壽養生館和5座仿鄒族傳統以茅草搭建的茶屋。
「優遊吧斯」這個名稱源自鄒族原住民語,意為「富足安康」。八八風災後,阿里山區受到重創,許多鄒族原住民不得不離開家園。為了延續阿里山的鄒族文化並讓遊客有機會體驗這片土地的美,部落董事長鄭虞坪先生全力推動鄒族文化部落的成立。
第一站「鄒族文史館」您可以選擇免費導覽,讓專業的導覽員帶您深入了解鄒族文化。如果您喜歡自主探索,也可以選擇自行觀看館內展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感受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無論是選擇導覽還是自由參觀,這裡都能為您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
五座仿鄒族傳統以茅草搭建的茶屋,是我最喜歡的景觀之一。如果您熱愛喝茶,這裡絕對是品茶的理想之地。您可以在茶屋內享受悠閒的茶時光,感受鄒族文化的獨特氛圍。而且,進入茶屋的門票還可以折抵消費,讓您在品味美茶的同時,享受更多優惠。這樣的安排讓人倍感貼心,也讓整個體驗更加完美。
在這裡園區還貼心地提供品名與茶園體驗,僅需台幣100元。這項活動讓您能親自感受茶葉的製作過程,增進對茶文化的理解。不過,平日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放這項活動。
我選擇捨棄茶品,開啟了我的阿里山咖啡之旅。這是我第一次品嚐令人驚艷的瑪翡咖啡,一喝成主顧,我立刻決定購買一些回家細細品味。
阿里山的咖啡豆採收時皆以手工方式進行,並採用水洗、日曬和蜜處理三種不同的生豆處理方式,每種方法都帶來獨特的風味。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咖啡的生長,阿里山產區的土壤與氣候條件更是造就了咖啡豆迷人的風味。
我此次品嚐的咖啡來自於2009年創立的「瑪翡咖啡莊園」,這也是全台第一個通過國際雨林認證的咖啡莊園。這次的咖啡體驗讓我對阿里山的文化與風味有了更深的認識,無疑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服務人員非常貼心,向我詳細介紹了水洗、日曬和蜜處理這三種不同的生豆處理方式。
-
水洗處理:這種方法能夠去除咖啡果肉,強調咖啡的酸度與風味,通常會讓咖啡更加清新明亮,適合喜愛果酸風味的飲用者理。
- 日曬處理:這是最古老的處理方式,將咖啡果連同果肉一起晾乾,讓果實中的糖分進一步浸入豆子,產生獨特的甜味與濃郁的口感,通常會帶有一些果香。
- 蜜處理:介於水洗和日曬之間,這種方法保留了一部分果肉,使得咖啡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甜美的風味,口感通常會更加圓潤且柔和。
這三種處理方式各具特色,讓我更深入了解每一杯咖啡背後的故事,也讓我對阿里山咖啡的獨特風味充滿期待!
「瑪翡咖啡莊園」的咖啡外包裝使用麻袋,這種包裝不僅環保,還展現了傳統的質樸之美,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濃厚的咖啡文化氛圍。這樣獨特的包裝設計,無論是自用還是送禮,都別具一番風味,讓人感受到心意與用心。
「茅達諾劇場」旁邊就是鄒族的家屋,這些傳統建築主要以木材、竹子和茅草為材料,分為會所、家屋和棚圈三類。
鄒族的家屋(emo)主要使用竹子和茅草,外型有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家屋的中央設有火塘,上方則有棚架,方便儲存物品及放置獸皮。家屋的設計富有象徵意義,空間布局也反映了性別的分工。家屋有兩個出入口,面東的門是男子的出入口,而面西的門則是女子的出入口。家屋前方的庭院專門用來放置薪柴和獸骨,也是曬穀和祭祀的場所,屬於男性的空間;而後院則多為雞舍和豬舍,這部分則是女性的生活空間。
在「茅達諾劇場」鄒族文化表演總是讓人感到驚喜。11歲的小學生第一次參與了有趣的原住民舞蹈,這樣的經歷實在令人難忘。舞蹈的動作雖然簡單,但充滿了活力與樂趣,主持人也鼓勵大家說:「只要有手有腳,就一定能跳!」這句話讓每個人都充滿了信心,無論舞蹈基礎如何,大家都能融入其中,共同享受這份快樂。
下一站我們要前往樂野必訪的四大特色之一的「阿將的家23咖啡館」。
👉喜歡我的分享請幫忙按讚 , 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加入按這裡→粉絲專頁)
嘉義旅行相關文章
1.【慢旅行。嘉義】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16天15夜行程(11Y10M)
2.【慢旅行。嘉義嘉義市】以【嘉義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Chiayi)】為起點 , 開始我們五天四夜的嘉義市區探險
3.【慢旅行。嘉義太保】【故宮南院】必看人氣國寶館 , 最後再來一鍋【野爺鍋物】推出的慈禧最愛萬壽菊花鍋
4.【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世界唯二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與台灣唯一一座【獄政博物館(原嘉義舊監獄)】
5.【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8家嘉義市區必吃小吃與在地人推薦餐廳 , 最愛「阿樓師火雞肉飯」與「林聰明沙鍋魚頭」
6.【慢旅行。嘉義阿里山】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來吉部落【HANA廚房】融合南非與鄒族的獨特異國餐廳 , 童話村落【得恩亞納】42棟彩色高腳屋
7.【慢旅行。嘉義梅山】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嘉義瑞里【朵麗絲森林民宿】感受山林生活的悠閒與靜謐
8.【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阿里山小火車的大本營【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檜意森活村裡的日式老屋咖啡廳「Morikoohii森咖啡」
9.【慢旅行。嘉義嘉義市】第四屆媽媽的大自然夏令營。日式建築改建的古蹟美術館【嘉義市立美術館】, 以陳澄波畫作規劃餐點的「J-BIIRU嘉啤酒餐酒館」
10.【慢旅行。阿里山景點推薦】「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旅行攻略? 12天慢旅行玩什麼? 太平雲梯 , HANA廚房 , 霧裡村 , 空氣圖書館 , 阿將的家23咖啡館 , 森林小火車